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鱼眼观色
古代服丧仪礼和现代戴黑纱的缘由浅谈

古代服丧仪礼和现代戴黑纱的缘由浅谈

古代服丧仪礼和现代戴黑纱的缘由浅谈


文:枯木



我华夏神州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几千年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活动都有一套严谨的行为规范和行事准则,有的是明文规定,有的约定成俗,这是社会高度文明和道德风尚的集中反映,正如《春秋左传正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关于礼仪制度,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撷取其中服丧礼仪简单谈谈。服丧制度最早制定于周朝,以明文法律形式《仪礼·丧服》为规范,一直施行到上世纪初,三千年来基本上没有太大改变,可以说是被执行最久的规章制度之一(因而过去称为服丧制度,今则称为服丧礼仪)。

服丧制度源自孝文化,孝是我国传统美德,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华,已经深深渗入到华人的血脉当中。孝文化涉及广泛,内容庞杂,简单来说,孝就是人性,是做人的根本,是至德至善。狭义来讲,孝就是对亲人生前孝敬,逝后缅怀,而服丧制度就是缅怀追思的体现之一。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仪礼·丧服》疏中对这种丧服制度的形成作过这样的表述:“黄帝之时,朴略尚质,行心丧之礼,终身不变”,“唐虞之日,淳朴渐亏,虽行心丧,更以三年为限”,“三王以降,浇伪渐起,故制丧服,以表哀情”。事实上,服丧制度虽然最早源自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其实还是封建社会的“亲亲尊尊”宗法制度的体现。




一、古代五服

古代的服丧制度,以《仪礼·丧服》为圭臬,其中规格、形制、期间都是严格按照亲疏远近来制定,从重到轻,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谓之“五服”。我们依据《仪礼·丧服》和《礼记·服丧小记》简单解释一下这五种服丧礼仪。

一)斩衰(cuī)



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服丧礼仪,斩衰的服丧时期为三年,主要是分封诸侯为天子服丧;父亲为嫡长子(唐朝以后消失);子、女(未嫁之女为父、嫁后因故返之女)为父,妻妾为夫,嫡孙为祖父等。明清二代,规定子女(包括未嫁之女及嫁后复归之女)为母(包括嫡母、继母、生母)也服斩衰。



《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苴絰(jūdié )、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 ,斩衰裳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的丧服,斩的意思就是用刀子切割布,不加缉毛边。“凡衰,外削幅;裳,内削幅,幅三衣包。”古人上衣下裳,而斩衰则上衣布边向外缝,下裳向里缝,并且每边有三个褶裥。

苴絰,用已结子的雌麻纤维织成的粗麻布带子,共两条,一为腰绖,用作腰带,一为首绖,用以围发固冠,有绳缨下垂。苴杖,《礼记·服丧小记》:“苴杖,竹也”,意思是在竹棍上缠绕粗麻做的哭丧棒。绞带,是以绞麻为绳作带,与腰绖相似。冠绳缨,以麻绳为缨的丧冠,冠身也是用粗麻布制作。菅屦,是用菅草编成的草鞋,粗陋而不作修饰。





这里需要解释几点:第一,苴麻,古人制作服装原料为麻和丝,麻布的原料分多种,主要为桑科的大麻(Cannabis sativa L.),其中雄株叫枲(xǐ )麻,牡麻;雌株叫苴(jū)麻,茡麻。有的人用罂粟科的大麻(Papaver somniferum L.)混淆是错误的。

第二,关于生麻布和熟麻布区别。古人制作麻布,用大麻的纤维纺线织布,其中有一道工序,那就是用热水浸泡,加灰捶洗鞣制,这样抽出来的麻线柔软细腻,而不用这道工序出来的麻布则相对粗糙僵硬。因而将用清水浸泡不加灰捶洗制作的麻布称为生麻布,而用了加灰捶洗鞣制的则称为熟麻布。纺织成熟麻布后,还有一道工序,那就是继续加灰捶洗鞣制漂染,使之更加细腻柔顺洁白,这样制作成的丧服,称之为锡衰,如《仪礼·丧服》:“大夫吊於命妇,锡衰。命妇吊於大夫,亦锡衰。”,而制成熟麻布后,直接制作成丧服,则称为“缌”,下面专门有缌麻这一丧服。

第三,关于缉边,古代没有现代所谓的缉(锁)边,制作服饰接缝处向内缝制,再用烙铁熨烫。而丧服的斩衰和齐衰都是上衣向外缝制,把毛边外露,以显哀痛之极,仓促赶制而成。有的解释说不缉边其实有点不准确,而是因为向外缝制毛边外露的原因。

