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老人爬楼梯
2023-10-22 生活

吴家佳用爬楼机帮助崔老伯下楼。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从业三四年,80后操作员吴家佳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助“悬空老人”爬楼。机械腿牢牢地卡住楼梯,带着老人一级一级上楼,安全送达家中。

每一天,他都在各个小区的楼栋间穿梭。“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吴家佳说。对于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而言,爬楼机成了他们通往外部世界的一座“桥”。因为,不可想象,没有爬楼机的生活,岁月将是如何漫长又灰暗。

  悬空老人  

爬楼机是通向外界的“桥”

72岁的崔老伯是个“大块头”,三年半前突发中风,为了将190斤的老人抬下楼,救护车上的3位工作人员全都出动了,最后家属也不得不加入“担架队”,手忙脚乱地将老人送上救护车。

中风后崔老伯半身瘫痪,他本以为此生再与下楼无缘。

住院期间,家人意外了解到徐汇有爬楼机上下楼服务,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次使用费是2元,便试着联系了这项业务。从此,崔老伯每周都有三天时间可以下楼遛弯、就医。

工作日上午9点半,吴家佳骑着载有爬楼机的助动车准时来到东安一村,在楼栋门口,崔老伯的邻居见到他会格外热情地打招呼:“小伙子又来啦。”

崔老伯的邻居老张家在一楼,用不着爬楼机,但老张说,自己94岁的丈母娘不住徐汇区,她们那里还没有爬楼机服务,每次下楼需要花钱找人抬,特别费劲。“年纪大了,摔伤、生病的几率多,希望这项服务能多多普及。”

几分钟的工夫,爬楼机就轻松爬上了楼,接到了住在四楼的崔老伯。此时阳光灿烂,崔老伯的心情也格外地好,“真的多亏了爬楼机,也谢谢小吴每次来接我。否则我就晒不了太阳,没办法去做推拿了。”

崔老伯的太太马阿姨患有脊髓空洞症已有多年,病情严重的时候,她也会求助爬楼机。这台冷冰冰的机器却成了老夫妻俩无助时最大的助手。

约定时间快到了,骑上助动车,吴家佳一刻也不敢耽误,火速赶到一公里外的第二户人家。此时,家住东安三村的程秀清奶奶正在家中等待小吴的到来。

“小吴,你终于来了!”在卧室刷手机的程奶奶抬眼看了一眼吴家佳,热情地打起了招呼。已经90岁的程奶奶染着棕红色头发,打扮时髦,性格开朗。程奶奶是一名文艺爱好者,即便迈入“银发族”之列,仍热衷各种文体活动。

小吴第一次见到程奶奶时,她远没有如今的阳光开朗。四年前老人不幸罹患乳腺癌,一年后中风后不能行走。“程奶奶相当于是我的首批客户,起初看到她的时候觉得老人压力重重,心情很压抑,经常会和家人发脾气。现在的她比刚开始的状态好太多了。一方面,后续的康复治疗,让她的病情有所好转。一开始瘫坐在那里,现在还能站起来。另一方面有了爬楼机后能出门了,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

看到记者拍摄,程奶奶激动地从轮椅上站起来,“如果在旧社会我就完蛋了。我‘跷脚’后也不能走路了。这个小囡非常好,有时候为了等我晚饭也不吃,我心里很感动的。我现在一周出门三次,到龙华医院做康复,到外面晒太阳。以前很爱抱怨,现在方便很多,很开心。”

说着说着程奶奶的眼眶竟有些湿润。

程奶奶的女婿张叔叔透露说,当时丈母娘发病后,只能靠两个女婿搀扶她,将她背下去,背的过程很危险。后来通过街道才知道有这项服务,真的是解了燃眉之急。

本市已经有不少区推出了爬楼机上下楼服务。图为黄浦区某小区内张贴的海报。 青年报记者 范彦萍 摄

  操作员  

每天工作连轴转,但却非常有意义

在东安三村里有个名为“上海市徐汇区爬楼机服务”的枫林街道驿站,里面有各种工具,有关于爬楼机的介绍,还有给爬楼机操作员小憩的地方。

自从转行成为操作员,37岁的沈靖就进入了连轴转模式。“工作虽苦,但却很有意义,能切实帮到老人们。”再就业求职时,沈靖无意中在街道工作网上看到招募爬楼机操作员的消息,就报了名。

2021年9月份,在接受了两周的培训后,他正式成为一名操作员。同样的动作做了无数遍,但真的上手将第一名老人挪到爬楼机上,内心还是有些忐忑。

从业2年来,他也曾碰到过不太“好说话”的老人,比如有的老人在约定的时间前到家了,希望操作员能马上赶到协助上楼。但对于一名平均一天有20个单子的操作员来说,所有的时间都被排满了,只能尽可能满足一些老人特殊的时间需求。

时间协调难的问题,吴家佳也碰到过。但下楼不便的切身体会,于吴家佳而言更多是感同身受。他的父亲在世时常年要做血透,母亲膝盖也不好,后来不得不将房子置换到一楼。“当年是一个朋友推荐我做这份工作的,我觉得蛮有意义的。以前上班挺无聊的,做的是后台工作,现在每天能接触不同的人,很充实。”

吴家佳服务的客户中有百岁老人,节假日要出门和家人团聚,公司会特别标注这样的特殊老人。在服务时,他会推得特别慢,小心翼翼地保护“老寿星”。

原本他晚上七点就可以下班,但有好几次,他等到晚上八九点。原来,有的老人因外出就医不会使用打车软件打不到车,错过了约定的时间。虽然严重超出了服务时间,吴家佳也会耐心等待。

“强烈呼吁更多人加入我们,操作员人数实在是太少了。订单又是供不应求。”吴家佳表示,每当单子爆满的时候,自己就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几乎是天天爆满。老人们的需求各种各样,有的去吃饭、有的去就医,不少看病的老人要求七点半出发,但我们同一个时间点只能接一两位老人。难以想象其他病人是怎么下楼的。”

  困境和出路  

操作员难招,探索志愿者和兼职模式

记者联系到了提供爬楼机服务的上海展大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纪钟琦。2011年,纪钟琦和先生从德国回国后,看到爬楼机市场在上海还是空白。当年,听闻加装电梯的推进较为困难。就开始了这一领域的创业。后来爬楼机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这十多年来,帮助了全市近70万人次上下楼。

纪钟琦介绍说,目前公司和8个区有服务协议,有些合作的区每次的服务费用是2元公益价,有的是以服务券的形式,有的则免费。其余的区也可以提供服务,根据需求、时长、距离等收费。“我们是通过全市统筹安排服务的。老人及家属需要通过热线电话预约。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竭尽全力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

创业多年,纪钟琦透露说,物色合适的操作员人选的确是难题。“我们曾参加过街道组织的招聘会,但收到的简历寥寥,经过培训后能留下来的更少了。”

她表示,正在探索招募志愿者和兼职人员的模式。“这些志愿者和兼职人员可能是刚退休不久的活力老人,也许是失业在家的年轻人。”

这种爬楼机安全吗?能进一步迭代吗?纪钟琦表示,设备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目前使用的设备已经是非常好了,接受了考验,性能很好,也十分耐用。“我们要求每天巡检设备,组长要督导抽查。”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