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凉

2020-07-17 00:05
广东

今天正式入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全国多地即将开启“蒸烤”模式。每到这个时候,便有人高喊:我的夏天,全靠空调WiFi西瓜“续命”!更有人灵魂发问:没有空调的古人,到底是怎么熬过夏天的?

其实,在纳凉消夏这件事上,古人的办法又丰富又有趣,比“空调WiFi西瓜”有意思多了。今天,一起来看古人的“消夏三十六计”。

最清凉

对吃货来说,无冰不夏天

冰激凌、冰西瓜、冰可乐……这些几乎是现在夏天的“标配”了。在古代,吃冰虽然不易,但“吃冰史”却是由来已久。

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冰鉴”,这个器物可散发冷气,用来保存鲜食,可视作最早的“冰箱”。后来汉朝的“冰室”,北魏的“冰井”等,都是其延续。

战国铜冰鉴

到了唐代,出现了卖冰的商人,他们在冬日采冰,储于地窖,夏日叫卖。文人士大夫也会亲自动手调制冰饮:“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宋人对吃冰的喜爱,在杨万里的《荔枝歌》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随冰产生的,自然就是各种冷饮了:战国时期的冰酒,唐代的冻饮,宋朝的冰酪、雪泡豆儿水、冰凉酸梅,元朝的奶冰,清朝的“冰鉴”盒子……连诗人的文字里都仿佛自带哈喇子,又是“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又是“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出现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冰鉴”盒子

果然,“吃货”是不分朝代的。

最率性

山间纳凉赛神仙

古人纳凉避暑,条件虽不如现在,但讲究率性,因此显得别有趣味。宋代词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序》里说:“每旦起,从一仆夫负榻,择泉石深旷、竹松幽茂处,偃仰终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天早上起来,让仆人背着卧榻,找一个泉水深流、竹松茂密的地方,一躺一整天。这份闲适,实在让人羡慕。

宋 佚名《槐荫消夏图》

李白作为浪漫派诗人,纳起凉来也是随性豪爽,他在《夏日山中》里说“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酷热难耐,于是前往深山老林避暑,躺在浓荫树下,摘除头巾,任凉风轻拂肌肤,无边自在。

明 文徵明 《纳凉图》

和李白一样会享受的,还有白居易,“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白居易《何处堪避暑》)。玩累了就睡一觉,睡醒来喝杯香茶,眼前青山满目,耳边碧水长流,没事脱掉鞋袜把脚置于溪水中涤荡,解掉头巾舒服地挠挠脑袋……这样的神仙日子,今人恐怕很难体会得到。

最科学

中央空调的雏形

古代科技尚不发达,可刘禹锡在《刘驸马水亭避暑》中描绘过的“自雨亭”,已经很有科学特色,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亭子傍水而建,利用水车等机械结构将水引到屋顶,水沿屋檐落下形成水帘。凉水上下循环,带走蒸腾暑气,降暑的同时形成独特的建筑美观。

这场面,任是当代人看了,也要道一声“会玩,佩服”!

除了“自雨亭”,唐朝还发明了著名的“含凉殿”,含凉殿建筑内外设置了许多水车,流水激起扇叶转动,冰凉的水汽和冷风就被送入殿内。堪称是那个时代的“中央空调”。

《唐语林·豪爽》里有记载,夏日某天,陈知节被高力士请到李隆基的含凉殿时,他看到“(李隆基)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当他被“赐坐石榻”时,感到“阴溜沈吟,仰不见日,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也是很有画面感了。

明 仇英《凉亭消夏图》

包括后来宋朝的刘子翚也在《夏日吟》里说“君不见长安公侯家,六月不如暑。扇车起长风,冰槛沥寒雨”,可见这种消暑方法,主要还是在大户人家。

最雅致

何以解忧?荷以解忧

如果用一种花代表夏天,那多半就是荷花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专属于夏日的景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专属荷花的高洁礼赞。绿意盎然的荷叶,粉白相间的荷花,看了就让人觉得平心静气,也难怪成了古人消夏的最爱之一。

在流传下来的消夏诗和消夏图里,提及荷花莲池的不在少数,唐朝的鱼玄机在《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里写的“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幅场景:阵阵荷花的香味扑鼻而来,熏香了我的衣服,而你什么时候才乘船归来呢?想象一下:睡起午后,乘舟轻入十里莲塘,手摘莲蓬菱角,或闲坐柳池荷畔,撑竿观鱼啄食。实在是人间美事啊!

而消夏图中画及荷塘的就更多了:

宋 苏汉臣 《荷塘消夏图》

清 金廷标《莲塘纳凉图》

佚名 《采莲消夏图》

最佛系

心静自然凉

在消夏这件事上,境界最高的,白居易绝对算得上其一,他的消夏大法叫“心静自然凉”。

他在《销暑》一诗中这样说:“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意思就是说:对抗暑热最好的方法就是静坐,因为“心静自然凉”,只要心无杂念,窗边自然就会有清风徐来。

这样的观念放在现在,可以说是很“佛系”了。

元 倪瓒《凉亭消夏图》

除此以外,白居易还曾在酷暑时拜访当时的高僧恒寂禅师,看见禅师在密闭如蒸笼的禅房里打坐,却没有狂冒汗。感慨之下,又写了一首《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还是一样的意思,禅师不热,是因为他清心静气。

不知道这算不算精神胜利法?

最常规

借用道具物理降温

说了这么多,古人纳凉消夏最常见的,当然还是借助一些“道具”。

除了必备的扇子之外,“竹夫人”是一般人家的夏日必备品,抱着睡觉,可以降暑。其他纳凉用的竹制品还有竹屋、竹床、竹凳等,真应了苏轼那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明 仇英 《梧竹书堂图》

古人还喜欢在床头安放石枕、玉枕,北宋曾一度非常流行瓷枕,有的还会在上面题字,意趣十足。

而在夏季穿衣上,则主要讲究衣料清凉。汉代马王堆一号汉墓就曾出土过一件仅重49克的素纱禅衣,可谓“薄如蝉翼”。到了大唐,穿纱尤胜,文献中曾有过“锦衣五重”的记载,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阿拉伯商人看到一个穿着五层纱衣的唐朝官员,透过衣服还能看见胸口的黑痣,可见这种纱衣何等清凉。

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

但软罗、轻纱这一类常见于古文献中的夏季衣料,多为高级的轻薄丝织品,真正男女通用、贵贱不分的,还是棉、麻类织物。

内容/央视新闻整编

资料参考/公众号“设计目录”“三联生活周刊”等

古人有古人的文雅和美好

今人有今人的便利和欢喜

就像有人不堪“苦炎热”

有人却最爱“夏日长”

世间万事万物最重要的

是找到自己的“小确幸”

然后以自己的方式不后悔地生活

点击「写留言」

分享你最爱的消夏妙招

原标题:《凉凉》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