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陈先生的圆方
直击社会热点话题,用文化串联社会
世界文字史〔关于汉字为何没有被表音文字取代的浅显剖析〕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需要注意的是,如同拉丁字母一样,汉字并非汉语专有,汉字不仅可作为汉语的书写用字 ,也被用于书写日语、韩语、越南语以及其他兄弟民族的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达的表意文字。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将部分汉字自行作简后成为现在的日本新字体,韩国也制定了官方的朝鲜汉字使用规范;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汉字现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规范地位。

那么是何原因使得汉字从远古一直流传到现代呢?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人类历史上几个独立发展的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约公元前3200年)、中美洲的玛雅文字(约公元前600年)、埃及的圣书体(约公元前3000年)、中国的汉字(约公元前1300年)所有的字母都有同一个渊源,即闪族字母(约公元前2000年)。

1、楔形文字比我们了解到的要复杂。

事实上,不只是苏美尔人在用这种书写体系,包括阿卡德语、埃兰语、阿拉米语、乌噶瑞特语、赫梯语、波斯语等诸多语言都使用这种文字形成书面材料。除了苏美尔语为孤立语以外,其他语言分属印欧语系与闪含语系,互相之间差别非常大,这些迥然不同的语言在使用楔形文字时,难免不会对其加以修改以符合自己的语言习惯。所以楔形文字其实不是在一个民族手上、而是在不同民族不断传抄的过程中实现了变化的。

最初的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时,这一书写体系含有大量复杂的意符和一些简单的音符。萨尔贡征服以后,阿卡德人看到他们的泥板,心想诶哟我去这个叼,于是就学会了用楔形文字书写阿卡德语。然而两种语言的差别实在太大,以至于阿卡德抄书吏被苏语楔形文字折磨的不成人形(自行脑补用阿拉伯语的字母拼写中文并从右到左抄完一本红楼梦的情景)。于是阿卡德人们是这么办的:他们大大简化了苏语的象形符号,一个词汇往往采用苏语音节+阿语音节的双重形式来拼写,并新增了表示在苏语中没有、但在闪族语中十分重要的喉音、声门闭塞音等音素的符号。可以看到,此时的楔形文字还是一种“半”音节文字,但已经开始朝着拼音文字发展了。 接下来要讲的是赫梯人。这群哥们在最初学习楔形文字的时候,其实心里是拒绝的,因为有现成的象形文字可用(然而这种象形文字最初是发明来拼写与赫梯语亲缘相近但不同的卢维语Luwian的)

现藏安卡拉的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嗯,没图我一般不乱说 后来赫梯人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楔形文字书写,这一时间不太清楚。但考虑到当时阿卡德语在外交领域的垄断性地位,这一尝试也是不足为奇的。赫梯语的书写形式引用维基百科:

〔Hittite was written in an adapted form of Peripheral Akkadian cuneiform orthography from Northern Syria. Owing to the predominantly syllabic nature of the script, it is difficult to ascertain the precise phonetic qualities of a portion of the

Hittite sound inventory. The syllabary distinguishes the following consonants (notably dropping the Akkadian s series), b, d, g, , k, l, m, n, p, r, , t, z,combined with the vowels a, e, i, u. Additional ya (=I.A ),

wa (=PI ) and wi (=wi5=GETIN ) signs are introduced. The Akkadian voiced/unvoiced series (k/g, p/b, t/d) are not used to express the voiced/unvoiced contrast in Hittite though double spellings in intervocalic positions represent voiceless consonants in Indo-European (Sturtevant's law).〕

后来赫梯帝国和埃及的拉二打了一架,签订了银版合约。赫梯一方保存的合约原件出土,就是用楔形文字写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条约,2013年曾来上海博物馆展出过。

