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週報

名人談台味Ⅱ/一青妙:台菜提醒我是台灣人

散壽司、番茄蛋、豬腳,台日合璧的餐桌,就是一青妙的家常風景。台灣菜餚給了她味蕾上最美好記憶,也給她自信說,「我是台灣人。」

幸福台灣味-台灣料理-一青妙-台日混血-家庭關係-味道療癒-自我認同 圖片來源:邱劍英
    其他

台日融合的成長背景,是一青妙的創作動力。她本名顏妙,父親是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基隆顏家的長男顏惠民,母親是日本人。

父親過世後,從小在台灣住了12年的她,跟著母親和妹妹一青窈搬回日本,改姓一青。母親病逝後,一青妙開始回顧家族故事,寫成《我的箱子》一書,在今年改編成電影《媽媽,晚餐吃什麼》,在台灣上映。媽媽煮的台灣菜成了她最美好的回憶,也是認同自己及尋根的基礎。

以下為專訪摘要:

我跟妹妹的生日只差4天,9月20日跟9月24日。小時候,我們一起過生日,就會有散壽司、手捲,再加上我們兩個愛吃的豬腳、粽子。台日合併的菜色,展現在餐桌上面,是最有代表性的畫面。

我們圍著桌子吃飯,就是全家到齊的時刻。尤其我父親長期在台灣,我們在日本,或是反過來。父親喜歡喝酒,母親會專程為他做一些日式和台式料理,也為我們做些可以吃飽的東西。我們就吃下酒菜和媽媽的番茄蛋、菜脯蛋,都是小孩子喜歡吃的東西。

那是美好的時代,在台灣時間不長,但很珍貴。

我在台灣,上學就是帶排骨便當或雞腿飯。到日本之後,日本同學卻覺得很特殊,我才感受到文化衝突。

廣告

當時的我12、13歲,這樣的便當對他們來說很奇怪,所以我有點不想讓他們看到。老實說,他們會覺得好像不好吃,因為菜都混在一起。對日本人來說,每道料理都要分開裝,才好看又好吃。

我後來也請媽媽做日式便當,但就是沒有台式的好吃。在台灣吃的台菜,是我味覺上的美好回憶。

吃來吃去,情緒就不見了

小時候,我住在大安區,我跟媽媽都去東門市場買菜,我對市場的記憶,就是從東門市場開始。

前幾年我開始頻繁往來日本、台灣。我回到東門市場,感覺好像規模縮小了。可能是我長大了,看市場的風景感覺也不一樣了。但我聽我姑姑說,東門市場熱鬧不比從前,所以覺得有點寂寞。

廣告

我跟媽媽、妹妹有時候笑得很開心,但也會吵架。雖然情緒不穩定,但肚子也是會餓。尤其我父親是台灣人,母親就用台菜料理來對話。就算不能講話,也可以做菜。

菜擺上餐桌,就表示吃飯時間到了,我們聞到香味,不知不覺就聚在一起。吃來吃去,生氣或不開心的情緒自然融化。

台菜也是父親的根源,會讓我們想到住在台灣的記憶。台菜對我們家族來講,是特別重要的一個道具,感情上的連結。

我們住在台灣的時候,廚房跟餐廳沒有隔開,所以我可以看到母親的背影一直在做菜。平凡的日子裡感覺到、聞到的台菜,不知不覺也讓我重新自信地說,「我是台灣人。」

30多年來,對於台灣,我一半是台灣人,但我一直沒有真正的認識或認同這個身分。

廣告

我小時候就去了日本,現在的事業也在日本。回到台灣,想起母親的台菜,才真的知道自己是台灣人。(責任編輯:李郁欣)


【一青妙小檔案】

出生:1970年
現職:牙醫、舞台劇演員、作家
背景:曾在台定居12年後跟著家人移居日本,改姓一青

【延伸閱讀】

名人談台味Ⅰ/蔡康永:台灣味,配角最搶戲

名人談台味Ⅲ/程安琪:吃飯做菜,享受母愛

名人談台味Ⅳ/林百里:經典台味就是王家菜

名人談台味Ⅴ/陳菊:苦牢裡最想念的滋味

●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 625期《幸福臺灣味 》>>

photo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2030年臺中時空膠囊:打造環保低碳新城市!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499(原價$790)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