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再认识!

原标题:【科普】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再认识!

“乙脑”是什么?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科学家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

乙脑感染大揭秘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许多动物(如:猪、牛、马、鸡、鸭、鹅等)都可以成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中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乙脑病毒通常在蚊--猪--蚊等动物间循环。有报道表明从蝙蝠中分离出乙脑病毒,认为蝙蝠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和长期宿主。

乙脑主要通关蚊子叮咬而传播,库蚊、伊蚊和按蚊的某些种都能传播本病,而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形感染,显性感染与隐形感染之比1:(300-2000)。感染后可以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乙脑流行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夏秋季),乙脑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成人因隐形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婴儿可以从母体获得抗体而具有保护作用,但是近年来成年人病例有增加趋势。

乙脑的防治措施

控制传染源

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患者隔离至体温正常。但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尤其是未经过流行季节的幼猪,故要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人畜居住地分开;应用疫苗免疫幼猪,以减少猪群的病毒血症,从而控制人群中的乙脑流行。

防蚊、灭蚊

防蚊、灭蚊是预防乙脑病毒传播的根本措施。应消灭蚊子滋生地,灭越冬文和早春蚊,重点做好牲畜棚等场所的灭蚊工作,减少人群感染机会;使用蚊帐、蚊香,涂擦驱蚊液等措施防止被蚊子叮咬。

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乙脑疫苗。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地鼠肾细胞灭活和减毒活疫苗,保护率可达60%-90%。

预防乙脑 关爱生命

供稿:防保科 柯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