最后到了波斯人那里,楔形文字丢失了所有的意符,简化成了一套包括36个元音和辅音符号、8个语素符号及5个数字符号的书写系统,基本上成为了完全的音节文字。

叼炸天的大流士,你们感受下~~

这是靠近了看的样子。因此,把楔形文字音节化的功劳不在苏美尔人手中,而在于后辈的其他语言。可惜的是苏美尔人很快在异族的打击之下衰落了,虽然有乌尔第三王朝复兴,然而最终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也使得我们不知道如果楔形文字一直留在苏美尔人的手里,最后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不过当时楔形文字已经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表意系统了,并且对苏美尔语出现了特异化的适应,以至于其他民族不得不加以改动才能书写本族语。因此可以推测,处于一个稳定的苏美尔文化环境下的楔形文字,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重大的变化。

故导致锲形文字音节化的最大原因就是战争。

2.玛雅文字

其中黑色或红色的条纹与圆点是数字,一个个图符是文字。怎么样,你们有没有感受到羽蛇神大人的高逼格?有没有感受到玛雅世界扑面而来的恶意?

好的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装)解(B):

玛雅文字也是一种“表意”文字(事实上是混合文字,有表意成分)。这种文字,连同其承载的语言,已经死去了(现代玛雅语与古玛雅语即Ch’orti’ 语是有区别的),因此谈不上是一种“外语”。若要有姿势地理解玛雅文字,先要理解玛雅语。所谓的玛雅语不是一种单一语言,而是一组在中美洲、尤其是尤卡坦地区使用的语言合称,它们在前2200年左右从Prototype中分离出来。这些语言是如此的神奇,以至于你在学的时候有可能会产生幻觉,看到烟镜之神冲你微笑什么的……

我曾经试图弄懂其中一种那胡瓦特语(阿兹特克帝国的语言),弄了本佛罗伦萨手抄本,然而一页即跪,从此再也没碰过这个语系。玛雅的象形文字一般描写的都是作为尤卡坦通用语的Ch’orti’ 语,但也用来书写其它语言,诸如Yucatec等,这与楔形文字在两河流域、以及汉字在东亚的情况是一致的。2006年一项研究指出,玛雅文字有可能是中美洲最古老的文字系统。这种书写系统是一种音义结合的文字,与现代日语假名+汉字的书写方式有类似之处。每个字符事实上都相当于一幅精美的图片(当时整个中美洲的知识分子阶级都自带艺术家属性,不论是奥尔梅克文字还是阿兹特克文字,基本都是在画画……)一个字符即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语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音节;而一个单词既可以用独立的语素符号写出,也可以用音节符号拼出来。譬如下面的例子:

是豹子的意思,是不是很形象一个萌萌的大猫(并不

也可以写作:即b'a(左)、la(右上)和ma(右下)三个音节字符的拼合。还可以写作:

三种组合中的任意一种。还可以写作这两种萌萌哒带着领结或者蝴蝶结的。

什么,你问我究竟应该写那个?

写哪个都可以,具体写了哪个看画师当天心情(没错就是画师另外还有一个惨绝人寰的现象就是元音和谐对拼写的影响,我直接引用了维基:

A CVC syllable was written CV-CV, where the two vowels (V) were the same: yo-po [yop] 'leaf'A syllable with a long vowel (CVVC) was written CV-Ci, unless the long vowel was [i], in which case it was written CiCa: ba-ki [baak] 'captive', yi-tzi-na [yihtziin] 'younger brother'A syllable with a glottalized vowel (CV’C or CV’VC) was written with a final a if the vowel was [e, o, u], or with a final u if the vowel was [a] or [i]: hu-na [hu’n] 'paper', ba-tz’u [ba’ts’] 'howler monkey'.Preconsonantal [h] is not indicated.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单词结尾是辅音,那么在写的时候不管怎样也要在辅音后面加一个元音上去;如果这个辅音符合一定类型,就干脆不写了让你猜去吧……详见下图

第一个明明拼作uti但读作uut;第二个明明拼作utiya但读作uutiiy;第三个拼作utoma但读作uutom。什么,你说为什么第三个和前两个长得一点都不一样?哦我忘了说,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u-,玛雅文字里有六种写法,而且互相之间形态差异巨大。“它字有六种写法,你知道么?…………

嗯,总结一下,这种烧脑的文字显然是一种具有表意性质的书写体系。尽管与汉字的表意方式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其具有独特的意音体系。而且,作为一种自源文字,玛雅文竟自然演变出与日文(受中文影响而发明)相似的特征,这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

