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的《命运》一书主要讲述了什么?

关注者
9
被浏览
13,161

10 个回答

任何醒悟了的智者都是这样:把自己放在低调里,是为了让思想真正成为一种时代的高调!凡信命者不如信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不信命才能够运!——唐雷恒

《命运》是关于中国的普通的、最基本的,或者说涉及中国人生命根性的一本书。

对于蔡崇达的新作《命运》,李敬泽认为读者可以在其中找到我们生命里、我们精神中一个几乎没有被充分言说的底部逻辑,“让我们领悟到支配着、支持着、激励我们祖先的那些东西,实际还在激励着、支撑着我们的生命。”

任何醒悟了的智者都是这样:把自己放在低调里,是为了让思想真正成为一种时代的高调!

《我所理解的生活》中有句话写道:“命里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有诞生和死亡,而中间的都是你要强求的部分。”

这是一部‘深者见其深,浅者见其浅’的作品。每个人都有着“自我超越”的能力,只有当人们愿意直面某些人生命题时,才可能从各种行为、措施中寻求到解决方案。

当我们面对生命中的艰难困苦的时候,支持我们的未必来自书,而是来自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特别基本但又特别坚韧顽强的信念,而蔡崇达通过《命运》中的主人公阿太很好地展现了这种信念。

苦难不过是生命的土壤,是在枯萎中碾落成泥,还是深深扎根、破土而出,都由你自己说了算。

人生诸多痛苦,皆源于盲目较劲。

面对难逃的劫数,与其自不量力地以卵击石,不如以柔克刚、水滴石穿。

人之命数,看似无常,实则在冥冥之中,皆有道法可依。

当你走过半生,回顾来时的一个个路口,就会发现:

先天之命已注定,后天之命,却取决于个人的修为。

蔡崇达的《命运》裸露了人在命运面前的可怜与无助却又有着伟大与智慧。其中《命运》有一句话我想是给读者听的——只要我们还活着,命运就得继续,命运最终是赢不了我们的。

《命运》是以他阿太跌宕百年的人生为主线,讲述了她与命运缠斗一生的故事。儿时的阿太就背负上神婆“无子无孙无儿送终”的残酷预言,而她的一生恰好又多灾多难,可她永远都那么剽悍不屈。全书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命运的折磨与阿太的剽悍。她面对命运逆流而上,驮起人生的日落,虽受到了命运的伤害却也算活成了自己命运的主宰。

蔡崇达借阿太的命运告诉我们命与运就是舟和水,想要归宿何方就要自己掌舵。你若软弱可欺,命运就肆无忌惮;你若勇敢不惧,命运便温柔和煦。而命运的幸与不幸,因果都在自己。

阿太的原名叫蔡屋楼。祖祖辈辈都在福建闽南的沿海小镇上生活,也许是封建的伦理道德,又或许是海边人的讲究。家族赋予人的使命就是人丁兴旺,延续香火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可偏偏阿太家三代单传,人丁单薄,一家人还因此被人看不起,奈何到了阿太爷爷这辈竟只生了一个女儿,即阿太的母亲。自此阿太爷爷就像是做错了事,整日都耷拉着脑袋,低着头进门,低着头出门,连吃饭都低着头。眼见得子无望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招赘,阿太爷爷立刻就把改命的希望寄托在了唯一的女儿身上。爷爷就每天想着让她和不同的人定娃娃亲,而后他就每天晚上,给她一个个分析不同男孩子。这样魔怔了许久时间,终于有一年招了个上门女婿黄有海。

得意的阿太爷爷就要盼望着家族的转运。他从不要求女婿外出挣钱,整日期盼着他和女儿能生下个男丁,家族的香火就续上了,他就能昂起头做人也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可造化弄人,事不遂人愿。阿太母亲接连生了两个孩子,全都是女儿,即阿太和她妹妹。难掩失望的阿太爷爷还是笑着说表示它们还可以继续生,然而出现了始料未及的事,黄有海不知所终。等地失望的阿太爷爷回到了原来的日子,心地茫然的阿太妈妈陷入了焦虑的沉思。只有一个大家不愿承认的可能,黄有海一心想出海赚大钱,不愿再混吃等死当一个上门女婿,选择了不告而别。

