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临床实战演练——9岁患儿,面部、手部、臀部丘疹、水疱1天

2023-04-21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病例 患儿女,9岁6个月。主诉:面部、手部、臀部丘疹、水疱1天。患儿皮疹见图5-16~图5-18。



图5-16 面部丘疹、丘疱疹

第15页-17.jpg

第15页-16.jpg


图5-17 手部斑丘疹、水疱


第15页-15.jpg

图5-18 臀部斑丘疹


根据皮疹初步印象及主诉,我们能得到诊断的初步范围,然后根据怀疑的范围,有的放矢地进行病史采集、重点查体及辅助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一、询问病史


【思维提示】


皮疹以较大的丘疹、斑丘疹为主,伴有水疱,非密集粟粒大小丘疹,因此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中猩红热可暂排除。在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中,根据皮疹分布范围为面部、手部、臀部,且伴有水疱出现,手足口病不能排除,故而在病史采集时需要询问近期是否有手足口病接触史,并注意询问其他手足口病分布范围是否有皮疹。


皮疹主要分布于面部、上肢末梢及臀部,可见部分红色斑丘疹中央有白色水疱,说明皮损中央炎症反应较重,类似于多形红斑的靶形损害,过敏及炎症性皮肤病中多形红斑亦有可能:①多形红斑皮疹的发生部位有先后顺序,要询问发疹经过;②多形红斑主要病因为感染或药物,结合本例情况,考虑手足口病或其他感染诱发的多形红斑,或药物导致的多形红斑,故需要询问发疹前1个月内有无用药史及既往药物过敏史,区分是药物还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有无瘙痒是判别的重要一点,需询问皮疹的瘙痒情况;③为了解多形红斑是否为其他感染所致,还要询问近期有无感染症状,有无发热、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根据皮疹初步印象,丘疹性荨麻疹亦有可能+故除了询问有无瘙痒,还要追问有无猫狗、不洁环境接触史。

问诊结果:1天前双手掌出现红色斑丘疹,瘙痒,后皮疹增大,局部出现水疱样,水疱处又痒又疼。皮疹不断增多,面部、臀部出现红色丘疹、斑丘疹,面部部分皮疹渐出现水疱样,瘙痒明显,后耳郭、膝部亦出现红点、瘙痒。近期无发热、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无手足口病接触史及猫狗、不洁环境接触史。出疹前8天因右足红肿(疑似冻疮),有口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 次,后右足红肿稍好转。既往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史。


二、体格检查


【思维提示】


皮疹瘙痒明显,单纯的手足口病可能性较小,但皮疹分布范围确实为手足口病好发位置,需警惕手足口病基础上诱发多形结嵌可能,故需检查口腔内有无疱疹、溃疡,足部有无有疹,进一步排除合并手足口病可能。皮疹分布范围有特殊性,为面部、四肢远端,且局限性密集分布,虽不能完全排除丘疹性荨麻疹,但多形红斑可能性最大,查体需注意观察皮疹是否为多形性及有无靶形损害。


皮疹瘙痒明显,且出疹前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史,故而药物导致的多形红斑可能性最大,同时不排除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诱导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产生超敏反应,所以口唇及口腔黏膜内检查尤为重要,看看有无扁桃体肿大,有无扁桃体伪膜,上颚有无红点,口唇及口腔黏膜有无破损。为了判断药疹及多形红斑严重程度,需注意检查眼、口腔等黏膜部位,警惕内脏黏膜受累。

检查结果:神志清晰,一般情况可,口唇未见糜烂、破溃、结痂,无杨梅舌,眼结膜无充血、无分泌物,上颚未见红点,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扁桃体表面未见明显白色伪膜,口腔内未见疱疹、溃疡。两侧面颊部可见聚集分布红色丘疹、斑丘疹,部分皮损呈丘疱疹样,局部融合成片;双手掌散在较大红色斑丘疹,部分斑丘疹中央可见白色厚壁水疱;两侧臀部多发绿豆至黄豆大小红色丘疹,两侧膝部可见散在绿豆大小红点、红色丘疹;右足肿胀,右足背呈暗红色,表面皮温不高,无压痛,右足第2足趾见紫红色肿胀,双足底未见疱疹。

三、辅助检查


【思维提示】


面部、手掌皮疹呈靶形损害倾向,提示多形红斑可能性最大。目前口腔内、足部未见疱疹,仅面部非口周部位有水疱及手掌有较大厚壁水疱,且有瘙痒,手足口病导致多形红斑可能性小,药物过敏导致多形红斑可能性大。


虽然扁桃体无肿大、无伪膜,无口腔疱疹,但仍需警惕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诱导药物过敏导致多形红斑。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查:①血常规及异型淋巴细胞、EB病毒(EBV)抗体及血EBV DNA、单纯疱疹病毒(HSV)DNA进一步明确病原学诊断。②需警惕药物过敏导致内脏受累,需查肝肾功能、尿常规。③结合此次发病前的足部疑似冻疮肿胀病史,需考虑血管炎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导致多形红斑,同时需进行自身抗体全套、体液免疫检查。④为了确保停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的安全性,需明确足部肿胀是否需要继续抗感染治疗,检查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明确有无细菌感染指征。