然而很不幸,15--16世纪的玛雅人遇到了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人。西班牙人带去的拉丁字母把古玛雅语改成了“犹加敦玛雅语”(拉丁字母)。

3、象形文字的问题更加纠结,同样也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字,而是两种……两种……

象形文字的演变是与埃及王国的历史分不开的,因此先讲(pian)讲(ti)这个多灾多难国家的历史吧。尼罗河养育的明珠——埃及,历经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共31个王朝三千余年,蛮族入侵、革命、战争、瘟疫与天灾不断冲刷着这片土地,最后终于在波斯帝国的冲击之下独木难支,轰然崩塌。

与许多人的印象相反,埃及王国并非是那种气吞山河、一往无前、犯我强埃者虽远必诛的吊炸天帝国,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厮就是个小受……前3188年,纳尔迈(《王表》作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早王朝开始。早王朝到古王国,埃及处于稳定发展中;然而这并没什么卵用,六个王朝之后,地方上的官吏造反,国人起义,埃及旋即陷入分裂,这就是第一中间期。前2055年,底比斯军队在孟图霍特普二世(这货是个奇葩,在位期间改名比换衣服都勤,以前考古学家以为这段时间出了好几个国王,后来才知道全都是他一个人……孩子你这是为什么啊)率领下再次统一埃及,中王国开始。

中王国其实乏善可陈,就努比亚造反然后法老们平叛了而已(还丧心病狂地把努比亚全特么给开垦成耕地了),这个努比亚是古埃及南部的另一个文明,位于今天埃及阿斯旺一带,和国母的手机并没有什么关系。前1650年,位于西亚的第一迷之民族 · 喜克索斯人(当然后面还有第二)喊打喊杀地把法老们又赶回了底比斯(原先都已经迁都到法尤姆绿洲了),然后埃及人就怂了……法老称臣,第一迷之民族相继建立了第15、16两个王朝,骑在埃及人头上作威作福。这是第二中间期。

前1550年左右雅赫莫斯一世战胜迷之民族,把他们都赶到了沙漠里去,建立新王朝。嗯扯了这么多你们也该困了——前方高能!!前方高能!!

清醒了没?我们接着偏题……

这100年的外族欺压让埃及人十分不爽,他们也要去欺压别人出口恶气(并不是),于是整个新王国时期埃及都在对外扩张,这也是古埃及最辉煌的时代。两个图特摩斯把国境推进到了亚洲,伟大女帝哈特舍普苏特妹子也大约在这段时间粉墨登场。后来的法老埃赫那吞·真·作大死即位,又迁都又奉新神,让国家混乱了一段时间,然后前1279年,大帝拉美西斯二世登场了。

大帝像是一只不知辛劳的种马,一面勤奋地开疆拓土,一面勤奋地生孩子。1258年,埃及和正在崛起的赫梯在卡迭石猛烈地碰撞在一起,擦出了爱的火花,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条约(见上文图)。然而大帝死后,埃及的好日子也到头了,第二迷之民族 · 海洋人(Sea People)入侵,底比斯祭司集团造反,埃及一蹶不振。

接下来就是两千年的被殖民时代。利比亚人、亚述人、波斯人先后占领埃及,亚历山大大帝及其继承者托勒密王朝也把埃及视为自己的财产。屋大维击败托勒密王朝的艳后以后,埃及又沦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公元640年,尼罗河流域开始阿拉伯化,埃及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好了,偏了上千字的题(并没有),回来讨论埃及文字的发展。尽管象形文字圣书体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表意文字体系,但这种文字的起源至今尚不清楚。有学者争议说,圣书体并非一种独立的自源性文字,而是在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启发下创制的(Geoffrey Sampson 1990)。迄今为止最早的象形文字发现于阿拜多斯北部,载于陶片上,大概长这样:

(白字为“感谢 Gunter Dreyer大大”,是他挖出来的)

另外一份有清楚释读的早期文本,便是大名鼎鼎的纳尔迈调色板了:

这份调色板描绘了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的场景,长得最高那个小人儿就是正主,保龄球瓶(其实是王冠,然而保龄球真的是埃及人发明的23333)上方的文字就是他的名字,特写如下:

