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膜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覆蓋在心臟內與瓣膜上的組織。當細菌等微生物入侵血液循環系統到心臟瓣膜並且造成感染時,就稱之為感染性心內膜炎。除了會破壞瓣膜的結構功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也會因嚴重感染造成敗血性休克,此外感染造成的贅生物(髒東西)附著在瓣膜上並不穩固,容易脫落並透過血液循環至全身,造成全身性的併發症。
 
細菌的來源、高危險族群
微生物如何進入血液之中呢?其實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情況都會造成微生物進入血液,例如

1. 日常口腔活動(刷牙或其他造成牙齦出血的的情況都有可能,尤其是沒有使用牙線、牙齦狀態不佳、牙周病患者)
2. 皮膚感染或其他:細菌經由皮膚受感染區域進入血液中,其他有可能的情況如性病、特定的腸道疾病(如發炎性腸道疾病)也可能讓細菌進入血流。
3. 人工植入物
4. 受污染的針頭:包含刺青、穿洞或是注射毒品
 
而當細菌或黴菌進入血液形成菌血症時,就一定會感染嗎?其實也不一定,身體的免疫系統還是有辦法處理小量的細菌,但當大量細菌入侵、本身免疫系統不佳時或是心臟結構較為粗糙而使細菌容易附著時,就有可能會造成心內膜的感染。其中屬於高危險族群的有
1. 心臟結構異常:更換過瓣膜、先天性心臟病等
2. 老年人
3. 免疫不全病人,如洗腎患者,會使用免疫抑制劑病人
 
臨床表現、診斷方式與併發症
根據感染的菌種以及病患本身的健康狀況,心內膜炎的疾病進展速度也會有所不同,有些人進展緩慢;有些人則發作的令人措手不及。此外臨床表現相當多變,因此不易診斷,常見心內膜炎的症狀有發燒,寒顫,疲倦無力,呼吸急促(喘),皮疹,腹部腫脹,肌肉或關節疼痛,心雜音等
 
而當我們懷疑感染性心內膜炎時,要如何診斷呢?一般來說,診斷最重要的檢查分成以下幾個面向:

1. 實驗室檢查包括微生物學診斷—血液培養出菌種為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重要標準,會抽取3套血液進行培養。而開始進行藥物治療後,建議會每48-72小時再次進行血液培養來驗證治療的成效,重複執行到培養結果為陰性為止。

2. 心臟超音波檢查—是相當重要的診斷工具,疑似感染心內膜炎時,建議即早實施經胸前心臟超音波(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及經食道心臟超音波(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來辨識心臟贅生物的結構以及瓣膜病變。
 
治療選擇與開刀時機
感染性心內膜炎與其併發症須多專科如感染科,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的團隊合作,治療目標為使用藥物有效根除致病菌、以及手術移除感染源。

內科藥物治療--在血液培養或病理組織未有結果前,建議使用廣泛抗生素治療。致病原確認後則根據抗生素敏感度測試及疾病流行病學來使用藥物。
 
外科治療--即使感染性心內膜炎於急性期抗生素治療中,盡早手術治療有助於避免因嚴重感染進展成心臟衰竭、心臟瓣膜結構損壞和血管栓塞等併發症。外科治療介入的時機大致為以下幾種:

1. 心臟衰竭:主動脈瓣或二尖瓣合併急性閉鎖不全、阻塞或穿孔,引起肺水腫、心因性休克、心臟衰竭、血行動力學不穩定
2. 難以控制的感染:藥物治療成效不佳(持續發燒、血液培養呈陽性)、真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是多重抗藥性病原體感染,局部膿瘍
3. 栓塞預防:贅生物>10mm、發生栓塞事件
 
瓣膜的修補與置換,以及瓣膜的選擇
主動脈瓣心內膜炎一般都以瓣膜置換來治療,而二尖瓣及三尖瓣則會根據瓣膜受損的程度,外科醫師會在術中評估進行修補或置換,修補的瓣膜仍舊是病患自己的瓣膜,術後不需終身服用抗凝血藥物,預後一般較佳。但進行修補手術較為困難,對於手術執行的外科醫師要求較高,因此建議於具有豐富經驗的醫療團隊來執行為佳。
而倘若瓣膜受損嚴重,則考慮瓣膜置換。將被病原攻擊受損的瓣膜更換成人工瓣膜,而瓣膜的種類繁多,可以依照病患的需求以及醫師專業判斷來選擇,常見分為以下幾種:

1. 金屬瓣膜:耐用、再開刀機會低。但病患須終生服用抗凝血藥物來預防血栓的形成。
2. 生物瓣膜:為不用終生服用抗凝血劑(手術後仍要服用三個月抗凝血劑),但瓣膜會退化而需要再開刀置換,因人而異使用年限不同,平均十到二十年左右會退化到要再一次面對心臟手術風險,原則上年輕人因心輸出量較大退化的比較快,而在二尖瓣的位置比主動脈瓣退化的快。
選擇瓣膜最重要的客觀考量是病人的年齡,年紀輕的病人選擇生物瓣因未來多次開刀風險高(每多一次開刀,心臟手術的風險都為上升),而老人因餘命不長且生物瓣退化較慢,再開刀可能性不高,且服用抗凝劑的副作用多,多會建議使用生物瓣。無論如何,醫師都應與病患依照生活習慣、個人喜好來討論進行瓣膜的選擇。
 
針對最常見的二尖瓣心內膜炎手術治療,我們研究團隊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中因感染性心內膜炎進行二尖瓣手術的病患共2000人,比較二尖瓣修補與置換的結果。分析指出接受二尖瓣修補患者比起置換有較好的長期存活及較低的併發症,此發現支持目前治療指引的建議,能修補盡量用修補的。我們也發現,過去十多年間,接受二尖瓣修補的僅有約兩成,接近八成的病人接受二尖瓣置換。我們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醫院手術量對於感染性心內膜炎手術治療結果影響,醫院累積手術量對於二尖瓣修復有較佳成功率,此外存活率也越高。
 
瓣膜疾病的治療複雜而專精,需要完整的醫療團隊評估及治療,建議病人多和專科醫師討論來決定治療方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