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7278A - 用于对光纤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加热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光纤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加热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7278A
CN1287278A CN00118792A CN00118792A CN1287278A CN 1287278 A CN1287278 A CN 1287278A CN 00118792 A CN00118792 A CN 00118792A CN 00118792 A CN00118792 A CN 00118792A CN 1287278 A CN1287278 A CN 1287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temperature
heating
plate shap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18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772C (zh
Inventor
渡邉勤
鸟居賢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612428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28727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287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7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7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77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55Splicing of light guides, e.g. by fusion or bond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55Splicing of light guides, e.g. by fusion or bonding
    • G02B6/2558Reinforcement of splice joi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加热装置包括一个加热器,其包括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和伸长板形部件。第一加热导体图形沿板形部件的纵向安排在中央部分中。第二加热导体图形沿纵向安排在板形部件的两端部分中。第一加热导体图形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独立地控制它们的温度。首先对第一加热导体图形供给电流,停止电流供给,然后对第二加热导体图形供给电流。因此,沿加热器放置在加热器上的保护部件从中央向两端逐渐加热。

Description

用于对光纤熔接部分的 保护部件加热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保护光纤的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加热的装置和方法。
两条有涂层的光纤按这样方式相互永久地拼接,以便各条有涂层的光纤的端部的涂层被除去,以暴露其玻璃纤维(在下文称为“光纤”),并且使这样暴露的光纤直线对准,头对头接合,并且熔接在一起。包括熔接部分的光纤的暴露部分覆盖有保护部件,从而受到保护。图8和图9是表示各用于光纤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的示意图。图8A和图9A是保护部件的横断面图,图8B和图9B是保护部件的纵断面图。
在图8和图9中,标号10和10'表示保护部件;标号11和11'表示粘附管;标号12和12'表示加强部件;标号13表示热缩管。图8的保护部件10主要适用于包含多条光纤的光纤带的拼接部分。图9的保护部件10'主要适用于包含单条光纤的有涂层光纤的拼接部分。
图8的保护部件10由热缩管13、粘附管11和截面为实心半圆形的加强部件12组成。粘附管11和加强部件12存储在热缩管13中,而加强部件12沿纵向和粘附管11平行安排。图9的保护部件10'由热缩管13、粘附管11'和截面为实心圆形的加强部件12'组成。粘附管11'和加强部件12'存储在热缩管13中,而加强部件12'沿纵向和粘附管11'平行安排。粘附管11和11'由粘性树脂,例如乙烯丙烯酸乙烯基酯制成。加强部件12和12'由具有良好耐热和高抗压强度的材料,例如玻璃陶瓷或不锈钢制成。热缩管13例如由辐照聚乙烯制成。
包含多条光纤的光纤带按这样方式制成,以便多条光纤排成直线,并且涂有涂层树脂,以形成带状。如图8所示,加强部件12形成为实心半圆形截面,而粘附管11形成为空心椭圆形截面,以便容易对其安排光纤带。然而,粘附管11可以为空心圆形横截面,因为它柔软并且容易变形。在包含单条光纤的有涂层光纤的情况下,有涂层光纤的截面为圆形,因此,无需使加强部件12'为实心圆形截面。因此,如图9A所示,加强部件12'为实心圆形截面,这样使得加强部件的制造容易,并且粘附管11'也为空心圆形截面。
图10表示用这样生产的保护部件来保护光纤熔接部分的工作过程。图10A、图10B和图10C是表示工作过程的纵断面图。在图10中,和图8那些相同的组成部分对应地参考,并且将省略它们的叙述。在图10中,标号14表示光纤带;标号15表示光纤;标号16表示熔接部分。
如图10A所示,使两条光纤带按这样方式相互拼接,以便各条光纤带的端部的涂层被除去,以暴露其光纤,并且使这样暴露的光纤直线对准,头对头接合,并且熔接在一起。包括熔接部分16的光纤15的暴露部分穿过保护部件10的粘附管11。多条光纤15沿和附图纸面垂直的方向平行排成直线。因此,光纤15在图10中看见为单条光纤。
随后,把覆盖有保护部件10的光纤的熔接部分安排在加热装置的加热器上,并且由此加热。通过加热,粘附管11熔化,而且热缩管13热收缩。由于热收缩所产生的热缩管13的压力使光纤的熔接部分自适应地沿加强部件12安排。热缩管13的内部填满粘附管11的熔化粘附树脂。
图11表示用于加热保护部件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器的一个实施例。图11A是表示加热器的平面图,图11B是沿图11A中直线X-X所取的纵断面图。图11C表示加热器的温度分布的曲线图。由标号17标示的加热器是陶瓷加热器,其中加热传导电路17a置于薄陶瓷板17b中。加热器17具有这样布置的温度分布,以便如图11C所示,在加热器中央的温度高,并且向加热器的两侧端逐渐降低。也就是,当加热器操作时,保护部件10从中央向两侧端逐渐加热。
图10B表示当其中央加热时的保护部件。图10C表示当加热到达保护部件的两侧端时的保护部件。如图10B所示,应用加热器的加热,首先,粘附管11的中央部分熔化,同时热缩管13的中央部分收缩。随后,粘附管的熔化和热缩管的收缩的现象逐渐向保护部件的两侧端前进。最后,如图10C所示,粘附管在保护部件的整个长度上熔化,并且热缩管也在整个长度上收缩。