二)齐衰

齐衰比斩衰次一等。斩衰之服的丧期分三年、一年、九月、五月、三月不等。如父卒为母,为继母,母为长子,服期三年;父在为母,夫为妻,服期一年;男子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已嫁女子为父母;孙、孙女为祖父母,服期一年;为曾祖父母,服期三月等。



齐衰的丧服:“疏衰裳齐,牡麻絰,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疏衰裳”指的是比较稀疏的粗生麻布,“齐”指的是毛边修剪整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是衰都是向外缝制,并非有人解释的向内缝制缉边。斩衰和齐衰区别在于一是用雌麻还是雄麻,再就是有没有三个褶裥。牡麻絰和斩衰略有不同,用不结子的雄麻制作。同斩衰不同,头上不用麻绳带子而用麻布带子。削杖指的是用桐木制作的手杖。疏屦是用细于菅草的藨草(piǎo)、蒯草编成的草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杖期”,杖,是居丧时拿的棒;期,是一年之丧。期服用杖的称“杖期”;不用杖的则称“不杖期”。斩衰和齐衰都有杖期,斩衰为三年,齐衰为一年。一般嫡亲才能用杖,杖期有诸多讲究,如《礼记·服丧小记》:“虞,杖不入于室;祔,杖不升于堂。”,意思是亲人出殡后,哭丧棒不进入室内,上了神位祭祀后不进入厅堂。如父、母不在,服杖期;若父、母在,则服不杖期等。

三)大功







大功又次于齐衰一等,丧期为九个月、七个月、三个月不等。适用于为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等服丧,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大功的丧服为布衰裳,牡麻绖,冠布缨,布带。布衰是指经过热水煮沸用灰染制的熟麻布。牡麻绖、冠布缨、布带同齐衰,只不过在麻布宽窄上有讲究,根据亲疏逐渐变窄。

四)小功



小功又次于大功一等,适用于为从祖父母(父亲的伯叔父母),堂伯叔父母(父亲的堂兄弟及其配偶),从祖兄弟(父亲的堂兄弟之子),已嫁之从父姊妹及孙女,长子外的诸子之妻,未嫁之从祖姑姊妹(父亲的伯叔父之女及孙女),外祖父母、从母(姨母)。此外,妻为娣姒(妯娌)、夫之姑母、姊妹,出嗣之子为同父姊妹之已嫁者,也服小功。

小功丧期为五个月,其服饰是布衰裳,澡麻带,绖、冠布缨,吉屦无绚(qú)。小功所用的麻布较大功更细。所谓澡麻,是指经过洗涤澡染的较白的麻。吉屦即日常所穿的鞋,绚是鞋鼻上的装饰,用以系带,小功是轻丧,不必专备服丧用的鞋,吉屦去绚即可。

五)缌麻

缌麻是最轻一等的丧服。上面讲过,缌麻就是用熟麻布不经过再次加灰捶洗鞣制漂洗工序,直接制成的丧服。适用于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此外,妻为夫之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从祖父母、从父兄弟之妻,也都有缌麻之服。缌麻丧期仅为三个月。



在《仪礼·丧服》中,麻布除了生麻布和熟麻布的区别,还有一个麻布粗细的区分,逝者亲缘关系越亲近,那么采用的麻布越粗,具体如何划分粗细呢?古人给出了具体数字,那就是“升”。如《仪礼·丧服》“ 衰三升,三升有半。其冠六升。以其冠为受,受冠七升。齐衰四升,其冠七升。以其冠为受,受冠八升。繐衰四升有半,其冠八升。大功八升,若九升。小功十升,若十一升。”



要解释“升”,首先了解布的幅宽,古人由于技术限制,一幅布的宽度基本上在50~60厘米,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而每幅布的线,越多则布面越精细,越少越粗糙,一般来说,在西周时期每幅布十五升(原料体积),具体丝线数量为1200缕(根)左右。那么,斩衰三升,就是每幅240缕(根);齐衰四升,每幅320缕(根);大功八升,640缕(根);小功十升,800缕9(根);缌麻,十五升去其半,那就是600缕(根)左右。(因而从麻线根数可以看出,似乎最早除缌麻是熟麻布外,其他四服都应该是生麻布,只是后来更改而已。)



以上就是《仪礼·丧服》章所载的亲属间各种服制被后世奉为权威性的准则,根据“亲亲尊尊”宗法制度,越亲近的关系,丧服越简陋粗糙,服丧期越长,以彰显哀痛之极,所谓的“披麻戴孝”;而亲缘关系越远,丧服变得细腻,服丧期也短,因而从丧服上一眼就可以看出和逝者的关系亲疏。五服制度三千年来被历代遵行,虽然各个朝代略有变通,然而总体不大,一直到了民国才开始有大的转变。

