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MA初级视频课程知识点

SFMA初级视频课程知识点

1. 原则1:先做好动作,在多做运动(先达到动作最低标准,在追求动作数量)

2. 无痛的动作并不定是功能正常

3. 人体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渐适应动作,哪怕这个动作都是一样的,如果这个环境不适合你做动作,或者这个动作不适合这个环境,那么这个动作的标准程度就会产生代偿

4. 原则2:先保护在纠正,先纠正在发展

5. 人体区域相互依存,不能只考虑局部需要从整体观察

6. 在治疗时,不仅要纠正问题,还要把本身关节正常的活动度提高,在日常生活中能正常使用才是对的。我们要看运动模式,是否正确

7. 在治疗时,神经系统为主要

8. 原则3:创建体系来保证原则得到落实(主要落实前两个原则)

9. 我们看到功能障碍或疼痛就分解它,检查一下是否有复杂的结构问题,但主要是弄清楚这到底是运动控制问题(时序性、顺序性、协调性、协同性)还是灵活性问题

10. 运动控制的改变导致损伤会更多

11. 动作评估能有效判断运动控制导致的损伤

12. SFMA主要是损伤、疼痛和运动控制改变之间的关系

13. 我们认为一些康复模式并不需要遵从疼痛,思考疼痛是如何影响动作的,也许没有考虑到运动控制改变的问题

14. 信息输入 - 恰当的处理信息 - 产生相应的信息输出

15. 疼痛会在身体系统的多个层面上改变运动控制,不是我们曾以为的反射那么简单,实际上更为复杂,这种整个身体系统的改变,会导致肌肉功能重新代偿并分配(身体可以代偿),而且这个会改变力学行为改变动作,因为它能产生短期的自我保护反应,这是一种潜意识的,与生俱来的反应,帮助我们保护自身(例如当你腰痛时,你不会弯腰捡东西),如果这种行为持续时间足够长,动作就会发生长期的改变,改变你活动方式。

16. 当有疼痛时,大脑能进行自我保护,从而产生额外的激活

17. Gholewicki有一项研究,描述了整个身体系统如何产生额外的激活,选取了300名运动元进行了脊柱的生物力学运动控制测试,使用仪器架起运动员们,使得双脚离地,锁住髋部,将肌电图的电级放在不同的核心肌肉上,测量脊柱/核心在受到扰动时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几乎是一种自动的反应,你的大脑对这种不可预测的干扰会做出哪些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曾经有过背痛病史的运动员,肌肉激活的更多,并且持续工作时间更长。所以这些曾经有过背痛的运动员在赛季训练中肌肉的持续时间要比其他运动员时间更长,这种保护机制在背痛小时候在持续存在,研究人员接着又追踪这组运动员,检查其他的变量,观察这些变量是否与其他损伤相关,结果在这个研究中发现,躯干有位移,当负重消失后,躯干实际上发生了一些移动并没有准确回到原始姿势,这就是本体感觉,通过姿势误差,测量本体感觉得情况,此外背痛的运动员可以预测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情况。所以僵硬的运动控制,处于自我保护策略,缺失了本体感觉,缺少了精确性,可能与突然的膝关节韧带损伤有关,所以说人体是一个整体,我们需要从头到脚观察所有地方。

18. 高阈值策略:可能由于某个疼痛,身体本能的产生了一种核心反应来保护自我,这些肌肉收缩进行保护,就是为你进行低阈值任务,建立一种非常坚固的身体策略,当我弯腰摸脚指时我不应该有核心肌肉的协同收缩,所以,我们经常提高的:高阈值策略,就是大脑一直在踩刹车闸。这就是一种姿势性的自我保护反应

19. 高阈值策略会造成对脊柱产生压缩性负荷、增加新陈代谢成本,本来可以放松肌肉,你却一直在协同收缩肌肉,你就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并且深层肌肉系统会被抑制,如果表层肌肉收缩过多,深层肌肉很难工作、影响自身的运动方式,功能性动作的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20. 我们在检查动作时,总是看对称性如何,尤其是脊柱和下肢的对称性,如果两侧肢体执行着不同的命令,这就是有问题的

