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42458Y - 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42458Y
CN201042458Y CNU2007200068211U CN200720006821U CN201042458Y CN 201042458 Y CN201042458 Y CN 201042458Y CN U2007200068211 U CNU2007200068211 U CN U2007200068211U CN 200720006821 U CN200720006821 U CN 200720006821U CN 201042458 Y CN201042458 Y CN 20104245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board
titanium plate
plate
distal tibia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068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加源
练克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068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4245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4245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4245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包括用以固定骨折远端的头部和用以固定骨折近端的体部,体部为钛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长条形板体,头部由体部一体向远端延伸而向上扭转并渐次扩大构成;头部的板体上设有若干可适配于皮质骨松质骨螺丝钉锁固的圆钉孔,体部的板体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可配合于皮质骨松质骨螺丝钉锁固的椭圆形钉孔。本实用新型用于胫骨远端骨折局部内外侧软组织损伤重或皮肤条件差患者,钛板固定在内后侧,可以不剥离前内、外侧软组织,符合力学和解剖学的观点以及创伤机制和AO技术张力带原则,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肢体畸形的发生。是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易,安全有效的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Description

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为临床上不适于应用外侧和内侧解剖型钢板的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提供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
背景技术
胫骨远端骨折临床上十分常见,尤其开放性骨折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小腿内、外侧软组织挫裂伤,由于局部的软组织及血运受损,如软组织坏死、骨感染、骨缺损,导致骨不连,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多困难,而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的选择往往是决定骨折病人预后的关键。胫骨远端骨折一直是骨折中治疗的难点,该类型骨折为不稳定型骨折,必须依靠手术恢复胫骨的负重力线,由于骨折远端距离踝关节较近,无法使用髓内钉固定,持续跟骨牵引后石膏外固定的传统方法对位较差,不稳定易再移位,导致畸形愈合或骨不连,外固定支架不能使粉碎的骨折块复位及骨折端紧密接触易发生松动或钉道感染影响骨折愈合,因此人们一直在研究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对于胫腓骨远端骨折常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传统手术方法因考虑钢板须有较多丰满的软组织覆盖而将钢板放置于胫骨外侧,这一观念迄今仍为一些骨科医师所遵循。在20世纪60年代,以Muller为首的AO学派提出了骨折治疗的张力带内固定原则,即每个偏心承重的骨骼都承受弯曲应力,一个典型的应力分布是在凸侧产生张力,凹侧产生压力,为使偏心承重的骨折恢复承重能力,必须利用张力带来吸收张力,同时骨骼本身能接受轴向加压,因此在骨折的治疗中应将钢板置于骨骼的张力侧,王亦璁认为传统治疗观念忽略了胫骨张力侧固定原则及保护局部血运的原则。一般认为与其它骨骼相比,在负重期,头、上肢、躯干有5cm幅度的侧移,身体重力线交替落在胫骨的内侧或外侧,因此,从动力学的角。度讲,胫骨无固定的张力侧,但胫腓骨骨折多为小腿外侧受暴力所致,受伤后由于小腿肌肉的拉力使骨折端向前内方向成角移位,胫骨内侧软组织遭到破坏,而外侧的软组织是比较完整的,存在软组织铰链,受伤后平卧位时,胫骨内侧实为其张力侧,即在临床上胫腓骨骨折后最常见的移位趋势多系向前成角,复位后这种移位趋势依然存在,,从解剖学的观点看,小腿的肌肉位于胫骨的后及外侧,其收缩引起的移位加重骨折的向内或前内成角。因此,胫腓骨骨折时其张力侧应在胫骨内侧。传统的方法是将钢板置于胫骨外侧,破坏了外侧的软组织铰链夹板的作用,加上小腿肌肉的收缩,往往出现骨折端内侧分离加大,影响骨折愈合,而置钢板于内或内后侧时,可将造成内侧分离的张力转化为压力,使骨折端对合紧密;加上胫骨外侧的软组织铰链夹板作用,增加了稳定性,两者都为骨折愈合有利。将钢板置于胫骨内侧或内后侧也正是AO学派Rudei所倡导的。但因胫骨前内侧血运较差,无肌肉覆盖,皮下就是胫骨,创伤时皮肤易遭致破损或碾挫伤,骨折断端易暴露,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伤口往往就在内侧,内侧的软组织的大部分也已经破裂,骨膜被剥离,这样,将钢板置于胫骨内侧,即使创面皮肤仅有坏死或切口愈合不良,钢板也易暴露,并形成继发感染,而钢板的异物作用更使感染难以控制导致治疗失败。
