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8种「步态」透露身体疾病!医生推荐一套科学走姿

8种「步态」透露身体疾病!医生推荐一套科学走姿
发表人:京东健康

武侠小说中,一个人的步伐是否轻盈,能看出他内功的深浅。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步态,看出一个人身体好不好。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步态里藏着的疾病信号。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  汪昕

 

看鞋底,判断步态是否异常

 

“走不好路”也称为步态障碍。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步态异常并发症,可引发颅内出血、骨折、长期卧床、褥疮、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在我国,跌倒是伤害所致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致死原因。

 

另外,没有任何腰腿疾病,但出现步态功能下降,常常预示着远期发生痴呆的风险,也是预测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判断方法:

 

观察鞋底的磨损情况,看看有无两侧磨损程度不一,或足内侧外侧磨损程度不一。

 

正常鞋子的磨损重心在脚跟中间,并可从鞋跟外侧看出约4度的倾斜。

 

鞋底外侧磨损,通常是由于高弓足让体重过多倾向于脚外侧造成的,这种步态容易导致关节扭伤和损伤。

 

鞋底内侧磨损,提示扁平足,这种步态会导致骨盆倾斜,诱发腰背痛。

 

大脚趾外侧磨损,多由拇外翻引发。

 

8种「步态」透露身体疾病

 

除了腿脚或腰椎问题,“走不好路”还可能提示脑功能下降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 发生过脑中风的病人,行走时一侧手臂弯曲内收内旋、贴近身体,同侧骨盆上抬、下肢伸直拖地向外划圈。
  • 脑瘫病人行走时双膝内侧相互摩擦、行走缓慢拖行,呈现剪刀样的步态。
  • 小脑病变患者,多表现为笨拙蹒跚、躯干摇晃的宽基底步态,不能沿直线行走,尤如醉汉,闭目时因缺乏视觉纠正而症状加重。
  • 一些罹患基底节疾病存在肌张力障碍的患者,行走时四肢会出现不规则不自主地扭转、徐动。
  • 帕金森病人步态缓慢且僵硬,可见低头弯腰、屈肘屈膝、手抖腿抖等特殊姿势,常以小碎步前进,起步时较困难,不能骤然停止和转身,遇到场地受限或要求同时完成另一件任务时,双脚像是被粘住、冻结在地上。
  • 行走时一侧脚尖下垂、抬腿幅度增高,状如跨过门槛,可能提示单侧的腓总神经麻痹。
  • 感觉障碍,如维生素B12缺乏或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常常存在脚接触地面的感觉丧失,因此行走时会将脚抬高、向前踢出、而后重重踩到地上以便感知脚的位置,在黑暗环境中因缺乏视觉纠正会明显加重。
  • 行走时挺腰凸肚、臀部左右摇摆蹒跚,称为鸭步,常见于肌病患者。

 

如果存在以下问题中的任意一项,建议及时到当地医院咨询,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 存在步行或平衡困难;
  • 在过去1年内发生过2次以上的跌倒;
  • 出现明显的急性跌倒。

 

关注疾病的同时,还要重视周边环境,预防跌倒,尤其是老年人。

 

比如,平时穿合脚的鞋,家中保持地面干燥,铺设防滑地毯,过道不堆砌杂物,墙上安装防跌倒扶手和呼救铃,床边配置防跌倒护栏等。

 

医生推荐的走路姿势

 

正确的走路姿势,能对关节和腰椎起到充分的缓冲作用,避免磨损和疼痛,还有助预防跌倒。

 

抬头挺胸

走路时,应抬头挺胸收腹,抬起下巴,眼睛平视前方。

 

脚跟先着地

先轻抬腿迈出脚,然后按照脚跟→脚掌→脚趾的顺序“滚动”着地,踩实后再抬另一只脚。

 

走路时脚着地正确顺序

 

小幅摆臂

 

摆臂的正确姿势是,上臂自然下垂,走起来后,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摆臂幅度在30~45度之间为宜。

本内容转载自生命时报,京东健康已获授权,未经授权,不可二次转载。如涉侵权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