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學年        

文字方塊: 人文與藝術學門
文字方塊: 生命科學學門
文字方塊: 社會科學學門
文字方塊: 自然與科技學門

 

 

 

 

 

 

 

 

 

 

 

 

 

 

 

 

 

 

 

 

 

學分選修規定與說明:

1. 一年級實用英文課程採英文能力分級授課,其上課前之能力分級考試以及學分抵免等應依照本校「全校

    性統一英文能力分級辦法」以及其施行要點辦理。

2. 一、二年級體育課程為必修不計學分,三、四年級為選修一學分;是否計入畢業學分,由各系認定。

3. 日間部學生至少需選修十學分之通識博雅課程(每一科二學分)始可畢業;超過之學分數是 否計入畢業

    學分,由各系認定。每人每學期至多限選二科。

4. 不可重複選修同一科目名稱之通識課程。

5. 九十三學年度()以後入學之大學部各學系修讀大一「哲思文選」課程之學生,及九十三學年度()

    以後由他校轉、插入本校大學部並選修大一「哲思文選」課程之學生學生皆應 參加全校性統一中文能力

    檢定考試,相關事項依照本校「中文能力檢定試辦辦法」辦理。

6. 「通識博雅」課程日間部學生至少須選修10學分(每一科目2學分)始可畢業;超過之學分是否計入畢業

     學分數,由各系認定。每人每學期至多限選二科目。

7. 自九十五學年度起,博雅課程由六學門整併為四學門(如上方課程架構圖所示),不影響已在學學生原執行

    之選修原則,即:

(1)     九十四學年度以前入學之學生及九十四學年度入學之轉學生(現大二以上學生),不限學門選修。

(2)     九十四學年度入學之大一新生,各院選修原則為:

a.      電機資訊學院學生,除「自然與科技學門」外,必須於其他學門至少修習10學分。

b.      理工學院學生,除「自然與科技學門」外,必須於其他學門至少修習10學分。

c.      管理學院學生,除「社會科學學門」外,必須於其他學門至少修習10學分。

d.      醫學院學生,除「生命科學學門」外,必須於其他學門至少修習10學分。

e.      語文暨傳播學院學生,除「人文與藝術學門」中的外語文課程外,必須於其他學門或課程至少修習10學分。

8. 自九十五學年度起入學之大一新生,實施新的通識博雅課程選修原則:畢業前每學門至少須修習2學分。

 

 

   

 

 

 

 

        

 

 

  義守大學於推展通識教育的初期,在教務處成立「通識教育委員會」,由教務長、各學院與共同學科

代表、校外專家等所組成,並由教務長擔任主任委員,從事通識教育的推展。通識教育委員會的任務,在

於研擬通識教育發展方向及架構、規劃與審查通識教育課程、協調通識教育師資、審議通識教育相關計劃

等。

  在通識教育推展的過程當中,本校共同學科除選派代表參與通識教育委員會的運作外,仍舊維持原教

學與服務的角色。為因應通識教育相關的行政業務,遂於八十九年四月,成立「通識教育中心」。

  九十一年八月,傅勝利校長為提升通識教育,並使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課程和行政體系統整

,遂指示整併通識教育相關單位,將通識教育中心位階等同於學院之一級學術單位,以利提升通識教育在

教學、研究與行政運作等各方面的能力。九十二年八月,中心由電機系沈季燕教授接任主任,完成整併工

作,於九十三年四月報部核定通過。

 

  

  

  本校通識教育之理念以「知真、意善、情美」為綱,培育學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使學生具有

「務實、創新」之素養。

本校通識教育包含下列之特色:

1. 基礎學術能力教育:包括中國語文能力、英語文能力、歷史與文化。

2. 民主素養教育:包括民主與法治。

3. 健全體魄教育:包括體育與健康教育。

4. 博雅教育:包括人文、藝術、生命、生活外語、社會科學、自然與應用科學等六大學門並配合通識護照

    、通識教育講座等方面之課程,以統整教學的方式,逐步延續基礎核心課程教育發展,推廣以政治與法

     律、社會與人類、經貿與管理、文明與文化、文學藝術賞析、哲學思想、自然科學、環境科學、生活應

     用、跨領域應用科學、醫學與健康、性別關係、自我發展、音樂、藝術、戲劇、創意、生活外語等十八

     大通識博雅領域。

5. 全人教育:藉由通識教育及通識護照之實施,並以之與各學院、學務處、推廣教育中心等所舉辦的活動

    相結合,以陶冶學生性情,培育學生養成良好嗜好的基礎。

6. 基於鼓勵教師經驗傳承,中心輔助出版及發行通識課程教材,所需經費由中心全額負擔,版稅回饋編撰

    教材之教師。讓優秀老師提供教材,把資源分享。92學年已出版發行「哲思文選」教材,93學年已著手

    進行「人與自然」通識講座教材編撰出版作業,另尚有其他通識講座教材亦計畫編撰出版。

7. 利用串流視訊播送系統提供全校師生的下載或線上觀賞通識遠距教學或藝文活動,其目的不在以串流視

    訊取代現有之教學體制,而是提供學生更方便、更多樣化的學習環境,能在學校有系統的規劃下培養人

    文、科學及藝術的修養。

8. 模組教學:為增益同學跨領域的多文化學習,中心特延攬校內外學有專精之學者專家,從規劃到教學一

    貫作業,確保教學品質之控管,以及宏觀教育之落實。

9. 競賽活動:為加強通識教育之成效,並檢討通識課程之利弊,透過各項競賽活動鼓勵同學參與,以達怡

    情、益智並反映其對通識教育的吸收程度,做為日後中心課程改革之依據。

 

  

  本中心自成立以來,雖然已完成基本建構,仍有極大進步之空間,當前工作重點如下:

一、通識理念的貫徹

  通識教育中心雖由共同科等單位整併而成,但兩者理念不盡相同,通識教育中心將透過各種方式,使

        師生了解通識的真正意涵。

二、通識教育中心地位的提昇

  通識教育中心之位階雖與本校一級教學單位相同,然與其他學術單位亦有其不同之處。學院有其所屬

        之學生,而通識教育中心則以全校學生為教育對象,在延緩分流之際更能顯現出通識教育中心的重要

        性。為使通識教育中心為全校的通識教育中心,需藉由 全校優秀師資的積極參與,務使通識教育中心

        得到健全的發展。

三、課程架構重組

  中心成立之初,由於通識理念尚未形成共識,難免有疏漏之處,本中心參考其他各校之做法,邀集本

        校各相關單位重新調整課程架構與內涵:

  1.核心課程:現有之中國語文、英語文、歷史與文化、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及體育等課程,其內涵將

           予以改進。

   (1) 中國語文:將分成寫作能力與文學欣賞。

   (2) 英語文:培育英語聽說能力與英文閱讀寫作技巧。

   (3) 歷史與文化:將此課程規劃為主題課程,以供學生選修。

   (4) 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將朝向以社會科學為內涵之方向改進。

   (5) 體育:將朝生命與健康教育方向改進。

  2.博雅課程:目前通識課程之開設,仍有改進空間,未來將加強其多元性,統合性及學術承載度。

四、新課程的開發:本校將依據教育部之獎助通識課程之有相關事項,及配合本校與地區的發展趨勢開發

        新課程;並鼓勵以模組教學方式為主。為此,將協助教師加強校內外的合作關係。

 

  

 

  為利於推展通識教育,依通識教育內涵與人員的專長分成三組,分別是核心課程教育組、博雅課程教

育組、體育與健康教育組。各組發展重點,分述如下:

  核心課程教育組負責推展核心課程中的中國語文能力、英語文能力、中華民國憲法、歷史與文化。

中國語文能力範疇,在中心相關專任教師精心擘劃下,選擇以經史子集中的經典作品作為閱讀範本,增進

學生語文表達的能力,同時著重中國語文於生活中的應用,引領學生進入禮樂之美的情境。英語文能力方

面,中心已發展出分級教學的模式來培育學生的外語能力,以期學生在修業期間,達到學校所訂定的語言

能力指標。在中華民國憲法範疇,借重中心專任教師深化課程的內容,首先透過憲法基本概念之講述,使

學生了解憲法的基本精神,從而關心並懂得如何維護基本人權。於歷史與文化範疇,讓學生明瞭中國文化

的發展,以及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加學生對文化與歷史於人民生活、經濟發展及社會文化的演變的