充足的血供和合理的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必要条件,手术切口的选择与固定方式将直接影响伤口和骨折的愈合。近年来骨折的治疗趋势是最大限度减少骨折局部已受损的血运遭受手术操作和固定物造成的进一步损害。对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局部内外侧软组织损伤重或皮肤条件差,如果采用内、外侧入路,易引起局部皮肤坏死、骨外露,导致固定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易,安全有效的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用于胫骨远端骨折局部内外侧软组织损伤重或皮肤条件差患者,钛板固定在内后侧,可以不剥离前内、外侧软组织,符合力学和解剖学的观点以及创伤机制和AO技术张力带原则,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肢体畸形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包括用以固定骨折远端的头部和用以固定骨折近端的体部;体部为钛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长条形板体,头部由体部一体向远端延伸而向上扭转并渐次扩大构成;头部的板体上设有若干可适配于皮质骨松质骨螺丝钉锁固的圆钉孔,圆钉孔包括可容纳螺丝钉钉头的上孔和仅供螺丝钉钉体穿过的下孔,上、下孔之间相连通;体部的板体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可配合于皮质骨松质骨螺丝钉锁固的椭圆形钉孔,椭圆形钉孔包括可容纳螺丝钉钉头的上孔和仅供螺丝钉钉体穿过的下孔,上、下孔之间相连通。
所述体部的板体的宽度为15mm,厚度为3.0mm。
所述头部的板体的近端宽为15mm,远端宽为30mm,厚度为3.0mm。
所述的头部的圆钉孔为三个,呈品字形分布。
所述的头部的圆钉孔为四个,呈梯形分布。
所述的头部的板体在宽度方向上呈弧形形状。
所述的体部的板体在宽度方向上呈弧形形状。
所述的头部与体部之间的内侧扭转角度由近及远分为三段,角度分别为6、7、12度。
所述的头部与体部之间的外侧扭转角度由近及远分为三段,角度分别为18、28、30度。
所述体部的板体的下端面中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对称的缺口。
所述的缺口设在体部板体的相邻的两椭圆形钉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是根据胫骨远端的后内侧解剖学特征设计而成,分为头体两部分,头体为一体化结构,以钛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头部用以固定骨折远端,体部用以固定骨折近端,整体呈“高尔夫球拍”形。钛板的钉孔和所用的皮质骨松质骨螺丝钉均按AO标准设计。使用时先根据骨折的部位及骨折线情况选取合适长度的体部板,使用小腿后内侧入路暴露骨折部位并复位,然后安装钢板,头部用以固定骨折远端,体部用以固定骨折近端,勿使螺钉经过关节面,术后按常规处理。术后每间隔一个月复查患肢X线片和健侧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用以固定骨折远端的头部和用以固定骨折近端的体部来构成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且体部为钛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长条形板体,头部由体部一体向远端延伸而向上扭转并渐次扩大构成;头部的板体上设有若干可适配于皮质骨松质骨螺丝钉锁固的圆钉孔,圆钉孔包括可容纳螺丝钉钉头的上孔和仅供螺丝钉钉体穿过的下孔,上、下孔之间相连通;体部的板体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可配合于皮质骨松质骨螺丝钉锁固的椭圆形钉孔,椭圆形钉孔包括可容纳螺丝钉钉头的上孔和仅供螺丝钉钉体穿过的下孔,上、下孔之间相连通;用于胫骨远端骨折局部内外侧软组织损伤重或皮肤条件差患者,钛板固定在内后侧,可以不剥离前内、外侧软组织,符合力学和解剖学的观点以及创伤机制和AO技术张力带原则,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肢体畸形的发生。由于在体部的板体的下端面中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还设有若干对称的缺口,一方面可以减少材料的制用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重量,减少接触面,提高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易,安全有效的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一旦临床试验成功,所能创造的实用价值及经济价值将十分可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头部;11圆钉孔;111圆钉孔的上孔;112圆钉孔的下孔;2体部;21椭圆形钉孔;211椭圆形钉孔的上孔;212椭圆形钉孔的下孔;2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包括用以固定骨折远端的头部1和用以固定骨折近端的体部2;体部2为钛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长条形板体,头部1由体部2一体向远端延伸而向上扭转并渐次扩大构成;头部1的板体上设有若干可适配于皮质骨松质骨螺丝钉锁固的圆钉孔11,圆钉孔包括可容纳螺丝钉钉头的上孔111和仅供螺丝钉钉体穿过的下孔112,上孔111和下孔112之间相连通;体部2的板体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可配合于皮质骨松质骨螺丝钉锁固的椭圆形钉孔21,椭圆形钉孔21包括可容纳螺丝钉钉头的上孔211和仅供螺丝钉钉体穿过的下孔212,上孔211和下孔212之间相连通。