检查结果:门诊当天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5×109/L,淋巴细胞比例50.4%(↑),中性粒细胞比例42.2%(↓),单核细胞比例5.3%,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86×109/L,未见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肝肾功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未见明显异常。其他病原学检查结果及自身抗体检查结果当天未回报。


四、初步诊断、初步治疗方案及理由


根据当天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考虑多形红斑可能性最大。因瘙痒明显,导致多形红斑的原因中首先考虑药物过敏,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导致过敏风险最大;血常规结果提示有病毒感染可能,病因上其次考虑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诱导药物过敏可能,但目前血液检查未见异型淋巴细胞,等待病原学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因此,治疗上暂给予口服泼尼松抑炎抗过敏,抗组胺药抗过敏,以及外用药对症治疗;同时,虽足部仍有肿胀,但血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等炎性指标未见升高,且患儿无发热,足部无疼痛感,细菌感染不支持,故而停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类药物。


五、治疗效果


患儿用药第二天再次复诊,皮疹明显加重、增多,面部皮疹明显扩大、融合,皮损中央可见白色水疱,上肢、手部、臀部、膝部多发红色、暗红色斑片,部分皮损中央暗红色,部分皮损中央可见白色水疱,呈靶形损害,且出现皮疹部位均瘙痒明显。右足肿胀完全消退。复查血常规: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均在正常范围内,仅嗜酸性粒细胞比例6%(↑),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52×109/L(↑)。患儿复诊皮疹见图5-19~图5-22。


image.png

图5-19 斑丘疹扩大、融合,皮损中央可见白色水疱


image.png图5-20 暗红色斑片,皮损呈靶形损害

image.png图5-21 皮损融合成片

image.png图5-22 皮损融合成片,可见靶形损害


【思维提示】


根据皮损形态,从丘疹、斑丘疹到水疱,再扩大呈红斑,且可见典型靶形损害,故可确定为多形红斑。目前患儿皮疹瘙痒明显,复查血常规提示超敏反应升高,导致多形红斑的病因中,药物过敏仍占首要位置。患儿皮损局部水疱明显,一方面不排除单纯疱疹病毒诱导药物过敏可能,需等待之前的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另一方面水疱提示重症多形红斑可能,故而收住入院治疗


六、调整治疗方案及疗效


住院后加大糖皮质激素用量,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维生素C、钙剂抗过敏,并予口服抗组胺药协助抗过敏,外用药对症治疗,同时等待后续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病因。


加大糖皮质激素用量2天后,皮疹开始消退,瘙痒好转。治疗5天后皮疹基本消退,部分留有淡红褐色斑片未消。住院期间检查结果:HSV DNA<5.0×10copies/mL;EB病毒抗体中抗核抗原(EBNA)-IGG>600 U/mL(阳性)、抗EBNA-IgA1.07 COI(弱阳性)、抗衣壳抗原(CA)-IgG181U/mL(阳性)、抗早期抗原(EA)-IgM阴性、抗CA-IgM阴性、抗CA-IgA 阴性;复查异型淋巴细胞未见;自身抗体全套未见明显异常;体液免疫检查中免疫球蛋白M 0.649g/L(↓),免疫球蛋白A 2.46 g/L(↑),免疫球蛋白G及补体C3、C4未见异常;支原体抗体、抗“O”、类风湿因子未见异常。


七、最终诊断


多形红斑。

病因考虑药物因素可能性最大。虽然血HSV DNA拷贝数不高,但单纯疱疹病毒诱导药物过敏仍不能完全排除,因为通过抽取疱液查HSV DNA阳性率会较血液标本更高,需随访患者后续多形红斑是否会反复发作,必要时可抽疱液查HSV DNA进一步明确。自身抗体全套结果正常,暂不支持自身免疫系统疾病。EB病毒抗体提示为既往感染,且未见异型淋巴细胞,故而住院期间未予抗病毒治疗。


八、总结


多形红斑因皮疹有多形性,且具有动态发展的过程,因而在疾病早期未出现靶形损害前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在早期发现皮疹是面部、四肢远端分布,且皮疹为多形性时,就需提高对多形红斑的警惕。多形红斑病因较多,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寒冷,日光等),接触物,自身免疫或风湿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皆有可能,我们需要通过询问病史及结合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病毒感染及药物因素为常见病因,瘙痒明显的多形红斑更倾向考虑药物因素,单纯病毒感染导致的多形红斑一般不痒。同时,需警惕单纯疱疹病毒或EB病毒等病毒诱导药物过敏,及时完善病原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及早对因治疗。自身免疫或风湿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导致的可能性虽不常见,但遇到严重复杂的病例,尤其是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仍需要想到这些病因的可能性,必要时及时完善检查排除。多形红斑的诊断思路见图5-23。


image.png

图5-23 多形红斑诊断的思维导图


来源:文章摘选自《儿科疾病诊疗思维》


微信图片_20230420101855.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