(不要在意那只鲶鱼、纳尔迈真的是个很霸气的人啊啊啊啊啊)

圣书体在其极早期阶段就展现了比较明显的表意文字特征,但并没有发现其理应存在的前身,即一种真正“象形”的文字。象形文字早期的书法是圣书体与僧侣体(早王朝),后来出现了大众体(二十多王朝,具体哪个忘了)。但是,僧侣体并不是圣书体演变而来的(Goedicke 1988),圣书体在第一王朝左右才出现碑刻铭文,而僧侣体早在之前就已经被用以记录宗教生活了。而且,僧侣体是一种音素文字。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埃及国内一小部分识字的精英群体内部,出现了两种迥然不同的书写体系并行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圣书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地受到僧侣体的影响。

三种书写体系的地位在埃及国内几经变化,但最终都消亡于希腊-罗马时期。公元三世纪,僧侣体随着埃及多神崇拜的衰落最先废止;公元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关闭所有非基督教神庙,圣书体寿终正寝。而最后一段世俗体文字见于莱菲神庙的墙上,书于公元452年。最后,三种文字被科普特文所取代,这种文字最初诞生于希腊人用希腊字母标注埃及语读音的努力,公元四世纪得到统一和标准化;但阿拉伯人的统治使得埃及语(此时名为科普特语)也遭到废止,这种希腊化的拼音文字最后还是退出了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仅在亚历山大的基督教宗教活动中得以保留下来。

圣书体在发展中始终受到内外两方面的影响。首先,国内一直在精英阶层内部长期使用的僧侣体文字,是一种典型的辅音音素文字,这有可能影响到圣书体,使其从纯粹的表意文字向意音文字、进而向音节文字过渡,从而产生形符减少、音符增多、类似于“假借字”的发展趋势。其次,埃及的文字持续受外族文字影响。从上面讲过的埃及历史,我们知道这个完蛋孩子经常欺负别人,但更经常被人欺负。长期处在一种今天“啊哈哈哈哈我又赢了我是全宇宙最厉害的”、明天“阿西吧我又输了我真是太糟糕了”的心理过山车状态下,即使是有着鲜明独特性的文明古国,其国民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性也会遭到削弱,相对就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对于埃及周边的文明,亚述人的文字还属于音节文字,而波斯楔形文字、希腊文和拉丁文就纯属字母文字了。这种外来文字的输入也会对圣书体造成冲击。由于尚未发现圣书体的原始形态(一种文字不可能刚刚创生就达到纯熟的意音文字阶段,因此一种原始形态一定存在),我们不知道一种“未受打扰的”圣书体文字,其形符的比例有多少,以及其会不会发展成与汉字类似的意音体系。但我们可以认为,圣书体在现实中的发展道路与楔形文字一样,是受到诸多外部因素作用的,而非独立发展所致。

OK 下面就来说说主角--汉字

中原在约前21世纪进入“夏朝”(这是否是一个我们普遍理解意义上的“朝代”,是有争议的),前16世纪成汤灭夏,前11世纪武王伐纣。

那么,在这段时间里,现今国境线内的文化按地区划分的话,大致有这些:

西南地区:云南省内,洱海地区在夏商之交进入青铜时代;稍晚时候,商朝末期滇池地区的滇文化也进入青铜时代,即后来的滇国(剑川海门口遗址)。四川地区,川东的濮国在商末进入青铜时期,并成为武王伐纣的助力之一(西方八国)。贵州地区,日后鼎鼎大名不自量力的夜郎国,在商末也步入青铜时期;但此时的夜郎远没有控制西汉时期的广袤领土,只是偏居一隅。

