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伴脉络膜转移患者经化疗后肿瘤缩小50%!

原标题:肺腺癌伴脉络膜转移患者经化疗后肿瘤缩小50%!

2022年4月22日,Thoracic Cancer期刊报告了一名63岁男性患者,患有肌性皮肌炎(ADM),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现左视野扭曲,怀疑是转移性脉络膜肿瘤。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结节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为晚期肺腺癌伴脉络膜转移。

皮肌炎(DM)是一种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并发恶性肿瘤。需要注意的是皮肌炎合并的恶性肿瘤往往进展迅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脉络膜转移瘤是眼部转移瘤最常见的形式,原发性脉络膜转移瘤是乳腺癌(40%~53%)和肺癌(20%~29%)。

案例介绍

一名63岁的男子,因注意到左视野扭曲就诊眼科。他在62岁时被诊断为肌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给予泼尼松龙(5mg /d)和他克莫司(3mg /d)治疗。

一年后,在常规就诊期间进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双侧肺外周间质网状混浊,没有明显的可疑恶性阴影

眼科眼底镜示左侧视神经乳头下端脉络膜肿瘤6×6mm,有白点点状,光学相干断层示左侧黄斑轻度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全身性CT示右肺上叶结节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多发骨转移,2个月前的常规影像扫描未见该症状。

图注:(a) 肌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时,双肺以胸膜下区为主可见网状影和囊簇。(b)右肺上叶长径约3.0 cm新见肿块影,纵隔淋巴结肿大。(c)头部磁共振造影增强成像,显示左侧视网膜增厚(白色箭头)。

图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黄斑区轻度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白色箭头)。眼底镜检查显示左侧视神经乳头下部有白点(白色圈)。

入院呼吸内科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清唾液化碳水化合物抗原KL-6(1678 IU/ml)和癌胚抗原(43.7 ng/ml)水平升高;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阳性。

此外,头部磁共振增强成像发现左侧脉络膜增厚。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活检诊断为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肺腺癌(临床分期为IVb期)。

患者在停止他克莫司治疗后,开始使用卡铂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一线化疗。选择这种治疗是因为其间质性肺病恶化的风险低。

肺和转移性左脉络膜肿瘤对这种治疗有反应,肿瘤大小缩小了50%;此外,他的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和左视野有所改善。

小结

与皮肌炎相关的恶性肿瘤通常进展迅速,在与肺癌相关的脉络膜转移中,脉络膜病变通常先于肺癌诊断;因此,诊断为脉络膜转移时的CT可显示肺癌病变。因此,当皮肌炎患者出现眼部症状时,应怀疑有转移性恶性肿瘤,并应进行全身检查,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以确保早期诊断恶性肿瘤。

此外,该患者对全身化疗反应良好,由于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消退,肺部和脉络膜肿瘤缩小,眼部症状得到改善。关于肿瘤对全身化疗的反应性,既往报道肺癌伴脉络膜转移的反应率约为68%

参考来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

【重要提示】本公号【家属说】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