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同步轨道

运行时间等于地球自转周期的顺行人造地球卫星轨道
收藏
0有用+1
0
本词条由《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参与编辑并审核,经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认证 。
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的顺行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不考虑轨道摄动时,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天相同时刻经过地球上相同地点的上空。对地面观测者而言,每天相同时刻卫星出现在相同的方向上。倾角为0°的圆形地球同步轨道,称为地球静止卫星轨道 [1]
中文名
地球同步轨道
外文名
Geosynchronous orbit,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 or Geostationary Orbit
别    名
24小时轨道
轨道周期
23小时56分4秒
轨道偏心率
0
轨道半径
42164km
轨道高度
35786km

基本资料

播报
编辑
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
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在惯性空间中的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一个恒星日),轨道半长轴为42164千米,且方向亦与之一致,卫星在每天同一时间的星下点轨迹相同,当轨道与赤道平面重合时叫做地球静止轨道,即卫星与地面的位置相对保持不变。
倾角为零的圆形地球同步轨道称为地球静止轨道,因为在这样的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将始终位于赤道某地的上空,相对于地球表面是静止的。这种轨道卫星的地面高度约为 3.6万千米,它的覆盖范围很广,利用均布在地球赤道上的3颗这样的卫星就可以实现除南北极很小一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
要实现地球静止轨道,得满足下列条件: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轨道倾角为0°;轨道偏心率为0,即轨道是圆形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静止卫星的高度为35786千米。
同步卫星发射
要将同步卫星发射到同步轨道上,是相当困难和复杂的。因为受火箭运载能力的限制和发射场一般不处于赤道上的影响,多数的运载火箭不能将卫星直接送到同步轨道上,必须分为三个阶段才能入轨。第一步,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到距地面200-300千米的停泊轨道;第二步,以停泊轨道的环绕速度将卫星加速送到转移轨道与同步轨道相切处,即转移轨道的远地点;第三步,在远地点上点燃发动机,使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并用卫星上的小发动机调整卫星的姿态,使卫星完全进入同步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