其中,体部2的板体的宽度为15mm,厚度为3.0mm,当然,也可以在此数值的基础上进行上下一定幅度范围内的变化,以选择合适的宽度、厚度;头部1的板体的近端宽为15mm,远端宽为30mm,厚度为3.0mm,当然,同样也可以在这些数值的基础上进行上下一定幅度范围内的变化,以选择合适的近端宽、远端宽、厚度;头部1的圆钉孔11为三个,呈品字形分布,当然也可以为四个,比如呈梯形分布,或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个数;头部1的板体在宽度方向上呈弧形形状;体部2的板体在宽度方向上呈弧形形状;头部1与体部2之间的内侧扭转角度由近及远分为三段,角度分别为6、7、12度;头部1与体部2之间的外侧扭转角度由近及远分为三段,角度分别为18、28、30度;在体部2的板体的下端面中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对称的缺口22;缺口22是设在体部2板体的相邻的两椭圆形钉孔21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是根据胫骨远端的后内侧解剖学特征设计而成,分为头体两部分,头体为一体化结构,以钛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头部1用以固定骨折远端,体部2用以固定骨折近端,整体呈“高尔夫球拍”形。钛板的钉孔和所用的皮质骨松质骨螺丝钉均按AO标准设计。使用时先根据骨折的部位及骨折线情况选取合适长度的体部板2,使用小腿后内侧入路暴露骨折部位并复位,然后安装钢板,头部1用以固定骨折远端,体部2用以固定骨折近端,勿使螺钉经过关节面,术后按常规处理。术后每间隔一个月复查患肢X线片和健侧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固定骨折远端的头部和用以固定骨折近端的体部;体部为钛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长条形板体,头部由体部一体向远端延伸而向上扭转并渐次扩大构成;头部的板体上设有若干可适配于皮质骨松质骨螺丝钉锁固的圆钉孔,圆钉孔包括可容纳螺丝钉钉头的上孔和仅供螺丝钉钉体穿过的下孔,上、下孔之间相连通;体部的板体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可配合于皮质骨螺丝钉锁固的椭圆形钉孔,椭圆形钉孔包括可容纳螺丝钉钉头的上孔和仅供螺丝钉钉体穿过的下孔,上、下孔之间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部的板体的宽度为15mm,厚度为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板体的近端宽为15mm,远端宽为30mm,厚度为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的圆钉孔为三个,呈品字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的圆钉孔为四个,呈梯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的板体在宽度方向上呈弧形形状;所述的体部的板体在宽度方向上呈弧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与体部之间的内侧扭转角度由近及远分为三段,角度分别为6、7、12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与体部之间的外侧扭转角度由近及远分为三段,角度分别为18、28、3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部的板体的下端面中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对称的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设在体部板体的相邻的两椭圆形钉孔之间。
CNU2007200068211U 2007-04-16 2007-04-16 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245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68211U CN201042458Y (zh) 2007-04-16 2007-04-16 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068211U CN201042458Y (zh) 2007-04-16 2007-04-16 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42458Y true CN201042458Y (zh) 2008-04-02

Family

ID=39257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0682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2458Y (zh) 2007-04-16 2007-04-16 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42458Y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6262A (zh) * 2010-07-20 2010-10-13 孙海钰 胫骨近端平台内后侧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
CN101856261A (zh) * 2010-07-20 2010-10-13 孙海钰 胫骨近端平台外后侧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
CN101869505A (zh) * 2010-07-20 2010-10-27 孙海钰 胫骨近端平台后方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
CN102961178A (zh) * 2012-11-20 2013-03-13 苏州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胫骨远端内侧接骨板
CN104083202A (zh) * 2014-07-28 2014-10-08 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胫骨平台后柱锁定钢板