21. 如果一个人来连单腿站立都站不好,我们为了找出问题所在,就需要对这个模式进行分解,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改变姿势(移除足和脚踝),看看你单膝跪地做的怎么样,单膝跪地会看出左右差异,如果单膝跪地做不了,就进行四点为姿势(我们移除了脊柱,脊柱不受任何重力的影响),如果做不了四点位,我们从神经发育学角度 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这时应该在地面上进行翻滚(现在脊柱完全没有负荷 了,完全没有信息输入了)尝试抬起头翻过去,一些人也可能来年这个做不了。当我们从疼痛学或疼痛与运动控制的角度思考问题时,一定要记住以上的基本知识。运动控制的定义(信息输入 - 信息处理 - 信息输出)

22. 疼痛分为三种:伤害性疼痛、外周神经性疼痛、中枢性疼痛

23. 运动是按模式发展的,而非单独的肌肉,我们要看模式而不是肌肉

24. 出生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呼吸 - 呼吸后出现的动作是抓握和颈部运动 - 四肢运动(翻滚、爬行、过渡动作)- 直立动作

25. 如果患者有功能障碍但是SFMA首要层级测试没有疼痛的话那就进行FMS测试

26. 当患者是天生柔韧性特别好的人群时,如果他们身上出现了僵硬的问题,那就要考虑一下肌肉张力和保护性张力的问题,建议让这些人群都关注运动控制问题

27. 在给天生柔韧性特别好的人群做动作分解时,还要考虑神经系统的状态,先做一个上肢或者下肢的神经筛查,可以检查相应的反射及相应的肌节,如果不检查那么这些人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状态可能就会发生改变

28. 3个R的理论(重置、强化、重训练)

重置:需要我们通过自己所擅长的技术施加给客户,让客户改变本身变得更好

强化:在经过治疗后,就要强化客户的模式,产生自我意识。进一步保护与纠正

重训练:给客户选择合适和负荷和合适的训练方式

29. 人体是一个交互模式,在稳定与灵活之间相互存在,当稳定与灵活被打破或其中一处被转换,则人体的运动模式就会出现改变。当出现灵活与稳定的问题时,灵活要比稳定更重要,不要带着灵活性问题去进行稳定性的纠正训练

SFMA动作模式

1. 最完美的功能正常并且没有疼痛(FN)- 红灯

2. 功能正常但是会有疼痛(FP)- 黄灯

3. 功能障碍没有疼痛(DN)- 绿灯

4. 功能障碍并且有疼痛(DP)- 黄灯

5. 稳定/运动控制障碍(SMCD)在笔记中,有很多主动测试没有完成而被动测试完成的则是稳定性问题SMCD

对于每个测试来说,都可以从这四个方向找到评分,在治疗时首先应该以绿灯先作为主要治疗在治疗DP在治疗FP

治疗规则

1. 不要进行热身

2. 在评估时,当对患者某个评估动作有疑问时,就把它评为功能障碍

3. 挑剔问题所在

4. 测试中不要穿鞋

5. 与客户一起做动作

首要层级评估

1. 颈椎屈曲

站姿双脚并拢,低头下巴触碰胸骨,我们要观察患者是否真的能用下巴碰到胸骨,如患者没办法做到,这就是功能障碍,我们还要检查一下颈椎的曲度,是否可以很好完成动作,在触碰胸骨时,颈椎呈一个均匀平滑的曲线 - 观察身体中的任何代偿行为

动作分解

当患者下巴触碰不到胸骨时,采用分解动作

平躺(改变了身体控制稳定的需求),这样让动作变得更难了,如果患者站着无法完成这个动作,而躺着却可以,这不能说是颈椎有问题,跟灵活性无关而是稳定性问题。我们所做的是减轻姿势所承受的负荷,所有用于稳定姿势的肌肉,现在都可以放松了。

如果在做仰卧位颈部屈曲时,发现距离变大了,就表明重力使它变难了

这时我们就要变化逻辑采用被动手法,如果被动手法也无法完成,这就可能是灵活性问题,反之则是稳定性运动控制问题。

当被动和主动都无法完成时,还有一个特殊的鉴别测试,当已经确定这是灵活性问题时,就要考虑这是上颈部问题还是下颈部问题或者根本不是颈椎问题,还可能是寰枕关节的问题,这时我们就要进行特殊试验:OA实验,检查一下寰枕关节,来判断问题是不是出在了颈椎上,因为至少20°的颈椎屈曲活动度来源于寰枕关节。想要确定是否是这个问题,就先让患者颈部被动旋转,旋转颈部实际上锁定了各节段的颈椎,尤其是下颈段,当被动旋转后,就让患者使者把下巴往里收,这时就要观察患者能不能屈曲20°,如果无法旋转屈曲20°,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寰枕关节是有问题的,如果患者能完成旋转屈曲20度,表明颈椎屈曲灵活性有问题