命运的捉弄人,使失去了指望的爷爷,像一盏油灯被掐灭了灯芯日渐消沉。时常静坐发呆到就连燕子飞到他肩膀上,也不知道赶,而后不久郁郁而终。随之奶奶也跟着去世了。

留下的阿太妈妈,面对着丈夫离家杳无音讯、父母先后撒手人寰这一连串的打击,一蹶不振。她像一个快要撑爆的气罐,心里装满怨气,脸上布满乌云,觉得命运不公。乡邻们安慰她,她就拉着女儿转头就走;好心人上门开解她,她就脱口大骂。阿太妈妈就这样怨恨与退避着命运。

此后的阿母天天带着两个女儿到寺庙里去讨说法,她要么与神像大吵,要么与神婆大吵再者暗自发呆。没过多久,正值盛年的阿太妈妈就生出了些许白发,整个人衰老了不少。这样浑噩混沌的日子持续了很多年,直到阿太妈妈开始为阿太寻找婆家。她求神婆赐个姻缘,可神婆却断言“你女儿命不好,这辈子将无儿无子无孙送终!”阿母气得大哭了一场,心里愈发觉得命运的无情。甚至苦苦哀求神明尽快了结自己灰暗的一生。

可阿太却不相信神婆说的话,跑去找神婆理论,神婆推辞命运说的。然而阿太怒不可遏吼叫“那我要生气了,我要和它斗一斗。”出乎意料的是,神婆看中了阿太不服输的犟劲,撮合她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杨万流。阿太出嫁的那天,阿太妈妈拿着祖宗牌位消失在了海里。

因阿太母亲少有用正眼看过她,阿太父亲早早就离家出走。想来阿太没有得到过双亲的疼爱,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照顾母亲和妹妹的责任。这里我没有认为阿太妈妈软弱,只觉得她可怜,从来没有与有了失去是两码事,人的发育规律与成长特性如此,不可肆意强求,更不可巧言涂抹。

年少的阿太不信命,不认命,所以她决心要与命运抗争,扭转命运的走向。阿太有了婆家,也有了丈夫。杨万流是个好丈夫,阿太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有了一个真心爱她的人。杨万流很喜欢孩子,阿太也喜欢孩子,他俩偶尔一起出门,他的眼睛只要看到孩子就挪不开。阿太默默为生孩子做着努力,她偷偷地找别的神婆询问,四处寻找偏方回来煎药,天天喝下各种苦药。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阿太的肚子却始终没有动静。神婆的预言成真了,阿太决定不再为难自己,也因机缘巧合收养了三个孤儿。不幸的是恰逢战乱,杨万流被抓去了当壮劳力后又流落国外。不久之后婆婆也去世了。

又是相似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可阿太却独自扛起了一家人的担子。她跟着村民学种地,到码头当装卸工,到纺织厂当包装工,只要能挣到钱,什么活她都干。日子艰苦难熬,但只要听到孩子们一声声叫着“阿母”,阿太心里就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满足。

天降一封失踪多年丈夫杨万流的信。原来被当了壮丁的杨万流后来流落到马来西亚,慢慢打拼出来办养殖业发了家,他希望把阿太和孩子们接过去团聚。阿太感激杨万流的情深义重之余深知杨万流此生最大的愿望,能有个自己的孩子,可她自知无法生育而妹妹的老公也在那边却没有来的信,经过一番思虑,阿太将两个养子和妹妹送出国,自己则和身有残疾的养女留在家。同时又劝告丈夫在寻一个女人生养孩子。

时过境迁,儿子们都已事业有成,回了国;女儿们有了可靠的男人,成了家。儿女们都各自有了孩子,它们会时常回来看望、陪伴阿太。曾被神婆断言无子无孙的阿太,如今收获了子孙绕膝、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改写了命运的结局。此书也是在告诉读者,漫漫余生中我们终会发现,我们走的每一步路,跨过的每一道坎,都是间接或直接转变命运的契机,人生的幸与不幸,更多取决于你自己。

看到阿太的妹妹为了帮阿太改命替阿太生孩子、看到阿太丈夫时隔多年还不忘情义、看到阿太的一家在阿太的葬礼上谈笑命运、看到儿儿女女上下一心。这又何尝不是“命运”的眷顾。

物质的残酷可以用精神的慰藉来弥补的,可真正受命运作弄的人,我想应该没有理由驱使它。但我们面对“命运”心中要有光不假,可这光不是别人给的,别人也不可能真正的给你,你要自己生成。哪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我们也要在夜光下前行,成就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