在这个过程期间,粘附管的熔化现象从中央向两侧端前进,因此光纤的熔接部分的中央部分周围的空气向保护部件的两侧端压出。如果空气完全从中央向两侧端压出,那么光纤熔接部分周围的空气不大可能以气泡形式保留在粘附树脂中。
如果保护部件的加热现象不是逐渐从中央向两侧端前进,并且靠近两侧端的部分快速过度加热,那么空气不是完全向两侧端压出,并且有时以气泡形式保留在粘附树脂中。在气泡保留在光纤熔接部分附近这样的情况下,则出现下列问题。当由保护部件保护的光纤熔接部分经受环境温度变化时,气泡中的空气膨胀和收缩,以在光纤中产生弯曲应力。这样导致光纤的传输特性变坏。因此,使保护部件从中央向两侧端逐渐加热非常重要。
上述光纤熔接部分的生产和保护,是通过主要使用熔接装置和加热保护部件的加热装置来实行的。一般地,使用组装到熔接装置的外壳上的加热装置。为了拼接光纤,首先,把加热装置、脱模工具、纤维切割工具、保护部件和其他类似装置运到现场,在现场布置有涂层光纤。在现场,按次序完成下列工作:除去各光纤的一端的涂层,切割光纤,熔接光纤,对熔接的光纤施加保护部件,并且加热保护部件。
在保护部件的加热过程中,使用带有上述加热器的加热装置。沿加热器布置一个部分,这个部分包括覆盖有保护部件的光纤熔接部分,然后由此对这个部分加热。存储在保护部件中的粘附管熔化,同时热缩管收缩。因此,保护部件固定在光纤熔接部分上,同时把它覆盖。
在一般的加热过程中,全部手工完成把保护部件施加到光纤熔接部分的工作,通过沿加热装置的加热器布置而把保护部件设置在加热装置中的工作,以及从加热装置中取出经加热的保护部件的工作。在从把待加热物体设置在加热装置中到从装置中取出经加热物体的时限期间,加热装置的控制电路自动地执行操作,把电流供给加热器的加热传导电路,保持加热器温度,在加热器温度保持预定时间之后停止加热操作,以及使加热器冷却到约为环境温度。
从把待加热物体设置在加热装置中到从装置中取出经加热物体的时限需要100秒到150秒,然而因为保护部件的尺寸取决于光纤带的光纤的数目,所以这个时限取决于光纤带的类型。拼接纤维的工人在这个时限期间必须等待,而且在这个时限期间不能做任何其他工作。因此,有必要使加热和冷却所需的时间尽可能地短。
由于加热装置经常组装到熔接装置的外壳中,所以加热装置的功率是从一个向熔接装置供给功率的电源供给的。因此,电压和电流必须保持在限制之内。在一般的熔接装置中,可以用于加热装置的电压限制在DC 12V之内,而功率在约32W之内。因此,加热装置的加热器的电阻下限为4.5Ω,并且不能使用电阻小于4.5Ω的加热器。此外,为了减小加热和冷却所需的时间,不能进一步增加用于激励加热器的功率。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保护光纤的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加热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能够减小加热过程所需的时间,而不增加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上述目的能通过一种用于对光纤的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加热的加热装置来实现。该装置包括一个加热器,这个加热器包括一个板形部件,该板形部件由耐热和绝缘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纵向延伸的伸长形状;一个第一加热导体图形,沿纵向安排在板形部件的中央部分中;和一个第二加热导体图形,沿纵向安排在板形部件的两端部分中。在该加热装置中,第一加热导体图形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独立地控制它们的温度。
在上述加热装置中,优选地第二加热导体图形从板形部件的一端部分沿纵向延伸到其另一端部分。而且优选地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包括两个加热导体图形,它们沿纵向分别地安排在板形部件的各端部分中,同时靠近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端部,或与第一加热导体图形重叠。这两个加热导体图形可以优选地相对板形部件的中央对称地安排。
此外,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具有相同的电阻值。
而且,优选地板形部件包括一个第一板形部件,其中安排第一加热导体图形,和一个第二板形部件,其中安排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在这样具有两个板形部件的加热器中,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分别印刷在第一和第二板形部件上,并且第一和第二板形部件平行地排列,同时在它们之间安排一个分隔件。而且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分别置于第一和第二板形部件中,并且第一和第二板形部件组合形成加热器。
利用本发明的加热装置,首先对安排在加热器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加热导体图形供给电流,从而加热保护部件的中央部分。由于第一加热导体图形面积小,因此其热容量小,加热器中央部分的温度快速升高,以便对于固定消耗的功率,温度升高时间降低。随后,停止对第一加热导体图形供给电流,并且使电流供给至少安排在两端部分中的第二加热导体图形,从而加热保护部件的两端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剩余热量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热量,使两端部分加热。此外,由于保护部件的中央没有过度加热,同时保护部件的两端部分由第二加热导体加热,所以被加热物体的冷却快速。因此,整个加热时间可以减小约20%。
此外,在上述加热装置中,优选地靠近第一加热导体图形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探测其温度,并且设置一个控制机构,以根据第一或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探测的温度,分别地控制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以便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在预定时间内保持在预定温度。
通过控制,粘附管的熔化和热缩管的收缩的现象从保护部件的中央向其两侧端逐渐前进。因此,光纤熔接部分周围的空气不大可能以气泡形式保留在粘附树脂中。
此外,优选地在与加热器分开这样程度的位置处附着一个环境温度传感器,以便它不受加热器温度的影响,并且设置一个控制机构,以根据环境温度传感器探测的温度,控制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以便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保持在与环境温度无关的给定值。
根据环境温度传感器探测的环境温度,控制供给加热导体图形的电流,以便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加热温度不变,而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无关。因此,使得保护部件的加热均匀,而与环境温度无关。
而且,优选地上述加热装置包括一个加热室,一个夹紧部件和一个盖。利用加热室,能固定加热器。使盖附着在加热室上,有可能关闭加热室,从而使热量限制在加热室之内。