了解與關懷。

  博雅課程教育組負責推展包含人文、藝術、生活外語、社會科學、自然與應用科學、生命六大學門

課程。人文學門包含文化與文明、文學藝術賞析、哲學思想等課程的學習;藝術學門包含音樂、美術、戲

劇、舞蹈等課程的陶冶,此兩學門旨在增進學生人文素養;生活外語學門含括日語、德語、法語、西語及

英語等外語應用課程,結合現代生活基礎技能為設計之準則,課程儘可能的多元化與經驗化;社會科學學

門包含政治與法律、社會與人類、經貿與管理等課程的訓練,旨在培養學生建立法治理念,分析社會現象

,和了解相關財經制度,使學生適應多元化之社會;自然與應用科學學門的課程,除建構自然科學和環境

科學等基本知識外,由於現今科技變化十分迅速,且深刻影響社會結構,本學門將強化生活應用和跨領域

應用科學。生命學門包含兩性關係、身心健康、自我發展等課程的啟發和探討。

  體育與健康教育組負責推展負責推展核心課程中的體育與健康能力,並在博雅課程中的自然與應用

科學、生命學群中發展運動科學的相關課程。旨在建立學生正確運動觀念、增進個人的生理、心理、社交

及環境的健康,進而預防疾病並提昇生活素質。核心課程內的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有籃球、排球、游泳、

羽球、桌球、網球、壘球、足球、高爾夫球、撞球、直排輪、運動舞蹈、有氧舞蹈及體育特別班等;博雅

課程內的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有開放式水域休閒活動、運動與休閒、桌球運動的理論與實務、人類表現與

健康促進等。

 

 

  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分成兩大類:核心課程及博雅課程。在核心課程方面,以培育學生基本學術能力

和民主素養為主要導向,課程內容包括中文語文能力、英語文能力、中華民國憲法、歷史與文化、體育。

博雅課程共分六大學門、通識教育講座、通識護照。

 

1. 通識教育之規劃

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之課程和行政體系於九十三年四月報部核定通過整併後,成立位

階等同於學院之通識教育中心。通識教育課程亦重整規劃為核心課程與選修博雅課程:

(1)核心課程方面,以培育學生基本學術能力和民主素養為主要導向,課程內容包括中文語文能力、

      外文語文能力、中華民國憲法、歷史與文化、體育。

中國語文能力:在中心相關專任教師精心擘劃下,選擇以經史子集中的經典作品作為閱讀範本,

增進學生語文表達的能力,同時著重中國語文於生活中的應用,引領學生進入禮樂之美的情境。

英語文能力:中心已發展出分級教學的模式來培育學生的外語能力,以期學生在修業期間,達

到學校所訂定的語言能力指標。

中華民國憲法:借重中心專任教師深化課程的內容,首先透過憲法基本概念之講述,使學生了

解憲法的基本精神,從而關心並懂得如何維護基本人權。

歷史與文化:讓學生明瞭中國文化的發展,以及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加學生對文化與歷

史於人民生活、經濟發展及社會文化的演變的了解與關懷。

體育:旨在建立學生正確運動觀念、增進個人的生理、心理、社交及環境的健康,進而預防疾

病並提昇生活素質。

各科目詳細規劃內容如下:

科目名稱:哲思文選()()、應用中文書及習作()()

學分數

哲思文選4學分、

應用中文書及習作2學分

選修別

必修

教學目標

  語言文字的最終目的是「實用」。從認知學習到溝通表達、自我教育與成長,甚至建構事功、形成個人的風格,都無法脫離語言文字之範疇。語言文字既是工具、也是目的,大學的本國語文課程不能被定位為高中語文課程的延續,故本校通識中心核心課程之規劃

,依大學相關課程規劃之目標,將大學中文課程規劃為「哲思文選」與「應用中文書及習作」,兩種互相輔助啟發的課程。旨在啟發大學生之獨立思考能力;增進對民族傳統優良文化之認識;培養其文章賞析之素養;提昇語文運用之技巧。有助於學生之生涯規劃與實務應用。

