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鍾佩欣、伍軒沛、何嘉駿、林少權)南區的漁業文化及旅遊資源豐富,推動南區發展,有助提升本港吸引力。南區發展離不開整全的規劃及完善的交通配套,但串聯南區西部多個景點及住屋區的南港島綫西段,公布多年仍只聞樓梯響,迄今動工無期。有年過八旬的華富邨街坊感慨:「鐵路發展太慢,怕有生之年都等不到港鐵開到邨內!」南區居民紛紛支持政府拓展南區旅遊,期望實現地鐵夢,盼望早日聽到激動人心的報站廣播:「下一站香港仔」、「下一站田灣」……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鐵路開通能夠帶動一個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而鐵路建設需時較長,政府應盡早拍板興建南港島綫西段。《大公報》最近廣邀社會各界,為完善「旅業『南』圖」出謀獻策,今日將舉行座談會,有關專家、持份者聚首共議,推動南區旅遊發展。

「華富邨起港鐵,講了好多年啦,唉,現在影都未見!」華富邨老街坊張伯伯已年屆80歲,近年已少了外出,但仍會去鴨脷洲探望孫女。華富邨與鴨脷洲同在南區,往來交通卻要耗上超過半小時。張伯伯說,華富邨未有港鐵,外出要搭巴士,「夏天等車特別辛苦,巴士站好熱,如果有港鐵就方便很多。」

華富邨站是擬議南港島綫西段的車站之一。根據政府《鐵路發展策略2014》構想,西段是由黃竹坑站向南區西部延伸一條支線,連接港島綫港大學站,增設5個車站,名字也擬定好:香港仔、田灣、華富、數碼港、瑪麗醫院,當時預期最快於2021年動工興建、2026年投入使用。

方便居民 吸引遊客觀光

現實卻是,南港島綫西段多年來只聞樓梯響,至今動工無期。運輸及物流局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正積極研究港鐵提交的南港島綫西段建議書,而項目推展要視乎華富一帶發展和華富邨重建時間表,當華富邨2027/28年起遷移首批居民並清拆現址樓宇騰出空間後,可隨即開展建造工程。港鐵則表示,目前正就政策局及部門的意見補充建議書內容。

南區近年有不少新發展,政府曾預期南區西部2031年居住人口增加近10萬人。南港島綫西段發展不僅便利當區居民,更影響整個南區發展,以至本港創科產業及旅遊業發展。

家住新界西、在數碼港上班的陳先生,每日返工要搭港鐵到中環,再轉30X號巴士,車程近一個半小時。他質問,政府既然強調重視創科發展,為何不做好數碼港的配套發展,「現在要研究起科學園站,點解數碼港站講了這麼多年也不做呢?」

社會復常,來港旅客量飆升,不少聲音認為要善用南區的豐富文化及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產業,包括將香港仔魚市場升級改造、加強南區旅遊配套開放、優化餐飲艇發牌制度等。許多南區居民十分支持加快發展南區旅遊,同時期望加快興建南港島綫西段鐵路系統。

家住田灣的陳先生說,區內有很多特色景點,包括海洋公園、香港仔海濱及魚市場、華富瀑布等,奈何位置分散,交通又不方便。他認為,若有港鐵貫通,必定可吸引更多旅客光臨,為南區注入活力。在中環上班的他說,早上繁忙時間搭巴士,八點就開始塞車,「希望快啲有地鐵,聽到廣播:下一站田灣!」

毋須「先重建華富」

南區居民岑小姐十分支持區內發展旅遊業,「除了海洋公園之外,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出售各類海鮮,對旅客來說也很有吸引力,舢舨遊也很有特色。」她又說,南港島綫西段不僅便利居民,也是南區發展的必要基建設施,「旅客想去香港仔魚市場,都不知道點坐車,有地鐵就不同,出口標明往魚市場、往避風塘海旁,一目了然,方便旅客。」

立法會議員郭偉强認為,鐵路開通能帶動一個地區的經濟和流動性。就南港島綫西段,政府受制於「先重建華富,後建鐵路」的想法,但鐵路建設往往需花近10年時間,慢慢等只會導致基建發展大落後。他強調,盡快拍板興建西段,除了方便居民,更能帶動旅遊發展,加強社區的流動性,帶動整體經濟。

點評|「基建先行」不是一句口號

現屆政府明確提出土地發展要「提量、提速、提效、提質」,並提倡以「基建先行」及「創造容量」的規劃方式,以運輸基建帶動土地發展。南港島綫倡議近30年,但南港島綫西段至今動工無期,苦了當區居民,亦窒礙了南區發展。提量、提速、提效、提質,不僅要體現在拓土建屋上,也要體現在交通基建和其他公共服務上。

還要等到2028年?

早於1980年代,政府已將南港島綫列入長遠交通發展計劃。獨立的南港島綫最早可追溯至香港政府運輸科在1993年發表的鐵路發展諮詢文件,其後幾經修訂,並分拆為東西兩段。其中南港島綫東段在2011年動工,並於2016年12月28日全線通車;至於南港島綫西段,政府曾在2014年提出具體藍圖,並預期最快2021年動工興建、2026年投入使用,奈何好事多磨,計劃一變再變,根據政府最新時間表,南港島綫西段預期要在2027/28年起華富邨居民陸續遷移至接收屋邨後,才開展建造工程,令人大失所望。

優質的城市發展需要多維度、多層次的策略規劃和持續建設。南區有着豐富的旅遊資源,可加大力度發展旅遊業,加上華富邨重建等發展帶來的人口增長,南港島綫西段建設必須盡快提上日程,而且要提速、提效發展。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