此外,上述目的能通过一种对保护光纤的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加热的方法来实现,该加热方法包括步骤:
把覆盖光纤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沿一个加热器放置,该加热器包括一个板形部件,该板形部件由耐热和绝缘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纵向延伸的伸长形状;一个第一加热导体图形,沿纵向安排在板形部件的中央部分中;和一个第二加热导体图形,沿纵向安排在板形部件的两端部分中;
使第一加热导体图形加热到预定温度;
使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预定温度保持预定时间;
停止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加热;
使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加热到预定温度;
使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预定温度保持预定时间;
停止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加热,使覆盖有保护部件的光纤熔接部分的温度返回到环境温度。
图1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熔接装置的加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熔接装置的加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纵断面图;
图2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熔接装置的加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熔接装置的加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纵断面图;
图2C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熔接装置的加热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纵断面图;
图2D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熔接装置的加热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纵断面图;
图2E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熔接装置的加热器的第五实施例的纵断面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导体图形的电路图形的一个实施例;
图4A是表示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加热温度分布的曲线图;
图4B是表示连续安排的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加热温度分布的曲线图;
图4C是表示分别安排的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加热温度分布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从加热开始到冷却的时间范围内的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对其组装加热器的加热装置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环境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的加热装置的方框图;
图8A是表示用于光纤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的横断面图;
图8B是表示用于光纤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的纵断面图;
图9A是表示用于光纤熔接部分的另一个保护部件的横断面图;
图9B是表示用于光纤熔接部分的另一个保护部件的纵断面图;
图10A至图10C是表示对具有保护部件的光纤熔接部分进行保护的工作过程的纵断面图;
图11A是表示用于对保护部件加热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1B是表示沿图11A直线X-X所取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器的纵断面图;以及
图11C是表示加热器的温度分布的曲线图。
图1和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热装置的四种类型的加热器。图1A和图2A是表示加热器的平面图,而图1B、图2B、图2C和图2D是表示加热器的纵视图。在图1和图2中,标号1表示第一加热导体图形;标号2、2a和2b表示第二加热导体图形;标号3、3a和3b表示板形部件;标号4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标号5a和5b表示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标号6和6'表示加热器。如图1A和图2A所示,虚线表示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或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2a和2b的布置。
图1A和图1B所示的加热器6由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和2及伸长的板形部件3构成。加热导体图形1和2安排在板形部件3中,并且可以通过从这些导体图形引出的引线(未示出)对这些个别导体图形供给电流。板形部件3由耐热和良好绝缘材料,例如陶瓷制成,并且约70mm长,约10mm宽和约1mm厚。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安排在板形部件3的中央部分中,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安排在包括两端部分的板形部件3的大致整个面积中。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可以安排在板形部件3的整个面积中,同时延伸到板形部件3的两端。在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所安排其内的板形部件3的面积之内的一个位置处,固定第一温度传感器4,例如热敏电阻,以便探测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的温度。在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所安排其内的板形部件3的面积之内的两个位置处,固定第二温度传感器5a和5b,例如热敏电阻,以便探测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的温度。
