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毛霉菌病
毛霉菌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ucormycosis

中文别名 :藻菌病

英文别名
phycomycosis
概述

毛霉菌病又称藻菌病(phycomycosis),流行于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及非洲等热带地区,偶见于我国。可侵犯肺、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虽很少见,但可致命,若干病例在尸检时才被确诊。

皮损是丘疹、结节或脓肿。

病因学

病原菌主要是藻菌纲中根霉菌属(Rhizopus)、毛霉菌属(Mucor)或梨头霉菌属(Absidia)中某些真菌引起。在一般培养基中即可培养,菌落生长迅速,呈灰色或白色,有较粗的空中菌丝,带有孢子囊(sporangia)这一芽孢结构。毛霉菌的孢子囊位于空中菌丝上,而根霉菌及梨头霉菌的孢子囊和特有的匐茎(stolon)菌丝相连接。

图15-41 毛霉菌病(山东省广饶县 朱宝国提供)

藻菌种类很多,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常见的腐烂有机物中腐生菌,一般不能致病,仅少数藻菌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成为致病菌,而某些藻菌可以是条件致病菌。糖尿病、肝病、恶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消耗性慢性疾病和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或抗生素都能增加人体易感性,可以引起致命的脑或肺等毛霉菌病。

病原菌常由鼻腔侵入鼻窦,可蔓延到眶内,以后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脑膜脑炎。孢子也可通过呼吸道吸入肺内而引起肺毛霉菌病,或是随饮食入口而进入胃肠道,偶然侵入皮肤黏膜伤口而引起原发性皮肤及黏膜毛霉菌病。在身体极度衰弱的情况下,可经淋巴管及血流播散到体内各器官。

组织病理

主要的皮肤组织病理变化是肉芽肿及化脓性坏死。真皮内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此外有异物巨细胞及嗜酸性细胞等,并有菌丝侵入血管而常有血栓形成,引起局部缺血及出血而可发生坏死及小脓肿,其中常含有较粗的分枝菌丝。菌丝不分隔,一般没有孢子。

症状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3版,978-7-117-10837-9
下一篇:皮下藻菌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