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14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因受 地理、气候、地形、土壤 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 陆地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14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14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14.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14.2 淡水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14.3 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14.4 世界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分布. 14.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 基本规律. 自然地带性类型: 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比如气候带、土壤带和植被带。

Download Presentation

14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因受地理、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因受地理、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 陆地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14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2. 14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 14.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 14.2 淡水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 14.3 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 14.4 世界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分布

  3. 14.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 自然地带性类型: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比如气候带、土壤带和植被带。 • 自然地带性成因:由于地球本身自转和公转导致气候条件的变化起着主要支配作用。地带性是一种世界现象,是自然界各种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

  4. 植被: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体。 • 地球植被:覆盖整个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 • 地球植被在陆地上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水热组合状况二者状况决定的。

  5. 14.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 14.1.1 陆地生态系统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 • 14.1.2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 14.1.3 局部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6. 14.1.1 陆地生态系统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 • 地球表面的水热条件等环境要素,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发生递变,从而引起植被也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呈水平更替的现象,称为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7. 14.1.1 陆地生态系统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 1、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与经向地带性 • 纬向地带性 • 经向地带性 • 地带性植被 • 非地带性植被 • 世界植被分布影响因素及格局 2、世界植被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性 3、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

  8. 纬向地带性 • 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的植被分布,称为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 • 气候带:由于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有从南到北的规律性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 • 植被带:在北半球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和极地荒漠。

  9. 经向地带性 • 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更替,这种分布格式,称为经向地带性。它和纬向地带性统称为水平地带性。 • 由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大地形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因此,在同一热量带,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分布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 例如,我国温带地区分布夏绿阔叶林;离海较远的地区分布着草原植被;到了内陆分布着荒漠植被。

  10. 地带性植被与非地带性植被 • 地带性植被:指分布在“显域地境”上能最充分地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的植被类型。如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气候。 • 显域地境: 指具有壤质土或粘质土的(非沙土)、非盐渍化的、排水良好的(不积水)平地或坡地。 • 非地带性植被或隐域植被:分布受制于某一生态因素(如水分、基质等)的作用,呈斑点状或条带状嵌入在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中的植被。未必能充分地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11. 世界植被分布影响因素及格局植被分布影响因素世界植被分布影响因素及格局植被分布影响因素 • 植被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和土壤,它是气候和土壤的综合反映,所以地球上气候带、土壤带和植被带是相互平行,彼此对应的。 • 植被分布还受地形因素、生物因素、历史因素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

  12. 世界植被分布影响因素及格局植被分布格局 • 东欧植被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冻原→森林冻原→泰加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 北美从东向西,植被依次更替为森林→草原→荒漠→森林

  13. 2、世界植被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性 • 在南半球没有和北半球相对应的北方针叶林及苔原带 。生物群落带大致与纬线平行。 • 在北纬40°和南纬40°之间由于信风的影响,使得西侧为干旱区域,东侧为湿润的森林区域。 • 在亚热带,荒漠伸展到海岸,而在南半球,它们只限于沿海地区。

  14. 世界植被带

  15. 世界植被地理分布规律 • 纬度地带性: 1.西欧北非系列(大陆西部):由北向南更替的植被带为: • 冻原—泰加林(寒温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硬叶常绿林和灌丛—亚热带、热带荒漠—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 2.东欧—西西伯利亚—中亚—阿拉伯系列(大陆中部): • 冻原—泰加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热带荒漠 3.东亚系列(大陆东部): • 冻原—泰加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

  16. 世界植被地理分布规律 • 经向地带性: 1.东欧平原表现最为清楚 : • 植被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冻原→森林冻原→泰加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2.北美洲植被的经向变化也表现的非常明显: • 从东向西,植被依次更替为森林→草原→荒漠→森林

  17. 世界植被举例

  18. 北美洲植被的经向地带性 • 从东向西,植被依次更替为森林→草原→荒漠→森林

  19. 3、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 • 我国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 原因: •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内陆腹地。 • 冬季盛行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形成寒潮向南运行,干而寒冷;夏季盛行由海洋来的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湿而温暖。 • 我国地形复杂,高山多呈东西走向,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寒流向南流动起着不同程度的阻挡作用,成为温度带的分界线。 ——导致纬向地带性 • 而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太平洋东南季风深入内陆起着屏障的作用——导致经向地带性 • 来自北赤道的暖洋流在接近我国台湾东岸时,顺着琉球群岛转向日本本州东岸方向向东流去,因此这支暖洋流对我国大陆,特别是对北方气候未能发生直接增温加湿的作用,所以我国温带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