     本課程將藉由歷代哲思文選的導讀,強化學生的古文鑑賞能力,熟悉語法並感受德行與思維之美善,立基於尚友古人的心靈觀照,延伸為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之閱讀。最後,可以在個人建功立業、成德成學之路有所裨益。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本校哲思文選課程希望為學生指引一個奠定大是大非的價值主軸,並以文學思考為輔助之情境,開啟學生的視野與創意。期望雖在不同的專業領域發展,仍能兼顧人文素養和文學藝術欣賞之眼光,真正成為21世界的領袖人物。

 課程內容

本課程教材包含歷代哲思文選;應()用中文書,兩大部分。係針對教學目標,並顧及當前一般大學生之實際需要,而選材、分配比重及編排。另附錄(一)國學常識;(二)常見「音同、音近字」誤用之分辨舉隅;(三)常用「構形近似字」舉隅。教學內容包括:

一、經典哲思文獻的選讀與討論。期使學生深入固有的文化傳承氛圍之中,並據時代之脈動而有所取捨。傳統的文化資產誠然是無價之寶,但必須有新的詮釋與架構,才能與時俱進。一味復古或棄古,都不客觀。以教育與學習的眼光來審視歷代哲思文選,是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建立生命價值的最佳途徑。

二、應用中文書及習作。在語言文字的實用層面方面,首推應用中文書之領域。包括應用公文書、書信、各種生活化的書狀契約等等。既是生活實用之學、同時也是專門專家之學。必要時可以向代書求助,但一般的應用(實用)中文書則是普遍應具備的能力。大學生是社會化過程的重要階段,應用(實用)中文書的訓練及習作,對學生實有莫大的助益。

三、國學常識。國學常識提供學生對固有文化與歷史的認知,有助於更圓滿的融入社會互動、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文化有時候是一種趣味,如果自外於文化的認知之外,往往就無法欣賞這些智慧與趣味,透過國學常識的研讀,正可以鑑往知來,對鄉土有更全面的認識。

 

 

科目名稱:實用英文()()

學分數

6學分

選修別

必修

教學目標

本課程教學目的加強學生英文閱讀能力,熟悉閱讀方法,能增進閱讀原文書之速度和效率。為將透過指定教材的閱讀和討論來達成課程目的,並且讓學生每次上課有機會用英文表達來激發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

本課程兼顧英文基本能力訓練與文化深度教學,並配合科技新知之傳輸,同學可於課堂與教師做雙向互動,培養閱讀英文與批判思考能力。

 課程內容

  為了幫助學生跟上資訊爆炸的e世代腳步,閱讀技巧的訓練顯得非常重要,而這也是本課程最具特色的教學目標之一。當代學生常常必須在短時間內消化大量的資訊,因此有必要訓練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抓住文章的重點。緣此,本課程教授此技巧,引導學生汲取文章精華,摒棄逐字閱讀的惡習。引導學生掌握大部份關鍵字詞,習得基本句型和段落之文法,鍛鍊相當的「閱讀所需要的」整體文法知識以及辭彙能力。

  從文章寫作的邏緝結構出發,分析文件的主題重點、佐證事實及資料、結論,在每一份文件中出現的位置、相對關係,以及它們與全文整體的結構;藉此鍛鍊同學們學會閱讀時應該如何抓取文件重點的方法和技巧,而非逐字閱讀。並為配合提昇閱讀能力,適時根據講義內容,以邏輯系統的理解方法,複習重要文法。 配合閱讀測驗及考題設計邏輯和題型(例如︰主旨型、細節型、單字詞字義型、同義字、反義字、推理型、文句插入型),著重教導同學們閱讀文章的策略及訣竅,並配合速讀的方式掃描出關鍵主題文句、字詞,提昇閱讀速度,以達有效率的閱讀。

 

 

科目名稱:英語聽講實習()()

學分數

2學分

選修別

必修

教學目標

  英語聽講實習授課對象為修畢大一實用英語之大二學生。本課程使用語言教室之視聽輔助器材進行英語聽講訓練和分組討論,除了透過錄音教材對同學進行英語聽力之訓練外

,另藉以各教室高解析度大尺寸投影機之影音雙重輔助,使同學在聽力訓練之外亦可以應用所習得的語法及語料。

  本課程課程目標如下:以文字、書面教材、錄音帶、錄影帶、及電腦多媒體,讓學生學習單字、片語及口語之表達用法。聽力教學以語意理解為主,口說教學也以語意表達為主,利用多媒體教具,增進學生對語意的掌握,同時讓學生熟悉不同速度、口音的美語,加強對真實情境的練習。