2. 颈椎伸展

站姿双脚并拢,向后仰头,观察下巴到额头的角度是否能大于80度,还有要观察颈椎后侧受压是否平均,而不是单独出现在某一个点上。- 观察身体中的任何代偿行为

动作分解

改变稳定性需求,然后被动做伸展,改变稳定性和主动 - 被动组合在一起

测试最重要的点,要完全让颈部伸展

患者平躺,让患者把肩膀移到床边,保持姿势肌放松,在观察被动患者能否达到80°,当患者可以达到则说明不是灵活性问题而是稳定性运动控制问题,如果被动也没有达到则表明这就是颈椎伸展灵活性问题。


3. 颈椎旋转

主要观察水平面内的旋转动作,旋转角度应该要达到80°,我们用锁骨作为参照点,首先找到一侧锁骨的中点。这是80°的标示线,想象这是一条直线,如果在患者颈部旋转时,她的鼻子或者下巴可以超过锁骨中线,那就是功能正常,这是80°的标示线,在动作中要观察患者是否有侧屈或者伸展的代偿动作- 观察身体中的任何代偿行为

分解测试

首先让患者平躺,先让患者做一下仰卧位的旋转测试,观察有没有达到80°,并观察是否产生代偿动作,如果患者没有达到并产生代偿动作的话,就先让患者知道正确的旋转方向的动作,并在一次让患者旋转,如还是不达标,则采用被动手法进行旋转。当被动旋转时,如一侧能达标另一侧无法达标,表明达标的一侧有稳定性问题,无达标的一侧有灵活性问题。当确定一次有灵活性问题时,就可以采用特殊测试,颈椎80度的旋转主要来源于上颈段,一半的旋转来源于C1和C2(也就是40度),我们有一次很好针对C1和C2的测试(当颈椎旋转进行分解时,先被动让患者屈曲,这个动作把下颈段锁定了,现在我们就要检查她的上颈段有没有40°的旋转,在让患者做主动的旋转来观察有没有达到40度)如上颈段旋转测试达标,表明患者旋转问题不是来源于上颈段。不是来源于上颈段可能就说明是来源于下颈段的C3 - C7 有某种灵活性问题。


颈椎分解模式总结:

1. 颈椎屈曲分解测试是从旋转开始

2. 颈椎旋转是从屈曲开始

3. 旋转测试时辅助患者维持头部中立位

4. 上肢模式1(肩关节内旋和伸展)

手摸对侧的肩胛骨下角,观察患者是否能够很流畅地完成这个动作从而不出现卡顿,如出现卡顿则表示运动控制障碍,并观察肩胛骨突起状况(翼状肩胛),并且要观察小臂与手部是否呈一条一直,而不是手掌向桡侧偏摸向肩胛骨,这种也属于运动控制障碍- 观察身体中的任何代偿行为


动作分解

如果患者既有胸椎灵活度问题又有肩关节灵活性问题,那么就先进行胸椎灵活度测试,会取得更好的结果。首先进行腰椎锁定测试(排除腰椎影响的测试)。

患者手膝支撑然后向后做到脚跟上,把头保持在中立位即可,并把前臂并拢,双膝不需要并拢,如果患者无法做到脚跟上,则说明患者髋膝无法屈曲,只要让患者向后坐保持舒服的姿势即可。如果要测试患者胸椎左侧,则需要站在患者的右侧,同时握住患者左手放在背后,如果这个动作让患者疼痛或无法放在背后,那就采用另一个姿势:把左侧手放在右侧肩膀上。

然后让患者进行从左向右侧的旋转,旋转角度需要在50度,在旋转过程中身体不能侧屈,髋部及下肢需要保持稳定(如果旋转受限,身体就会出现侧屈的代偿),头部随着旋转而转动。当患者产生代偿时,我们就需要去辅助患者,把髋关节和肩关节控制住(抵髋、低肩、同时把手穿过肩部,三点支撑。如患者仍无法旋转50°则证明胸椎灵活性阳性,然后在让患者进行另一侧的测试。当两侧都是阳性时,还需要测试肩部。