图2A和图2B所示加热器6'由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a和2b,以及板形部件3构成。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a和2b以和加热器6的加热导体图形类似地安排在板形部件3中,并且可以通过从这些导体图形引出的引线(未示出)对这些个别导体图形供给电流。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安排在板形部件3的中央部分中。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a和2b分别安排在板形部件相对其中央部分对称,同时包括两端部分的面积中。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a和2b及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按重叠方式安排,如图2B所示。如果需要,这些第一和第二导体图形可以相互之间稍微分开安排,如图2C所示。这样分别安排的导体图形被电连接,并且通过一组引线(未示出)以串联方式供给电流。此外,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a和2b可以个别地延伸到板形部件3的两端。
第一温度传感器4固定在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所安排其内的板形部件3的面积之内的一个位置处,以便探测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5a和5b固定在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a和2b所安排其内的板形部件3的面积之内的两个位置处,以便探测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a和2b的温度。
在图1和图2中,第二温度传感器5a和5b相对中央对称地固定。如果需要,可以使用一个温度传感器来代替两个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5a和5b与第一加热导体图形隔开安排,从而减少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的影响。在图1中,第二温度传感器5a和5b的位置不是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的中央。然而,有可能根据对应传感器位置处的温度来预测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的最大温度。
在图1的实例中,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安排在板形部件的下部,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安排在上部。即使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安排在上部,并且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安排在下部,但是由于板形部件3的厚度约1mm,所以包含它们的加热器的功能也几乎不受改变。类似地,在图2中,如果需要,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可以安排在下部,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a和2b可以安排在上部。
此外,在图1和图2中,优选地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的电阻值选择等于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或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2a和2b的电阻值,并且从电源向熔接装置选择地供给这些图形供给,以便加热。
图3表示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的电路图形。如图3所示,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由类似于字符U的组合所布置的电路图形组成。该电路固定在例如由陶瓷制成的板形部件3中。从电路中引出引线7a和7b,用于供给电流。该电路图形不限于图3的图形,而是可以取任何能够提供导体电路所要求的预定电阻的图形。这样的电路图形可以按这样方式形成,即在薄陶瓷板的一个表面上涂上导电涂层,在其上印刷电路图形,以形成导体电路,对其连接引线,最后在其上层叠另一个陶瓷板,同时覆盖导体电路。
在图1A至图2C所示的加热器中,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置于一个板形部件中。如果需要,第一加热导体图形可以置于一个板形部件中,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可以置于另一个板形部件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加热导体图形印刷在一个板形部件的顶面上,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印刷在另一个板形部件的顶面上。印刷了导体图形1、2a、2b的这些板形部件3a、3b按这样状态平行安排,以便这些部件的印刷表面相互面对,同时在它们之间安排一个分隔件7,如图2D所示,以便它们用作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中的加热器,尽管这两个加热导体图形没有置于板形部件中。当然,包含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1、2的两个板形部件3a、3b可以组合形成一个加热器6',如图2E所示。
图4A至图4C表示图1A和图1B及图2A和图2B所示的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分布的曲线图。图1A和图1B所示加热器对于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包括如图4A所示的温度分布,而对于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包括如图4B所示的另一个温度分布。图2A、图2B所示加热器对于第一加热导体图形1,包括如图4A所示的温度分布,而对于分开的第二加热导体图形2a和2b,包括如图4C所示的温度分布。图4A和图4B的温度分布曲线各布置为具有反V形状,其中心对应于各加热导体图形的中央。
对于分开的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图4C的温度分布曲线各布置为具有反V形状,如实线所示。如果需要,温度分布曲线可以布置为这样,以便各反V形状的顶部向中央偏移,如虚线所示。在如图3所示这样的电路图形的情况下,这样的温度分布可以通过沿纵向改变一连串字符U的间距来形成。
