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识之知觉

心理学基础知识之知觉

一、知觉的定义

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这回我们说到知觉,如果说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映,那知觉就是对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其实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单元,我们看到一个苹果,不会以一个个感觉来反映它,而是将其整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一个个单独的感觉。

而且知觉形成之后,只需要一种感觉就可以可以联想起事物的整个形象。

图片来自互联网

比如我们看到苹果,不仅能看到它的颜色、形状,我们还会知道它的味道、口感、距离我们多远等等,因为在我们脑海里有这个苹果的知觉,这依然是各种感觉的整合,只不过是在过去的经验中进行整合的,一旦整合,我们就很难再把它们分开了。

二、知觉的特性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知觉不仅仅只是感觉的整合,还有在大脑中运用以往经验和知识对外界物体进行解释的过程。

因此,知觉相较于感觉有以下几种特点:

1.整体性

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属性整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因为基于过去经验,所以我们可以将图形、物体中可能缺失的部分补充上,继而和以前经验中的事物结合,辨认出来。

知觉的整体性

2.选择性

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每一刻知觉外部物体是有限度的,但是感觉到的物体有非常多,因此知觉必须要有选择,把感觉到的一部分作为知觉主体,另一部分作为背景。

两可图形是检验知觉选择性最常见的方法。

图片来自互联网

3.恒常性

我们看一个人,离得近他就大,离得远他就小,但我们不会因为离得太远,就认为他变矮了,也不会因为离得近,就觉得他变高了。

人们会一直把他知觉为同样的高度,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不管是黄光还是白光之下的白纸都是白的,这是颜色的恒常性。同理,运动、明度、形状等都具有知觉的恒常性。


图片来自互联网


图片来自互联网

4.理解性

大家可能都有这种经历,本来看一朵云,并不觉得它有什么特殊的,但是有人说那朵云好像龙头呀,你就会越看越像,这其实是知觉的理解性在作怪。

人们在知觉某个物体的时候,总想知道它是什么,就想用一个熟悉的词标示,一旦标示对这个物体的知觉就会变得稳固下来。

人们总是用过去的经验解释知觉到的外部物体,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叫做知觉的理解性。


图片来自互联网

三、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1)大小知觉

是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小、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的。

观察者是把视网膜像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结合起来判断物体大小的。


图片来自互联网

2)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由视觉信息、动觉信息、触觉信息等结合而成的,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信息结合的非常稳固,只要其中一个信息生效,就可以得到对物体形状的知觉反映。


图片来自互联网


我们看到一个茶杯,尽管看到它的杯口是椭圆的,我们也知道它其实是圆形的。

3)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以自身为参照,头顶在上,脚底在下,眼睛看向前方,背部在后方,左右也可以得到。

也可以以声音为参照,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方位。


4)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就是判断距离的远近的知觉,又叫深度知觉、立体知觉。


①我们眼睛看近的物体会觉得眼睛紧张,看远的物体会觉得眼睛松弛。

②看近的东西两只眼睛的视线要重合,两只眼睛往一个焦点看,就费劲。看远的重合的少,眼睛就轻松。

③遮挡的物体看起来离得近,被挡的物体离得远。



④近的物体看起来大、清晰、稀疏,远的物体小、模糊、密集。


图片来自互联网


⑤远的没有近的看的清晰。


图片来自互联网


⑥明暗、阴影,亮的鼓起来,暗的凹下去。


图片来自互联网


⑦相对位移时近的移动得快,远的移动的慢。

⑧两只眼睛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左眼看到左边多一点,右边看到右边多一点,这两种不同,造成了深度知觉,看到的东西是立体的。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顺序型的反映。

计时器,昼夜交替等,用视觉、听觉、触觉来估计时间,生物钟等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物体运动的太快和太慢都无法产生运动知觉,比如沧海桑田和光速。

似动: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移动,却被知觉为运动。


图片来自互联网


诱导运动:云彩移动却看着是月亮在动。


图片来自互联网


自主运动

屏幕上的一个小亮点,本来不动,看着像动。

4.错觉

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图片来自互联网
图片来自互联网

编辑于 2021-09-25 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