 

課程內容

一、基礎聽力訓練,含辨音、辨認單字、辨認單句、聽後書寫回答等。

二、基礎對話及情境模擬練習。

三、口語表達訓練、對話技巧及表達能力之加強,如小組對話練習、問題討論、英語話劇演出等。

四、實用美語情境練習,如美語氣象報告聽力練習、英文歌曲,電影欣賞及討論等。

 

 

科目名稱:歷史與文化

學分數

2學分

選修別

必修

教學目標

  人類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文化史或文明發展史。訴諸歷史是了解文化最直接了當方式

,歷史資料與文獻不但可以說明文明的起源、播化、演化與涵化,亦可以解釋文化的式微

、衝突與消失等整個文化形貌與模式。歷史為文化之根,文化為歷史之樹。

  文化的範疇甚廣,甚至與文明同義。就一般言,指價值觀、社會規範、制度、思維模式、精神的物化產品與生活方式。本課程的目標是使學生了解上述範疇的歷史起源與發展及傳至現在的因素、功用與影響,亦要學生了解文化的衝突及文化的式微與消失,以作為教訓與警惕。

 

課程內容

  依據上述教學目標,授課老師可以分別就東西文化之自然環境之不同,而影響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響到文化精神。次就東西文化之體系,而詳舉從物質生活起,如食

、衣、住、行到集體生活,如社會、政治組織、制度以及內心精神生活,如文學、藝術、宗教信仰、哲學思維,而讓學生了解東西文化的歷史淵源與發展,接著就東西文化闡釋其內在的生命力,而說明其之所以傳遞至現在的因素、功用及影響。最後在探究人類歷史上所發生的文化衝突及部分文化式微及消失的因果關係。

  授課老師除了利用歷史資料及文獻來詮釋主題外,尚可利用劇情片、記錄片和連續劇(影視史學)或者訪談記錄(口述歷史)來做輔助教學,以便學生從人類經驗中,獲取智慧,來提昇學習者的人生境界。

 

 

科目名稱:中華民國憲法

學分數

2學分

選修別

必修

教學目標

憲法乃國家之根本大法,立國之礎石,亦為人民權利之保障書,民主國家之公民,莫不以熟悉憲法之根本原理與憲政運作之基本原則為通識。

本課程第一部分以憲政體制為核心:首先透過憲法基本概念的講述,使學生了解憲法之起源、特質、功能、具備條件、以及類型等。其次透過憲法內涵的講述,使學生了解國家的體制、國家的基本政策、以及國家的生存與發展。使學生了解憲政之基本理論、政府之體制與運作,進一步內化對憲法權威之尊重成為民主公民之基本素養。

本課程第二部分以保障人權為核心:首先透過人權基本概念之講述,使學生了解人權之起源、演進,權利與義務之關係。其次透過人權內涵之講述,使學生了解各種人權之保障及其限制。使學生經由對人權基本理論的認識,瞭解如何維護自身的權益,並尊重他人之權利,此亦為民主公民之另一基本素養。

 

課程內容

一、概論:憲法之基本概念、特性、功能、具備條件、類型。

二、憲法的思想、起源、發展與變遷。

三、民主政治的意涵、運作、窘困與前景。

四、政府之意函與政府之體制。

五、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關係與制度。

六、我國的憲政體制及其運作:濫觴、行憲、修憲、窘困與因應。

七、人權思想之起源、演進、體系內涵。

八、自由權及其限制:人身自由、居住自由、遷徙自由、意見自由、祕密通訊自由集會自由、結社自由。

九、平等權之意義與實踐。

十、受益權、社會權、抵抗權。

十一、公民權、參政權、政治參與、政治溝通、民意與大眾傳播。

十二、政黨與壓力團體。

十三、民主政治與自由選舉。

 

科目名稱:體育

學分數

1學分

選修別

必修/選修

教學目標

以培養學生對健康的自我認知,訓練學生對運動的自覺為目標,期望達成學生身體、心理、情緒、社交精神和智能各方面皆健全發展,以及激發個人之潛能,使生活、工作與學業更有效率,並增進個人對生命價值之肯定。此外,強化傳統之田徑、球類、游泳等運動之基本技能與體能,以奠定未來參與休閒運動之基礎。最後,加強課程規劃之活潑多樣化,以提昇運動過程之樂趣、舒暢與成就感,來培養學生終身運動之習慣。