图5是表示从加热开始到冷却的时间范围内,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变化的模型的曲线图。图5曲线图中的温度表示在第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处探测的温度。也就是,曲线图中的实线A表示第一温度传感器探测的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而实线B表示第二温度传感器探测的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首先,把待加热物体放置在加热器上,并且对第一加热导体图形供给电流。随着时间过去,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升高,并且由布置在中央部分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探测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T1。然后,通过控制对其供给的电流,使预定温度T1保持预定时间t1。通过保持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预定温度,使加热器和布置于其上的受热物体的加热从中央向两端逐渐前进。
其后,停止供给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电流,同时开始供给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电流。当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探测到预定温度T2时,通过控制对其供给的电流,使预定温度T2保持预定时间t2。结果,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降低,同时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升高。在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重叠部分,待加热物体由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剩余热量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传来的热量加热。在非重叠部分,待加热物体由第二加热导体图形传来的热量加热,并且加热进一步向其两端前进。
根据物体的尺寸,通过适当地选择温度T1、T2和时间t1、t2,可以使物体从中央向两端逐渐加热。当用图2加热器加热40mm长的保护部件时,T1=190℃,T2=160℃,t1=30秒,t2=10秒。在停止向第二加热导体图形供给电流之后,当温度降到适合于触摸它的温度时,从加热器中取出放置在加热器上的受保护部件保护的光纤熔接部分。这样,在加热开始,通过对受热物体的中央部分集中加热,使温度快速升高,然后在其两端部已被加热时,通过停止对其中央部分加热,使受热物体的温度快速降低。因此,整个加热时间显著减小,使常规100秒至150秒的加热时间减小到70秒至120秒,也就是,整个加热时间减小约20%。
图6是表示对其组装了加热器的加热装置的透视图。标号6表示加热器;标号8表示加热室;标号8a表示盖;标号9表示夹紧部件;标号9a表示夹持板;以及标号9b表示纤维安放槽。在固定在加热室8中的加热器6上,布置一个保护部件,一个覆盖光纤熔接部分的待加热物体。与光纤熔接部分的两端连接的有涂层光纤被放置在邻近加热室端部安排的夹紧部件9的纤维安放槽9b中,并且关闭夹持板9a,以使它们夹持。这样,待加热物体沿加热器可靠地保持。优选地使用一个盖8a来关闭加热室8,以使热量限制在加热室之内。
从一个电源(未示出)和一个温度控制机构(未示出),对加热器6中包含的加热导体图形供给电流,因此使放置在加热器6上的保护部件被加热器6的热量加热。作为待加热物体的保护部件以和加热器接触的状态放置在加热器上,以便改善加热效率。因此,为了防止保护部件粘到加热器表面上,优选地对与保护部件接触的加热器的表面涂有氟塑料。
在上述加热装置中,如果环境温度变化,即使供给加热导体图形的电流控制保持相同值,加热器温度有时也将变化。如图7所示,为了防止环境温度的影响,可以在与加热器隔开这样程度的位置处,附着一个环境温度传感器20,例如热敏电阻,以便它不受加热器温度的影响。根据由此探测的环境温度,由控制装置21控制供给加热导体图形的电流,以便加热导体图形的加热温度不变,而不管环境温度的变化。这样,使保护部件的加热均匀,而与环境温度无关。此外,如果预先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与供给加热导体图形的电流之间的关系,则可以控制对其供给的电流,以便如果已知环境温度,利用记录的关系,实现希望的加热温度。
本发明基于Japanese Patent Application No.Hei.11-182779,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虽然已经在某些特殊程度下就其优选形式和结构叙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在不违反如下文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能就结构细节和各部分的组合和布置方面,改变这里公开的优选形式。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对保护光纤的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一个加热器,包括一个板形部件,由耐热和绝缘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纵向延伸的伸长形状;一个第一加热导体图形,沿纵向安排在所述板形部件的中央部分中;和一个第二加热导体图形,沿纵向安排在所述板形部件的两端部分中,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导体图形和所述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独立地控制它们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热导体图形沿纵向从所述板形部件的一端部分延伸到其另一端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包括两个加热导体图形,它们沿纵向分别地安排在所述板形部件的一端部分和其另一端部分中,同时靠近所述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包括两个加热导体图形,它们沿纵向分别地安排在所述板形部件的一端部分和其另一端部分中,同时与所述第一加热导体图形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两个加热导体图形相对板形部件的中央对称地安排。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装置,还包括一个用于探测所述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一个用于探测所述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一个根据所述第一或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探测的温度,分别地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的控制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加热装置,还包括一个安排在这样位置处的环境温度传感器,以便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不受所述加热器的温度影响,其中所述控制机构除根据所述第一或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探测的温度外,还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探测的温度,分别地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装置,还包括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室,和分别邻近所述加热室的两端安排的夹紧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板形部件包括一个其中安排所述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第一板形部件,和一个其中安排所述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第二板形部件。