  20. 我国植被分布格局 • 经向地带性:在所有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气候。相应的植被变化也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依次出现了三大植被区域,即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植被的经度地带性分布。

  21. 我国植被的经度地带性规律

  22. 我国植被分布格局 • 纬向地带性:在东部湿润森林区,由于温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气候上自北向南依次出现温寒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因此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西部从北到南的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如下: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23. 我国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

  24. 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

  25. 北赤道暖洋流

  26. 14.1.2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 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5-0.6℃,降水量也逐渐增加(降水最初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界限后,降水量又开始降低)。 • 植被带大致与山坡等高线平行,并且具有一定的垂直厚(宽)度,称之为植被垂直带性。 • 山地植被垂直带的组合排列和更迭顺序形成一定的体系,称为植被垂直带谱,或称植被垂直带结构。 如天山北坡山地的植被垂直分布大致如下:(1)500~1000米 荒漠带(2)1000~1700米 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带(3)1700~2700米 山地针叶林带(4)2700~3000米 亚高山草甸带(5)3000~3800米 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和终年冰雪带。

  27. 14.1.2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 把植被垂直带分为海洋型植被垂直带谱和大陆型植被垂直带谱。 • 大陆型的垂直带谱,每一个带所处的海拔高度,比海洋型同一植被带的高度要高些,而且垂直带的厚度变小。 • 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决定着垂直带性的分布。 • 从低纬度的山地到高纬度的山地,构成垂直带谱的带的数量逐渐减少,同一个垂直带的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到冻原带,山地植被和平地植被同属于一个类型。

  28. 图14-3 植被垂直带性与水平带性的关系示意图 (引自孙濡泳、李博等,1993)

  29. 14.1.3局部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 坡度和坡向对植被的分布具有很大的意义。南向坡的植被通常比所在平地的植被更具南方的特征(更阳性、更喜热);而北向坡的植被,有比平地具有更北方的特征(更喜阴、更喜冷)。 • 根据南坡或北坡的植被可以预测更南或更北地区平地植物种或平地植物群落,这叫做植物地理预测法则。

  30. 14.2 淡水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 淡水生物群落包括湖泊、池塘、河流等群落,通常是互相隔离的。 • 淡水群落一般分为流水和静水两大群落类型。 • 流水群落又可分为急流和缓流两类。 • 组成我国淡水(湖泊、河流)植被的高等植物总数在50种以上。南方和北方有许多种类是共同的,但总的说来,南方的种类较多,区系比较丰富。北京附近的湖、塘、河溪中,代表性沉水植物有水竹叶、眼子菜、穿叶眼子菜等,其次还有苦草、细叶水毛茛、金鱼藻;浮水植物有浮萍、紫萍等。而在南方,除了上述北京地区所见到的种类外,还有尖叶眼子菜、水蕨、水车前、满江红、菱等等。

  31. 14.3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 海洋植物中却以孢子植物占优势。海洋中的孢子植物主要是各种藻类。多数海洋植物是浮游的或漂浮的。海洋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也服从地带性规律。 • 海洋生物群落也象湖泊群落一样分为若干带: • 1、潮间带(intertidal)或沿岸带(littoral zone) 即与陆地相接的地区。 • 2、浅海带(neritic )或亚沿岸带(sublittoral zone) 包括从几m深到200m左右的大陆架范围,世界主要经济渔场几乎都位于大陆架和大陆架附近,这里具有丰富多样的鱼类。 • 3、浅海带以下沿大陆坡之上为半深海带,而海洋底部的大部分地区为深海带深海带的环境条件稳定,无光,温度在0~4℃左右。 • 4、大洋带(Pelagic zone) 从沿海带往开阔大洋,深至日光能透入的最深界限。