 

課程內容

體育課程分為兩年必修兩年選修;必修學分為0學分,選修學分為1學分。

必修部分:

一、大一課程項目包括基本體適能、游泳、籃球、排球、桌球….等。

二、大二課程採興趣選項分組教學,課程項目多元,計有籃球、排球、桌球、羽球、網球、游泳、壘球、足球、高爾夫球、直排輪、撞球及有氧舞蹈等。

三、另為兼顧身心障礙及特殊疾病同學,特按校定之「體育特別班實施辦法」開設體育特別班。

選修部分

本門主要為進階選修課程,開設之選項有籃球、羽球、足球、壘球、高爾夫球。

為提昇學生體適能及水中自救能力,故於體育課程規劃上,特別將強化以下三點:

一、游泳教學:

為加強學生體能及游泳求生本能,一年級同學配合氣候季節,全面實施游泳教學,目標設定每位同學畢業前皆能達成游泳50公尺以上的基本技能。

二、健康體適能:

為落實學生對體適能自我認知和觀念,實施體適能檢測,檢測項目包括:

1. 身體質量指數(身高、體重)

2. 基耐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3. 柔軟度(坐姿體前彎)

4. 瞬間爆發力(立定跳遠)

5. 心肺耐力(男1600公尺、女800公尺)。

檢測主要目的是使每位同學了解自己體能狀況,任課教師依據大專院校體適能常模評分,並告知每位同學優、缺點作為日後加強與改進的參考。

三、心肺復甦術(CPR 

        為提高學生自救救人的能力,特與衛保組合辦心肺復甦術訓練課程,利用為

        期兩週之體育課實施學科及術科訓練。

(2)博雅課程共分六大學門、通識教育講座、 通識護照。

     六大學門分別為人文、藝術、生活外語、社會科學、自然與應用科學、生命學門。

人文學門:包含文化與文明、文學藝術賞析、哲學思想等課程的學習。

藝術學門:包含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課程的陶冶,人文及藝術此兩學門旨在增進學生人

      文素養。

生活外語學門:含括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及英語等外語應用課程,結合現代生活基礎

                              技能為設計之準則,課程儘可能的多元化與經驗化。

社會科學學門:包含政治與法律、社會與人類、經貿與管理等課程的訓練,旨在培養學生建立

                             法治理念,分析社會現象,和了解相關財經制度,使學生適應多元化之社會。

自然與應用科學學門:除建構自然科學和環境科學等基本知識外,由於現今科技變化十分迅

                                          速,且深刻影響社會結構,本學門將強化生活應用和跨領域應用科學。

生命學門:包含兩性關係、身心健康、自我發展等課程的啟發和探討。

博雅課程學門分類表及科目歸屬表如下:

博雅課程學門分類表(放大視窗)

科目歸屬一覽表(放大視窗)

           (3)各通識教育講座課程說明:

     

高雄誌

授課目標

  為豐富學生新的視野,並使其瞭解高雄的文物風情,通識中心邀請各界學者專家共同參與規劃並講授本課程,引領學子進入高雄歷史的殿堂,並突顯義守大學落實及推動地方文化教育的用心。

  義守大學位於高雄縣大樹鄉,而師生來自四面八方,無論他們在此駐足多久,總希望在離開前能夠對高雄縣市這個地區,有一定的認識。這是一個機會教育,通識中心有義務利用這個課程來對本地區做一定程度的介紹,希望收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藉此反省愛鄉愛土的意義與重要性。

  「高雄誌」課程是從大高雄地區(包括高雄縣和高雄市)的歷史、地理簡介著手,進而對其政治、教育、交通、文化、產業、餐飲、司法等,做一通盤性解說,更會安排兩次戶外教學課程,參訪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及名勝古蹟。

  本課程的具體內容,計有大高雄地區的歷史、地理、地方政府、地方議會、政黨政治

、司法、教育、產業、土地、工務、交通、餐旅、文化等等,並參訪高雄的名勝古蹟,作為校外教學,因有專業人士現場解說,內容精采自不在話下。本課程從十五種不同主題切入,讓學生逐一瞭解高雄特色,並透過生動的戶外教學活動,使修課學生對大高雄地區能有深入而且廣泛的瞭解。

