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肉跳”与运动神经元病的关系

浅谈“肉跳”与运动神经元病的关系

肌束震颤俗称“肉跳”,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然而当临床上许多患者发现自己有肉跳时,便焦虑不已,经常将肉跳与运动神经元病划为等号,但究竟是什么导致肉跳的产生呢?



肌束震颤(肉跳)是指一部分肌肉出现无规律、不随意地收缩和颤搐。由于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神经兴奋性增高,运动单位自发放电形成束颤电位,当束颤位置较表浅或束颤电位出现频率较多时便可肉眼观测到肌束震颤。
当然,运动神经元病是由于“侧索硬化”或脊髓前角细胞的坏死,使终端的肌纤维失去上游神经的抑制作用而表现出高“兴奋性”,导致“肉跳”。但临床上大多数出现的“肉跳”都是良性的,医学上亦称为良性肌束震颤综合症(BFS),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身体局部肌肉出现不自主的肌束颤动而无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最多见于面部以及四肢部肌肉,不会进展为其它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肉跳”会在运动后明显,休息后缓解,而且受情绪影响明显,尤其是伴焦虑状态时会明显加重。运动神经元病和良性肌束震颤最明显的区别是,运动神经元病除“肉跳”外通常会伴肌肉的萎缩与无力,而良性肌束震颤综合症的肌力、肌张力与腱反射均正常,也不伴有肌肉萎缩。

除了运动神经元病以外,出现“肉跳”还可见于以下多种疾病和情况: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甲亢、低血钙,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及遗传变性疾病如腓骨肌萎缩症等也可出现肉跳;甚至于某些毒物如蜘蛛、蝎子等的叮咬也可导致肉跳;不恰当的运动,饮用过量的咖啡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如外科麻醉使用的琥珀酰胆碱等情况也可引起“肉跳”。临床上出现“肉跳”若需要进行鉴别时可以做肌电图或肌肉超声以明确。



总而言之,“肉跳”可出现于多种疾病和生活状况中,有可能是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警示,也有可能能是一种良性状态,应仔细予以鉴别。



发布于 2020-05-06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