二、带黑纱的来历



民国期间,随着封建王朝的轰然倒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让原有的所有传统文化都遭到质疑和反思,再加上西学东渐,一切向西方学习成了当时比较时髦的做派,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方面,甚至生活方式等等,都一股脑儿的向西方靠拢。

从当时背景来说,很多人出于美好的愿望和希冀来改革社会,以期获得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百姓富裕,从而和世界同步。可以说出发点并未有错误,并且带了了很多新的观念,对我国社会进步有着好的一面。然而囿于时代限制和缺乏长远眼光,过于“崇洋媚外”,以至于很多做法过犹不及,甚至不伦不类,以至于对后代造成了极大影响。



就拿服丧制度来说,我国三千年来的传统丧事都是用白色,日本朝鲜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也是用白色,而黑色则是欧美传统。在古代欧洲,丧服都为黑色,至于黑纱的来历,则是由于当时如果贵族死了,仆役都要穿黑色丧服致哀,一个英国仆役因为买不起丧服,便用一块黑纱戴在左臂上表示哀悼,因为节俭易行,后来佩黑纱就成了英国传统,从而在欧美非常流行。

而民国政府成立后,为了表明和旧的传统割裂,以表明自由民主,因而丧葬制度也被重新制定,以法律形式颁布。比如1912年8月,刚成立不久的中华民国就公布《礼制》,其中规定“庆典、祀典、婚礼、丧礼、聘问,用脱帽三鞠躬礼。”同年10月,公布的《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常礼服2种:书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夜用大礼服类似燕尾服;常礼服也分2种:一为西式,一为袍褂式,均为黑色;女子礼服则只有1款:上用长与膝齐的对襟长衫,下用长裙;衫裙均加绣饰。并规定穿着黑色礼服出席丧礼时,男子要在左腕缠上黑纱,女子则在胸前缀以黑纱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基本上是对欧美的全盘照搬,摒弃了以往三千年的白色丧服,而用黑色。然而,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政权屡屡更迭,因而服丧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行使,于是在1912年清朝最后一个太后隆裕的丧礼上,既有民国政府人物身穿黑礼服公祭鞠躬礼的形式,又有满清遗老穿白孝服的跪拜礼夹杂其间。

后来,民国期间仍有多次颁布关于服丧礼制的草案和议案,号召“革除陋习”,提倡新生活,丧服制度也出现不少变化,黑纱后来变成了黑袖章,也从手腕上升到臂上。不过三千年的习俗岂能一日而废?而很多官方人士,一方面要遵守民国法律,在特殊丧葬场合黑礼服黑帽黑纱(袖章)三鞠躬,私下来却白孝服哭丧棒跪拜涕泣,因而当时的服丧制度大多不了了之,名存实亡。



新中国在旧的废墟上成立后,并没有制定服丧制度,丧事成为民间礼仪,依照三千年的古传统,大多并未改变。民间的丧服礼仪依旧遵循古代的“白”色主调,只是在一些官方层面,遗留有民国时期的痕迹,那就是延续民国时期的黑纱特点,简约朴素,至于黑礼服黑礼帽之类就完全没有了。而关于服丧期,更没有规定,于是各凭良知,自行执行。

三、服丧礼仪的反思



直到如今,民间丧礼依然是一片白,只不过服丧期已经逐渐消失,过去穿白裤子为父母守孝三年的传统,在大多数地方变成了一百天甚至更少,更多的是带黑纱以寄托哀思,有的甚至在葬礼过后一切照旧,至于心中的哀思,很难从服丧礼仪上看出来。

唐代孔颖达说过,“黄帝之时,朴略尚质,行心丧之礼,终身不变。” 后来淳朴渐亏,有了服丧制度,以表哀情。如今服丧制度消失,难道是人们又重归“质朴”?笔者并不这样看,虽然道理上是只要心丧,那么就是孝,可是若没有了一定的形式,一切归于虚无,所谓的“心丧”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中国人慎终追远、事死如生、以礼教孝的传统,虽然其中有不少弊端,可是大部分还是中华传统优良美德,值得我们继承和传承,毕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要有所信仰和有所敬重,正如孝是人的本性特征那样,需要激发出来,从而广而大之,才能让人感受到世间的温暖和情怀,如果虚无的泛泛而谈,枯燥的喋喋不休,打着节俭的旗号,图谋着不菲的利益,试问,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2020/8/18 榆木斋

(由于并非专业论文,本文只是简单概述,若有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发布于 2020-08-18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