10.一种用于对保护光纤的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加热的方法,所述加热方法包括步骤:
把覆盖光纤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沿一个加热器放置,所述加热器包括一个板形部件,由耐热和绝缘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纵向延伸的伸长形状;一个第一加热导体图形,沿纵向安排在所述板形部件的中央部分中;和一个第二加热导体图形,沿纵向安排在所述板形部件的两端部分中;
使所述第一加热导体图形加热达到预定温度;
使所述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所述预定温度保持预定时间;
停止所述第一加热导体图形的加热;
使所述第二加热导体图形加热到预定温度;
使所述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所述预定温度保持预定时间;
停止所述第二加热导体图形的加热,使覆盖有所述保护部件的光纤熔接部分的温度返回到环境温度。
CNB001187929A 1999-06-29 2000-06-29 用于对光纤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加热的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637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2779/1999 1999-06-29
JP18277999A JP3293594B2 (ja) 1999-06-29 1999-06-29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部の保護部材加熱装置及び加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7278A true CN1287278A (zh) 2001-03-14
CN1163772C CN1163772C (zh) 2004-08-25

Family

ID=16124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187929A Expired - Lifetime CN1163772C (zh) 1999-06-29 2000-06-29 用于对光纤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加热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6437299B1 (zh)
EP (1) EP1065536B1 (zh)
JP (1) JP3293594B2 (zh)
KR (1) KR100372191B1 (zh)
CN (1) CN1163772C (zh)
AU (1) AU738558B2 (zh)
CA (1) CA2312367A1 (zh)
DE (1) DE60022438T2 (zh)
SG (1) SG97153A1 (zh)
TW (1) TW44832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7039A (zh) * 2012-06-26 2014-07-02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保护套筒
CN105940332A (zh) * 2014-01-28 2016-09-14 Sei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光纤熔接连接装置
CN106030359A (zh) * 2014-01-28 2016-10-12 Sei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光纤连接部的加强装置
CN107942439A (zh) * 2017-12-25 2018-04-20 南京吉隆光纤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组成光纤熔接机热缩管加热v形槽的单元模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3594B2 (ja) * 1999-06-29 2002-06-1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部の保護部材加熱装置及び加熱方法
US6657169B2 (en) * 1999-07-30 2003-12-02 Stratagene Apparatus for thermally cycling sample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with substantial temperature uniformity
JP2003084166A (ja) * 2001-09-13 2003-03-1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多芯光ファイバ放電加熱方法および放電加熱装置
US7003985B2 (en) * 2001-10-01 2006-02-28 Swain Robert 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polymeric coatings from optical fiber in a non-oxidizing environment
DE10252019A1 (de) * 2002-11-06 2004-05-27 Convenience Food Systems Wallau Gmbh & Co Kg Widerstandsheizung
US7193180B2 (en) * 2003-05-21 2007-03-2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sistive heater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resistive traces, a fuser subassembly including such a resistive heater and a universal hea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resistive traces
