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過後,他們如何重建日常的秩序?

災難過後,他們如何重建日常的秩序?
鏡頭起始:九二一災後重建的啟發 鏡頭聚焦:微觀角度敘述人物的生命經驗

讀家選書:阿潑,《日常的中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

9 月底,印尼的蘇拉威西島發生規模 7.5 強震,觸發海嘯襲擊巴路市(Palu)和浪加拉縣(Donggala)等地,震災與海嘯已造成數千人死亡或失蹤。對於同樣身處在地震帶的台灣而言,印尼災後傳回來的影像,既陌生又熟悉──即便每個地方災後面臨獨特挑戰,卻同樣必須經歷救災過程的緊迫,以及災後重建的漫漫長路。

正因為間歇性經歷自然災害的洗禮,讓台灣社會對災難產生了反思與討論。阿潑所撰寫的《日常的中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帶著台灣的體會,與亞洲災難經驗進行對話。對話所產生的火花,使得這些故事獨一無二。

作者以九二一災後在南投縣中寮鄉的重建經驗為基礎,以此定錨,進而串起亞洲十多年來幾次大型災害的採訪經驗──從 2004 年印尼亞齊的海嘯經歷、2008 年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到 2011 年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她鋪陳數年來的採訪素材,在許多地方進行追蹤回訪,不論在時間縱深或空間範圍,都呈現宏觀的面貌。

鏡頭起始:九二一災後重建的啟發

圖/Shutterstock

九二一大地震深深影響了台灣一整個世代。畢竟,災後重建是一場浩大的社會工程。地震過後的數年間,大量的公民團體與青年志工,紛紛投入重建工作,也讓 1990 年代起步的社區營造風潮,在地震後更加成長茁壯。「深耕地方」的理念與實踐,從未如此成熟。

作者在探討各地災難的同時,時而將思緒帶回南投中寮鄉,便反映出這段生命經驗──不僅屬於她自己,也共同屬於她筆下其他在中寮鄉耕耘的人,包括替地方農業尋找出路的廖學堂、紀錄片導演陳亮丰、蹲點採訪的媒體人馮小非等。

但另一方面,《日常的中斷》獨特之處,正是因為能橫跨不同國家,透過受到九二一經驗啟發的雙眼,了解各地迥異的災難經驗。事實上,對於亞洲各國的紀實寫作,阿潑一直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她的作品帶著台灣讀者拜訪大家過去不熟悉的社會與歷史場景,從韓國濟州島到中國偏鄉農村;而早在台灣吹起「東南亞熱」之前,她便穿梭於東協各國,寫出《憂鬱的邊界》一書。由這位作者寫出跨越亞洲各國的災難紀實,好像再自然也不過。

鏡頭聚焦:微觀角度敘述人物的生命經驗

《日常的中斷》在微觀與鉅觀等不同尺度之間進行切換。當鏡頭聚焦在個別人物身上時,我們得以追隨不同人物角色的事例,從他們的觀點進行詮釋災難的衝擊:

例如,日本三──地震後幾個月,作者來到岩手縣的釜石市,帶領讀者認識志工伊東信一以及旅館老闆娘岩崎昭子,聽他們分享海嘯來臨時如何幾近被吞噬。三年過後,我們與兩人相會觀察釜石市的重建發展,敘述看似沒有盡頭的重建之路。

又或是在四川大地震後,我們在茂縣認識開客車的婦女倪孝蘭,聽她講述喪女之痛;而六年後,又與她在都江堰市見面,回顧生命的種種轉折。

鏡頭拉遠:鉅觀角度討論政府與公民團體的關係

鏡頭拉遠時,讀者又能以鉅觀的角度,了解災難過後錯綜複雜的政治變化。有別於以往災難相關分析評論往往集中於政策分析,或許《日常的中斷》最精彩的分析,在於討論天災後政府與公民社會之間的動態關係──不論是在日本東北、中國四川或印尼亞齊,兩者間的關係都產生變化:

中國四川地震過後,急需國內外公民團體的力量協助,使得政府為公民社會短暫開了一扇窗,或許日後也造就四川成都作為「中國 NGO 首都」的獨特地位。

而在印尼亞齊,海嘯不僅讓政府和「自由亞齊運動」停止交戰、徹底改變亞齊的政治生態;印尼長期將海外援助視為敏感的主權議題,卻也在海嘯過後決定接受國際社會的協助,讓國際援助組織進入亞齊。

這些變化不斷提醒我們,災難過後的重建並非恢復原貌,而是建立新的日常生活節奏──不論從個人或社會的角度皆然。《日常的中斷》書中講的故事,從微觀與鉅觀的角度講述這些變化;帶著台灣的經驗,讓這些觀察更加細膩而獨特,帶來真切的亞洲災難圖像。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林欣蘋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廣編企劃|兔兔飼養知多少?打造共好生態圈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