CN104224297A (zh) * 2014-08-18 2014-12-24 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外踝下胫腓固定接骨板
CN105640633A (zh) * 2014-11-13 2016-06-08 无锡市闻泰百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胫骨近端内侧锁定板结构
USD779065S1 (en) 2014-10-08 2017-02-14 Nuvasive, Inc. Anterior cervical bone plate
CN109171935A (zh) * 2018-10-15 2019-01-11 济南大学 镁合金胫骨骨折接骨板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6262A (zh) * 2010-07-20 2010-10-13 孙海钰 胫骨近端平台内后侧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
CN101856261A (zh) * 2010-07-20 2010-10-13 孙海钰 胫骨近端平台外后侧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
CN101869505A (zh) * 2010-07-20 2010-10-27 孙海钰 胫骨近端平台后方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
CN102961178A (zh) * 2012-11-20 2013-03-13 苏州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胫骨远端内侧接骨板
CN104083202A (zh) * 2014-07-28 2014-10-08 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胫骨平台后柱锁定钢板
CN104224297A (zh) * 2014-08-18 2014-12-24 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外踝下胫腓固定接骨板
USD779065S1 (en) 2014-10-08 2017-02-14 Nuvasive, Inc. Anterior cervical bone plate
USD798455S1 (en) 2014-10-08 2017-09-26 Nuvasive, Inc. Anterior cervical bone plate
CN105640633A (zh) * 2014-11-13 2016-06-08 无锡市闻泰百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胫骨近端内侧锁定板结构
CN109171935A (zh) * 2018-10-15 2019-01-11 济南大学 镁合金胫骨骨折接骨板
CN109171935B (zh) * 2018-10-15 2024-03-22 济南大学 镁合金胫骨骨折接骨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2458Y (zh) 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CN102772242B (zh) 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
CN105078559B (zh) 一种通用型髋臼后壁解剖锁定接骨板
CN105520777B (zh) 一种股骨远端前内侧植入骨板
CN106137367A (zh) 肩锁弹性固定板
CN102551865A (zh) 解剖型胫骨远端外侧桥式接骨板
CN101507653A (zh) 胫骨平台后侧解剖型接骨板
CN205107861U (zh) 一种股骨后方内固定接骨板
CN201365972Y (zh) 胫骨平台后侧解剖型接骨板
CN202665678U (zh) 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
CN209996459U (zh) 股骨近端接骨板
CN205924145U (zh) 一种股骨远端前内侧植入骨板
CN110801274A (zh) 一种盆骨前环内固定接骨板
CN205586064U (zh) 胫骨用的锁定接骨板
CN213047224U (zh) 一种儿童股骨近端前侧解剖板
CN204951126U (zh) 一种用于治疗长骨骨折的内固定钢板
CN213310217U (zh) 一种胫骨远端内侧接骨板
CN214761417U (zh) 一种用于固定后踝骨折的接骨板
CN214231485U (zh) 耻骨联合解剖钢板
CN213758505U (zh) 一种肱骨小头及滑车抗滑移固定板
CN215349376U (zh) 一种用于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的锁定板
CN215994211U (zh) 一种胫骨后外侧解剖锁定系统
CN214414898U (zh) 一种用于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的接骨板组
CN213758507U (zh) 一种腓骨远端抗旋解剖型锁定板
CN213372413U (zh) 一种踝关节后方融合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Double Engine Medical Material Co., Ltd.

Assignor: Hong Jiayuan| Lian Kejian

Contract record no.: 201035000005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Rear and internal side tibia far-end dissection type titanium plat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2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00421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