US7212718B2 (en) * 2003-11-12 2007-05-01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eat-treatment of optical fiber reinforcing member and optical fiber fusion splicing apparatus
RU2334258C1 (ru) 2005-06-09 2008-09-20 Сумитомо Электрик Индастриз, Лтд. Нагреватель защиты стыка, устройство сращивания оплавлением, включающее в себя нагреватель защиты стыка, и способ сращивания оплавлением
JP2007310080A (ja) * 2006-05-17 2007-11-2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補強処理装置及び補強処理方法
JP4981521B2 (ja) * 2006-06-28 2012-07-25 中部電力株式会社 補強スリーブ構造体および融着接続部の補強方法
US8008606B2 (en) * 2006-10-04 2011-08-30 T-Ink, Inc. Composite heating element with an integrated switch
US20080083720A1 (en) * 2006-10-04 2008-04-10 T-Ink, Inc. Method of heating an article
US9161393B2 (en) * 2006-10-04 2015-10-13 T+Ink, Inc. Heated texti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WO2008059843A1 (fr) * 2006-11-13 2008-05-22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upport, soudeuse et procédé d'assemblage d'un connecteur optique
US8550728B2 (en) * 2007-02-13 2013-10-08 Fujikura Ltd. Method connecting optical fiber of optical connector with optical transmission element, connector-attached optical transmission element, opt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optical connector
CA2636096A1 (en) * 2007-08-02 2009-02-02 Shawcor Ltd. System for splicing fiber optic drop cables
US20090039075A1 (en) * 2007-08-07 2009-02-12 Michilin Prosperity Co., Ltd Heat element for maintaining laminator at predetermined working temperature
EP2103975B1 (en) 2007-09-07 2016-01-27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otection sleeve,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rotection sleeve
US8193473B2 (en) * 2008-02-08 2012-06-05 Ngk Insulators, Ltd. Uniform temperature heater
JP4719755B2 (ja) * 2008-02-29 2011-07-0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PL2106195T3 (pl) * 2008-03-28 2010-09-30 Braun Gmbh Element grzewczy z czujnikiem temperatury
TWI436113B (zh) * 2008-08-26 2014-05-01 Fujikura Ltd 光纖熔融阻斷構件、光纖雷射及光傳送路
JP5224385B2 (ja) * 2009-04-10 2013-07-0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補強部材の加熱処理装置及び加熱処理方法
US8822887B2 (en) * 2010-10-27 2014-09-02 Shaw Arrow Development, LLC Multi-mode heater for a diesel emission fluid tank
US9310557B2 (en) * 2012-08-03 2016-04-12 Sei Optifrontier Co., Ltd. Heat treatment device for optical fiber reinforcing member, optical fiber fusion splicer provided with same heat 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heat treating optical fiber reinforcing member
WO2014157254A1 (ja) 2013-03-25 2014-10-0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接続部補強加熱装置
US10663666B2 (en) * 2013-12-05 2020-05-26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Flexible, low profile kink resistant fiber optic splice tension sleeve
JP6320766B2 (ja) 2014-01-28 2018-05-09 Seiオプティ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装置
JP6628247B2 (ja) * 2016-05-19 2020-01-08 Seiオプティ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部の補強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融着接続機
JP6758143B2 (ja) * 2016-09-29 2020-09-23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JP6767833B2 (ja) * 2016-09-29 2020-10-14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JP2022110946A (ja) * 2021-01-19 2022-07-2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補強スリーブ及び光ファイバ接続部の補強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122021A (de) * 1926-09-30 1927-08-16 Schmid Vetter Emil Elektrische Kochplatte.
