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育迟缓行为异常,这是脑瘫的表现吗?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脑瘫的患病率1-3‰左右,由发育不成熟的大脑先天性发育缺陷或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HIE、核黄疸、外伤、感染等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症状多发生在18个月以前。新生儿期后脑损伤缺氧、外伤、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引起的症状与脑损伤发生时间相关。这些脑瘫称为新生儿期后脑瘫或后天获得性脑瘫。

脑瘫的脑部病理改变主要是脑白质损伤、脑部发育异常、颅内出血、脑部缺氧引起的脑损伤等。要高度重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育特点,以儿童神经发育模式为基础,早发现,早干预。


婴儿期重点抑制残存的原始反射、促进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应、矫正姿势。以神经发育学和感觉统合技术为主进行初级运动功能和认知训练;幼儿期是运动模式发育关键期,易发生运动紊乱及运动障碍多样性。重点是运动功能,注重心理及行为发育。

学龄前期儿童活动范围和种类扩大,主动学习能力增强,应用生物力学原理,以非固定性支撑或辅助方法促进良好的运动模式与功能,为入学做准备;学龄期是适应学校环境,强调生活自理、认知和文化学习,应减少运动康复训练频率,重点学会如何使用辅具和增强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等;青少年期常并发骨关节疾病,辅具、手术及治疗并发症,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和心理指导。

脑瘫患儿多数是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儿,是从新生儿期开始就不断生长发育,不断变化着的个体,所以康复是在患儿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起到帮助推动,帮助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中去。


对脑瘫儿童的康复应该整体的来看待,并采取全面综合的方法,抵制异常发育,促进正常发育模式,同时进行教育康复,以提高其智力水平,使其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但康复治疗首要注意的应该是安全,孩子对于危险的意识差,应该将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尤其是在患儿的康复训练中,经常会使用一些球类,蹦床,滑板等要确保患儿安全的训练环境以及患儿训练中稳固的保护措施。应用有目的的作业活动,对患儿进行治疗,从而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和劳动能力。


另外也需要参考患儿的生活背景、个人爱好、家庭生活、文化背景等等,结合以上这些为患儿设计作业治疗的处方,使患儿得到一系列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尽可能的发挥患儿的潜力,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职业技能,以至于最大可能的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

发布于 2021-06-19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