  32. 14.3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 河口湾生物群落:红树林、珊瑚礁、马尾藻海都属于海洋中特殊的生物群落类型。河口湾易于出现赤潮。 • 深海生物群落:1/3m长的蛤和3m长的蠕虫。这些生物的食物来源是共生的化学合成细菌,这些细菌竟能在200℃高温下生存。

  33. 14.4 世界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分布 14.4.1 热带雨林 14.4.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4.4.3 夏绿阔叶林 14.4.4 北方针叶林 14.4.5 草原 14.4.6 荒漠 14.4.7 冻原 14.4.8 青藏高原的高寒植被

  34. 14.4.1 热带雨林 • 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 :是指耐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 • 1、热带雨林的特点 • 种类组成特别丰富,大部分都是高大乔木,有“热带密林”之称。 • 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 • 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在阴暗的林下地表草本层并不茂密。在明亮地带草本较茂盛。 • 树干高大挺直,分枝小,树皮光滑,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 • 茎花现象很常见。说明了热带雨林乔木植物的古老性;对昆虫授粉的一种适应,因为乔木太高,虫蝶飞不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中去授粉,所以花开在较低的茎上。 • 寄生植物很普遍,高等有花的寄生植物常发育于乔木的根茎上。 • 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由于它们没有共同的休眠期,所以一年到头都有植物开花结果,所以群落稳定,也比较复杂。 • 动物种类极其丰富

  35. 14.4.1 热带雨林 • 热带雨林植被特点给生活在雨林中的动物提供了常年丰富的食物和多种多样的栖息场所,因此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 • 大多数热带雨林动物均为窄生态幅种类。

  36. 2、世界热带雨林的分布 • 1)印度马来雨林群系 • 此群系包括亚洲和大洋洲所有的热带雨林。 • 其特点是以龙脑香科为优势,缺乏具有美丽大型花的植物和特别高大的棕榈科植物,但具有高大的木本真蕨八字桫椤属(Alsophila)以及著名的白藤属(Calamus)、大量的龙脑香科植物、棕榈科植物、和兰科附生植物。

  37. 2) 非洲雨林群系 非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面积约为60万平方公里。 • 非洲雨林的种类虽然比较贫乏,但有大量的特有种。其中棕榈科植物尤其引人注意,如棕榈、油椰子等,咖啡属种类很多(全世界具有35种,非洲占20种)。然而在西非却以楝科为优势,豆科植物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38. 3)美洲雨林群系 该群系以亚马逊河河流为中心 ,为300万平方公里以上。 • 这里豆科植物是优势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特别多,凤梨科、仙人掌科、天南星科和棕榈科植物也十分丰富。经济作物有三叶橡胶、可可树、椰子属植物等。这里还生长特有的王莲,其叶子直径可达1.5m。

  39. 3、我国的热带雨林 • 我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河口和西双版纳地区。此外,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也有热带雨林的分布,这是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的最北边界。但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和海南岛的热带雨林最为典型。 • 保护热带雨林是当前全世界最为关心的问题。

  40. 特点: 我国热带雨林中占优势的乔木树种是:桑科的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大青树(Ficus altissima)、马椰果(Ficus glomerata)、菠萝蜜(Artocarpus spp.),无患子科的番龙眼以及番荔枝科、肉豆蔻科、橄榄科和棕榈科的一些植物等。 • 世界雨林分布的最北边缘。 • 附生与寄生植物较少。 • 龙脑香科的种类和个体数量不如东南亚典型雨林多。 • 小型叶的比例较大。 • 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季节变化。

  41. 14.4.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 • 发育在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地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由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树组成。 • 其建群种和优势种的叶子相当大,呈椭圆形且革质、表面有厚蜡质层,具光泽,没有茸毛,叶面向着太阳光,能反射光线,所以这类森林又称为“照叶林”。 • 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均有分布,但分布的面积都不大。 • 北美的主要树种为各种栎树、美洲山毛榉、大花木兰等。南美的主要乔木有蔷薇科的假山毛榉等。 • 非洲主要乔木树种有加那列月桂树 和印度鳄梨。 • 大洋洲,澳大利亚的常绿阔叶林的 主要成分是各种桉树、假山毛榉和 树蕨类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