US2878357A (en) * 1956-07-13 1959-03-17 Gen Dynamics Corp Electric heated laminated glass panel
US3475588A (en) * 1968-08-20 1969-10-28 Permaglass Defrosting and deicing window assembly
CA1197963A (en) * 1981-07-22 1985-12-17 Michito Matsumot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eating heat-shrinkable tubes
DE3265723D1 (en) * 1982-03-18 1985-10-03 Turgut Koruk Quantized (digital) heating plate
JPS58212915A (ja) * 1982-06-04 1983-12-1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熱収縮チユ−ブの加熱方法及び装置
JPS6198302A (ja) * 1984-10-19 1986-05-16 Fujikura Ltd 熱収縮チユ−ブ加熱装置
DE3513157A1 (de) * 1985-04-12 1986-10-16 VEGLA Vereinigte Glaswerke GmbH, 5100 Aachen Verfahren zur regelung der temperatur von elektrisch beheizbaren sichtscheiben
JPH03295185A (ja) * 1990-04-13 1991-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発熱体
JPH0420721A (ja) * 1990-05-15 1992-01-24 Toshiba Corp 加熱調理器
JPH04271307A (ja) * 1991-02-27 1992-09-2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カプラ用補強部材及び光カプラの補強方法
DE4130337C2 (de) * 1991-09-12 2002-05-02 Ego Elektro Blanc & Fischer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elektrischen Heizeinheit und elektrische Heizeinheit
JPH05326112A (ja) * 1992-05-21 1993-12-10 Shin Etsu Chem Co Ltd 複層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ー
JP3477062B2 (ja) * 1997-12-26 2003-12-10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ウエハ加熱装置
JP3293594B2 (ja) * 1999-06-29 2002-06-1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部の保護部材加熱装置及び加熱方法
JP2001102157A (ja) * 1999-10-01 2001-04-13 Ngk Insulators Ltd 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
DE60021848T2 (de) * 1999-11-19 2006-06-08 Ibiden Co., Ltd. Keramisches heizgerät
JP3222119B2 (ja) * 1999-11-19 2001-10-22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製造・検査装置用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JP4028149B2 (ja) * 2000-02-03 2007-12-26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7039A (zh) * 2012-06-26 2014-07-02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保护套筒
CN103907039B (zh) * 2012-06-26 2015-11-2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保护套筒
CN105940332A (zh) * 2014-01-28 2016-09-14 Sei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光纤熔接连接装置
CN106030359A (zh) * 2014-01-28 2016-10-12 Sei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光纤连接部的加强装置
CN106030359B (zh) * 2014-01-28 2019-05-10 Sei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光纤连接部的加强装置
CN105940332B (zh) * 2014-01-28 2019-06-21 Sei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光纤熔接连接装置
CN107942439A (zh) * 2017-12-25 2018-04-20 南京吉隆光纤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组成光纤熔接机热缩管加热v形槽的单元模板
CN107942439B (zh) * 2017-12-25 2024-04-02 南京吉隆光纤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组成光纤熔接机热缩管加热v形槽的单元模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372191B1 (ko) 2003-02-17
CA2312367A1 (en) 2000-12-29
JP3293594B2 (ja) 2002-06-17
DE60022438T2 (de) 2006-01-19
KR20010069212A (ko) 2001-07-23
JP2001013355A (ja) 2001-01-19
EP1065536A2 (en) 2001-01-03
DE60022438D1 (de) 2005-10-13
AU738558B2 (en) 2001-09-20
US6518551B2 (en) 2003-02-11
US6437299B1 (en) 2002-08-20
EP1065536A3 (en) 2003-09-03
EP1065536B1 (en) 2005-09-07
TW448321B (en) 2001-08-01
AU4267600A (en) 2001-01-04
SG97153A1 (en) 2003-07-18
CN1163772C (zh) 2004-08-25
US20020148827A1 (en) 200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772C (zh) 用于对光纤熔接部分的保护部件加热的装置和方法
US10379306B2 (en) Laser sintered flexible ribbon
CN101606091B (zh) 保护套管以及用于制造保护套管的装置和方法
US20160194233A1 (en) Printer head for 3d printing
US7568795B2 (en) Heated ink delivery system
BR112019012978A2 (pt) sistema de sinterização e artigos sinterizados
US2012003729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eating heat-shrinkable pipe sleeves
US20220276441A1 (en) Fiber optic cable assembly with overlapping bundled strength member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134480B2 (en) Efficient heating groove for optical-fiber fusion splicer and optical-fiber fusion splicer
CN106646750A (zh) 一种新型光纤熔接机分体式加热装置及光纤熔接机
KR20010110437A (ko) 히터 지지구조 및 유리판 벤딩 성형을 위한 가열로
JP6318435B2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部の補強装置
US7361259B2 (en) Capillary array and electrophore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5257855A (ja) 光ファイバ補強部材の加熱処理装置及び加熱処理方法並びに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装置
EP4201552A1 (en) Spooling and unspool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10033340A1 (en) Heating device
JP2002072004A (ja) 光ファイバ補強用熱収縮チューブの加熱収縮方法
JP2004294594A (ja) 光学部品の調心装置
JP2004195670A (ja) ラミネート部品及びラミネーター
JPS6255165A (ja) 光熱記録ヘツド及び前記光熱記録ヘッド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