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特征

原标题: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特征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以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最常见,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甲状腺癌可以分为4种亚型,分别是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它们的发病率和危险程度各不相同。

1、乳头状癌:最为常见的甲状腺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癌细胞核呈毛玻璃样改变,常见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间质内可见砂粒体形成。易早期经淋巴道转移。免疫组化方面,乳头状癌呈细胞角蛋白(CK)、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转化因子-1(TTF-1)免疫阳性反应,但突触素(Syn)和铬粒素(Cg)呈免疫阴性。备选标记包括S-100蛋白、HLA-DR、雄激素受体、高分子量CK,CK19和RET。有学者建议将HBME-1和galectin-3用于标记乳头状癌,虽然其阳性表达率较高,但并不特异。CK19被广泛应用于乳头状癌的标记,但也存在争论,因为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K19也可呈免疫阳性。应用RET染色确定RET/PTC基因重排需依赖于可靠敏感的抗体。伴有转移的乳头状癌典型表现是p27免疫阴性或cyclinD1免疫阳性,而没有转移的乳头状癌则相反,呈p27免疫阳性和cyclinD1免疫阴性。甲状腺源性转移性乳头状癌TTF-1和Tg呈阳性,而肺原发性癌TTF-1可呈阳性但Tg阴性。在肺和甲状腺以外的乳头状癌对TTF-1和Tg均呈阴性反应。

2、滤泡癌: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上皮构成,细胞通常分化较好,诊断需见包膜浸润及血管浸润,早期可出现血道转移。免疫组化方面,滤泡癌呈TTF-1、Tg和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免疫阳性反应。在部分滤泡癌中,对CK19、一些天然的和唾液酸化的Lewis血抗原呈局灶性免疫反应阳性,有报道肿瘤也表达Galectin-3、HBME-1、CD15和CD44V6。与正常甲状腺、良性滤泡疾病和乳头状癌滤泡亚型一样,滤泡癌通常显示E-cadherin和beta-catenin膜阳性,但广泛侵袭性滤泡癌的E-cadherin表达下降。一般情况下,滤泡癌呈Bcl-2阳性、TP53阴性、cyclinD1低表达、p27高表达和较低的增殖率。

3、髓样癌:起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多达25%的肿瘤有遗传性,是由RET原癌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癌细胞较小,圆形,多边形或梭形,排列成巢状或条索状。电镜下见胞浆中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免疫组化通常嗜银染色阳性。绝大多数肿瘤细胞降钙素表达阳性。大多数病例CEA免疫阳性、神经内分泌标记物表达阳性如铬粒素A(CgA)和突触素(Syn)。有些肿瘤TTF-1和低分子量角蛋白也呈阳性。肿瘤细胞可含多种神经内分泌物质,如生长抑素、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Ki-67指数常较低。

4、低分化癌:可分为3种不同的组织学形态:岛状、梁状、实体性。除直接局部侵犯外,最常见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和转移到肝和骨。大多数肿瘤可以根据形态结构、侵袭性生长方式、坏死和明显的血管侵犯做出诊断。低分化滤泡癌TTF-1和Tg表达阳性,但Tg阳性仅限于岛状肿瘤细胞和欠发育的滤泡。TP53常局灶性阳性表达、Ki-67表达指数增加。大多数低分化癌与正常甲状腺、高分化甲状腺癌相反,不显示E-cadherin膜阳性。与甲状腺细胞复制相关的免疫组化标记可以表现出增殖。

5、未分化(间变性)癌:细胞分化较差,形态多样,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征表明本型是上皮分化性的,可分为小细胞型,巨细胞型,梭形细胞型。该类型早期即可发生血道或淋巴道转移,预后极差。免疫组化显示细胞角蛋白(CK)呈阳性表达,Tg几乎均为阴性,其中裹入的非肿瘤性甲状腺或高分化肿瘤组织可呈阳性。未分化癌罕见TTF-1表达,而对TP53呈免疫阳性反应。

6、鳞状细胞癌:与其他器官的鳞状细胞癌形态一致。常见广泛的甲状腺周围软组织、血管及神经侵犯。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对细胞角蛋白CK19呈强阳性反应,而CK1、CK4、CK10/13和CK20表达阴性。在一些肿瘤中可见灶性CK7和CK18免疫阳性,偶见病例报道Tg阳性表达,但多被认为是从邻近细胞的非特异性吸收所致。肿瘤常显示高的增殖指数。

7、其他:甲状腺还可发生黏液表皮样癌、黏液癌、混合性髓样和滤泡细胞癌等,但均较罕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