东北地区:夏后期,位于辽西的夏家店文化进入青铜时代

西藏地区:不幸的是,夏商两代西藏始终处于新石器时期,昌都的卡若文化和稍晚时候拉萨郊区的曲贡文化是其代表

北方地区:鄂尔多斯的朱开沟文化在夏末进入青铜时代

虚线部分表示战国至汉时的文化范围。此时中国大地上的语言可谓五花八门。由于汉语尚未借助统一政权之力一统天下,此时古汉语应该只局限于中原地区。同时,由于夏朝距汉藏语分离比今天要近,因此西藏地区讲的古藏语在那个时候听起来并没有今天与汉语差别这么大。另外,南方百越应该讲汉藏语中的吴语、越语、楚语及其他;南岛语系的一些语言;以及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支的某些语言。苗瑶语、壮侗语中的一些古语言可能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北方可能会讲满-通古斯语族的语言,以及叶尼塞语中的某些语言,可能是匈奴语的前身。西域地区可能会有突厥语支的语言存在。

很遗憾,除了中原的商(夏),其他部族在此时均未能创造文字。唯一有可能的是西南地区苗族创造的老苗文,这种文字在苗族民间普遍被认为是蚩尤所创,但现已失传,仅存零散字符,无从研究。大名鼎鼎的老彝文产生于战国至汉初,而东巴文、壮文、藏文等则要等到唐代才会出现(壮文事实上是从汉字创制的,而藏文则脱胎于梵语天城体)。

在中国,有些新事物是由南向北传播的,尤其是铁的冶炼和水稻的栽培。但主要的传播方向是由北向南。这个趋向在文字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欧亚大陆西部曾产生过太多的书写系统,如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赫梯文字、弥诺斯文字和闪语字母。中国则不同,它只产生了一种得到充分证明的书写系统。它在华北得到完善,并流传各地,预先制止了任何其他不成熟的书写系统的发展或取而代之,最后演化为今天仍在中国使用的文字。(其他地区可能有语音但没有文字)华北社会向南传播的其他一些重要的有特色的东西是青铜工艺、汉藏语言和国家的形成。中国的3个最早的王朝——夏、商、周都是在华北兴起的。(同一时期并没有可以撼动中原王朝的势力)

又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领土扩大构成了现代汉族人口的主要生活地区,秦国统一六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后秦始皇焚书坑儒统一了文字。从秦汉一直到明清大多数都是汉人在把持朝政,虽然偶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作为主体的汉人还是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中医的长足发展人类的寿命得以提高,人口的提升使得汉字的根基越来越稳。其他文字对汉字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微不足道。

另一方面,中国因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隔离于西亚苏美尔文明传播区域(欧洲、西亚、北非、南亚),使得中华文明及其文字可以独立发展、成熟。汉字书写系统的成熟时间早于字母书写系统的成熟,也避免了字母文字扩张的干扰。中国地区,直至8世纪,突厥人才利用栗特文改造成古突厥文,此后的回鹘文、蒙文、满文也是栗特文的支系。而自东汉末开始,书写印度梵语的悉昙文(亦是字母文字,参见字母系谱)随着佛教的传入,也对汉字文化圈有所影响。中国政治、中华文明的早熟与持续传承,使得汉字得以沿用至今,即使外族入侵也无法撼动其地位。

此后,49年的新政权强烈想将其改造拉丁化,也只得无功而返。尽管有十来种汉字拼音方案,但汉字拉丁化却是困难重重,同音词过多是一大阻力。同音词大部分是后期新造词汇产生,而文字的形制差异也影响造词的偏好倾向。表音文字便会尽量避免新造出同音的词汇,汉字于此方面则基本没有禁忌(水平所限,不多做技术分析)。日文用片假名创制新词,与汉字便大大不同。例如,对比中、日文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新元素,可看出两者之间的悬殊迥异。

汉字拉丁化的思想事实上由来已久,利玛窦就写过类似的书。另一位耶稣会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用拉丁化的拼写方案教来华传教士学中文,此书颇受重视,当代有影印版出版。

但总的来说,汉字拉丁化运动在近代、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达到顶峰。连鲁迅大大都说过“如果汉语不改用拉丁字母拼写,中国吃枣药丸”。1925~1928年,在蔡元培、黎锦熙、钱玄同等学者的推动下,国民政府搞过一个“国语罗马字运动”,但似乎并没有什么用。这里要着重讲的是我党对拼音文字的态度和做法。一批我朝元老(起码在早期)是支持汉字拼音化的。早期中共事实上对拼音文字就已经出现一种热忱。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旅苏党员瞿秋白、吴玉章等人与苏联语言学家龙果夫诸公通力合作,29年搞了个《中国拉丁字母草案》在莫斯科出版了。1931年9月26日,在苏联的支持下“中国拉丁化字母第一届代表大会”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这些文件所代表的我党汉字拉丁化早期成果,被称为拉丁化新文字。

