概念

控制范围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

image

  1. 控制范围
    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2. 本过程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
  3. 对项目范围进行控制,就必须确保所有请求的变更、推荐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经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处理。
  4. 在变更实际发生时,也要采用范围控制过程来管理这些变更。控制范围过程需要与其他控制过程整合在一起。
  5. 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目范围的扩大(未对时间、成本和资源做相应调整)被称为范围蔓延
  6. 变更不可避免,因而必需强制实施某种形式的变更控制

2、范围变更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环境变化)

(1)政府政策的问题

(2)项目范围的计划编制不周密详细,有一定的错误或遗漏

(3)市场上出现了或是设计人员提出了新技术或新方案

(4)项目执行组织本身发生变化

(5)客户对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发生变化

4、范围变更控制关注的焦点(主要工作):

(1)影响导致范围变更的因素,并尽量使这些因素向有利的方面发展

(2)确定范围变更是否已经发生

(3)当范围变更发生时,对实际的变更进行管理(按变更流程)

工具和技术

  1. 偏差分析
    用于将基准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偏差是否处于临界值区间内或是否有必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可利用项目绩效测量结果评估偏离范围基准的程度。
  2. 趋势分析
    旨在审查项目绩效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判断绩效是正在改善还是正在恶化。
    确定偏离范围基准的原因和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是项目范围控制的重要工作。

几个术语的比较

  1. 工作绩效数据
    执行姓名工作的过程中,从每个正在执行的活动中收集到的原始观察结果和测量值。例如工作完成百分比、质量和技术绩效测量值、进度活动和开始结束日期、变更请求的数量、缺陷数量、实际成本和持续时间等。
  2. 工作绩效信息
    从各控制过程中收集并结合相关背景和跨领域关系,进行整合分析而得到的绩效数据。如可交付成果的状况,变更请求的执行状况、预科的完工估算
  3. 工作绩效报告
    未制定决策、提出问题、采取行动或引起关注,而会变工作绩效信息、所形成的食物或电子项目文件,如状况报告、备忘录、论证报告、信息札记、电子报表、推荐意见等
  4. 技术绩效测量
    将项目执行期间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与项目管理计划所要求的技术成果进行比较的一种绩效测量技术。可适用项目产品的关键技术参数作为质量测量指标。测量的结果是工作绩效信息的一部分。这些技术绩效测量指标可包括处理时间、缺陷数量和存储容量等。偏差值有助于预测项目范围方面的成功程度,还能揭示项目面临的技术风险程度。是控制风险的工具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