授課內容、講員簡介

    

週次

講 員

現職/學經歷/學術專長

講 題

沈季燕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感測技術、光電元件

導論

黃耀能

立德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文學博士/日本政經歷史

高雄的歷史

江綺雯

美國愛荷華州德瑞克大學高等教育管理行政博士/第四、五屆立法委員、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成人教育課程規劃研究、社區成人教育、成人教育行政實務

高雄的地理

黃俊英

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講座教授兼副校長/美國愛荷華大學企管哲學博士/企業管理、

行銷學、企業研究方法

高雄的地方政府

黃麟翔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前高市府秘書長、民政局長、建設局長/憲法、政治思想、行政法

高雄市歷史博物館

(戶外教學)

譚木盛

日本明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前高雄市議會秘書長、前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

高雄的地方議會

廖達琪

中山大學政治所所長/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博士/比較政治、比較地方政府政治、 組織理論、比較議會

高雄的政黨政治

鍾曜唐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座教授/台灣大學法律系學士/前行政法院院長、前司法院副秘書長、前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

高雄的司法

鄭進丁

高雄市教育局局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高雄市政府顧問、台灣省政府勞工處主任秘書

高雄的教育

十一

黃榮峰

台北市府參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前任高雄市、台北市建設局長

高雄的產業

十二

宋清泉

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前任高雄市、台北市地政局長

高雄的土地

十三

陳繼志

經濟部加工區管理處副處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畢業/前任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長

高雄的工務

十四

孫嘉陽

文化大學工學博士/前任高市捷運局局長

高雄的交通

十五

李福登

美國金州大學教育行政博士/前任高雄餐飲學校校長

高雄的餐旅

十六

葉振輝

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高雄市文獻會委員、前任中山大學共同科主任/臺灣史、臺灣涉外史、憲法、中國現代史、中共思想

高雄的文化

十七

黃麟翔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前高市府秘書長、民政局長、建設局長/憲法、政治思想、行政法

高雄的名勝古蹟

(戶外教學)

 

 

 

 

 

 

 

 

 

 

 

 

 

 

 

 

 

 

 

 

 

 

 

 

 

 

 

 

 

 

 

 

 

 

 

 

 

 

 

 

 

 

 

 

 

 

 

 

 

 

 

 

 

 

 

人與自然

授課目標

     人以智慧發明新技術改善了生活,但同樣地將新技術來對付其所生存的大自然,對付其他人,對付他自己。幸福的生活卻伴隨著恐懼,自然的反撲,人類自相的殘殺,自我心理的矛盾。晚近以來,人類理性的發展,終於了解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免除恐懼的最佳方式,便是找到人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

 

授課內容、講員簡介

週次

講 員

現職/學經歷/學術專長

講 題

李新民

義守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骨科物理治療、神經物理治療、訊號處理、醫用電腦、生物統計學

醫學篇-運動:肌肉、骨骼、大腦及神經的故事

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

醫學篇-從SARS談起:人類與病毒的戰爭

-認識病毒:病毒的簡介與致病機制

洪志勳

義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暨生物技術與化學工程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國立中興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分子生物學技術、噬菌體研究、微生物學、生物資訊

醫學篇 -知此知彼:病毒的散播與防制

永續經營:人類與自然相處之道

醫學篇 -從侏羅紀公園談起

-基因改造食品

李新民

義守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骨科物理治療、神經物理治療、訊號處理、醫用電腦、生物統計學

醫學篇-基因療法

複製人的世界

葉先良

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教授/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博士/綠建築、結構力學、複合材料力學

環境篇-環境資源

-生態金字塔

-多替萬物著想

林鐵雄

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副教授/美國愛荷華大學博士/生態工程、結構分析、最佳化設計