拉丁化新文字事实上是基于北方方言的拼音系统,这使其拥护者与国语罗马字的提出者之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1934年8月,上海成立了“中文拉丁化研究会”(我居然在孔夫子上搞到了这个研究会印行的拼音文字方案,我真不是在做广告可是这个网站不能更神奇了)。40年,太祖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文中讲到“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41年,陕甘宁成立”新文字工作委员会“,同年于延安发行《SinWenzBao》(新文字报),太祖于上批示“改得好改得妙”(切行推实,愈广愈好),朱国公也批示“把实用的新文字推行到全国去”。

49年建国后,当局打算直接废除汉字,上新的拼音文字。太祖在1951指出:“文字必须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但同时也指出:“汉字的拼音化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在实现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以利目前的应用;同时积极进行拼音化的各项准备工作”。56年,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太祖又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大意还是坚决贯彻吴大鸿胪的改革意见,坚决要把汉语的书写体系带到拼音文字上去。于是吴大鸿胪和周寺卿就兴致勃勃搞了个汉语拼音方案出来。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尽管苏联早期支持国境内部及周边国家民族语言的拉丁化,但50年代初期苏联变了态度,开始搞西里尔化,蒙古、哈萨克等受此影响纷纷改用了西里尔字母(俄语就是用西里尔字母书写,苏联的这种态度转变的含义还真是深远啊)。当时的中科院苏联顾问、语言学家谢尔久琴柯也建议中国弄西里尔化的字母,据说还上升到了外交级别的讨论;但总统兵马陈大将军(时任参知政事)把这种建议硬顶了回去,坚持用拉丁化的字母制定拼音~~

然而,由于某些莫名的原因,58年周文正公突然话锋一转,指出“汉语拼音”只是用来注音的,并不是用来替换汉字的拼音文字。这简直伤透了吴大鸿胪的心,然而接下来就开始了放卫星、戴高帽,一直到七十年代,汉字简化都处于中央的视线以外。

然后就到了80年代。首先是1986年1月,当时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导生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指出,在对拼音化道路不予置评的同时,汉字将继续存在下去。接着,1986年5月3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纪要》中更进一步明确地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汉字仍然是国家的法定文字,还要继续发挥其作用”。轰轰烈烈的汉字拼音化运动,基本至此告一段落。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太祖、文正公在早期都是支持汉字拼音化的,估计是想走先简化汉字再拼音化的道路,但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后来的确证实二简字就是坨翔),而且中国在逐渐发展,民族自豪感开始缓慢回潮,而中央当时又忙着阶级斗争解放人类,所以态度才渐渐冷了下来。

打个比方:

最初有五六条搬运文字的大船下了历史之海,企图经过时间航线到达未来彼岸,这几条船的名字叫做圣书号、苏美尔号、古印度号、玛雅号、和中华号。其中圣书号和苏美尔号先下水,结果不久就被迦南、腓尼基等海盗船打劫,下场:沉没,其搬运的文字被海盗们改编成迦南字母和腓尼基字母等等拼音文字。古印度号被雅利安海盗干掉,下场:沉没,文字被毁灭;而玛雅号被西班牙海盗干掉,下场:沉没,文字被遗弃;只有中华号由于船只较为巨大,又多在夜晚航行,所以顺利的通过时间航线到达了未来彼岸。

参考文献:

1、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

2、吴宇虹等,《古代塞姆语、印欧语楔形文字和语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3、《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贾雷德·戴蒙德

作者  陈先生说往事|2019-03-04 02:04:00
阅读588 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转载本文时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百科TA说)及本页链接地址。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百度百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陈先生的圆方
直击社会热点话题,用文化串联社会
陈先生的圆方
直击社会热点话题,用文化串联社会 百科特约作者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