環境篇-緣起安安的故事

-太空船地球號:我們共

同的未來
-生物圈二號:無法收拾

的殘局
-國在山河破:人定勝天

的省思

環境篇-成長的極限:不永續的發展

土地倫理:典範的轉移

邁向永續:從心作起

詹明勇

義守大學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博士/水文分析、水資源工程、生態工程

環境篇-水從那裡來

-水到何處去

十一

環境篇-台灣水情

活水台灣

十三

劉聿新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近現代史、全球化與文化

社會篇-人與自然相處之道: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

十四

社會篇-人對自然的恐懼與心靈調適:宗教的產生

十五

社會篇-人對自然的了解與服膺:科學

科技與社會結構 

十六

社會篇-人的自我制約與對自然的尊重:人倫觀念與自我覺

十七

社會篇-尋求自然理想的世界:區域整合與全球化

 

 

 

 

 

 

 

 

 

 

 

 

 

 

 

 

 

 

 

 

 

 

 

 

 

 

 

 

 

 

 

 

 

 

 

 

 

 

 

團隊的參與與學習

授課目標

     一般對於團隊的參與學習,多著重於培育出領導人才,但學生畢業後多服務於基層,重視的是團隊組織的學習能力的培育、團隊精神的養成,為團隊盡力,也就是成為一個好的治者,必先成為一個好的被治者。團隊是由個人所組成,本課程導引個人如何學習與奉獻,以及領導者如何使個人在團隊中獲得最佳位置,才能形成好的團隊文化。本課程成為模組教學,由三位教師分別從基本理論闡正團隊的參與和組織學習能力的培育;參與團隊經驗的分享與傳承;及團隊的實作等三方面著手,使學生能有系統了解到團隊的真正意涵。

 

授課內容、講員簡介

 

 

 

 

 

 

 

 

 

週次

講 員

現職/學經歷/學術專長

講 題

林仲修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法學博士/社會權力結構分析、政治發展與民主政治

個人行為、性格與情緒的制約

個人加入團體的動機

團隊學習與自我管理

團隊倫理與個人心志倫理的調和

團體學習與個人展現能力的培育

評量

楊惠民

義守大學通訊工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博士/中華電信副技術長/光纖通信系統(含DWDM系統)、電信傳輸網路及數位通信系統、光通信主動、被動元件

溝通與相互認識

建立信任感

解決衝突

畏懼與逃避的解除

十一

自我評價

十二

評量

十三

譚大純

義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專任副教授/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國際企業管理、國際行銷、行銷管理、消費者行為

團隊成員的選擇與組成

十四

創意與創新點子之形成、篩選與展開

十五

團隊的管理與維持

十六

科技與商業世界之結合與調適

十七

專業的文案與企畫技巧

十八

評量

 

 

 

 

 

 

 

 

 

 

 

 

          (4)通識護照內含「圖書館利用教育」及「校外參訪」兩大課程。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執行,主要是

                   希望同學除了藉由選修通識課程增進非專業性的知識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培養獨立 研究的能

                   力,善用圖書館的各項資源來進行資料收集,進而加強自己的一般常識與培養求知進取的態度。

                   而參訪活動的推行,主要是希望學生藉由參訪全球性的文化中心、美術館、表演廳院、博物館、

                   教育館、紀念館、文化村等,參與其所舉辦的各種藝術、文化、演講、表演活動與學術討論活

                   動等,來培養有更多生活樂趣,提昇本身的藝文修養與拓展個人的視野,更增廣了知識領域,

                   進而能薰陶道德修善,使成為一個具備「知真、意善、情美」能力完整的人。

           (5)課程設計力求各學門平衡,強調課程的多元性與整合性,融合人文與科技,提供學生多樣化的

                   認知視野及人文體驗,期使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析辨能力及理性價值判斷的智慧。

           (6)博雅課程學分要求

本校規定學生畢業至少應修通識博雅課程十學分,最高學分由各系自行規定,相關資料如

下表:

系所名稱

可修通識博雅課程最高學分數

電機工程學系

17

電子工程學系

16

資訊工程學系

19

資訊管理學系

10

通訊工程學系

16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12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14

土木與生態工程學系

14

化學工程學系

10

應用數學系資訊科學組

10

應用數學系財務分析組

10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14

企業管理學系

18

國際商務學系

14

財務金融學系

14

會計學系

14

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

10

醫務管理學系

16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10

護理學系

14

醫學放射技術學系

10

物理治療學系

12

職能治療學系

12

生物科技學系

14

應用英語學系

14

應用日語學系

14

大眾傳播學系

14

健康管理學系

14

營養學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