让患者俯卧(改变稳定性需求)并在做一遍肩关节伸展及内旋,在俯卧位这个动作会更难,因为重力在抵抗患者,但如果可以在俯卧位完成这个动作则表明肩关节是没有问题的,如肩关节没有在俯卧位完成,就采用被动手法辅助患者。如果可以被动患者完成这个动作并没有代偿则不需要在进行肩关节的检查了,因为可能是稳定性主动控制问题,主要的问题是出现在胸椎上,如无法完成则需要检查姿势的三个要素(肘关节屈曲、肩关节伸展及内旋),首先先检查肩关节内旋,检查者需要给患者一个阻力点,把一只手放在患者肩部并让患者完成肩关节内旋60度,如果活动度受限就需要被动检查,如果内旋只有40度,需要检查一下外旋角度,外旋角度正常是90度,如果外旋角度变成110度的话,说明总活动度达标,只不过一部分内旋幅度转移到了外旋上。如果患者内旋角度完成的很好,则进行伸展测试,俯卧,手臂伸直,手掌朝上,并把手臂向上举起,观察患者能否将手臂后伸至50°,如患者主动伸展不够,则采用被动伸展,在被动伸展时,在观察肩胛骨,如果被动时肩关节伸展可以达到,则证明是肩关节伸展稳定性运动控制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与胸椎灵活度也有关系

但是在测试中胸椎优先于肩关节。接下来观察肘关节的屈曲能力,在动作模式中,肱骨是朝下的,所以在筛查中,肱骨朝下时,观察肘关节能不能屈曲


5. 上肢模式2(肩屈曲和过头上举)

需要观察当手上举时看患者能不能够到对侧肩胛冈,并且屈曲和外展都可以达到170°

首先肘关节要举过耳朵的高度,放下到对侧肩胛冈。当身体有任何代偿时(耸肩、身体侧屈)都属于功能障碍 - 观察身体中的任何代偿行为


动作分解:

和动作模式1很像,首先我们要检查胸椎灵活度、肩外旋、肩屈曲外展、肘关节屈曲

首先还是和动作模式1中先做腰椎锁定测试(无论主动腰椎锁定测试能否达到50度都需要被动也进行测试一下确保没有代偿),测量完腰椎锁定测试后,让患者俯卧(改变了稳定性需求),检查的一侧手臂垂直放于床下,并进行肩屈曲和过头上举的动作,如果动作完成则表明肩关节没有问题,如完不成,则被动辅助患者,如患者无法完成则需要检查患者的肩外旋、肩屈曲外展、肘关节屈曲功能),进行外旋实验,患者俯卧,手臂垂直放松,并进行外旋,如患者主动外旋无法达到90度,则进行被动测试,在进行外旋测试中,要确保肩胛骨没有翻起来,被动测试时感受到第一阻力就停止,如果也是没有达到活动度,那就需要进行内旋的活动度,检查内旋活动度是否超标,如果内旋的活动度也没达标则说明活动度没有转移。下一步进行肩屈曲外展测试,患者俯卧,手臂伸直,手掌朝上在外展中手臂内旋使手掌朝下,需要观察在活动中,患者的身体能不能保持在床上同时肩关节屈曲170°,在测试中确保患者胸部不要起来,肩部始终维持一个部位保持不动,接着在检查肘关节屈曲角度,肘关节测试时,把肱骨抬起来,肘关节与头部保持一条直线并朝向外侧,确保肱三头肌张力保持,测试时,竖起大拇指,用大拇指去触碰肩膀。

从以上测试中找到问题所在

5. 多部位屈曲

观察患者弯腰摸脚尖的动作,只要手指能碰到脚尖就可以,为了让颈部动作标准。在向下弯时一直低头看脚尖,保证颈部动作正确。观察重心是否后移,骶骨角是否大于70°、脊柱曲度是否平滑,膝盖是否伸直转态。- 观察身体中的任何代偿行为

动作分解

当患者不能完成这个动作时,就需要去分解动作,首先先把下半身去掉

让患者坐位于治疗床上(这个测试能确定是不是姿势性的问题,站着的时候无法稳定,所以现在采用坐姿,试着完成这个动作)如果患者在坐姿可以完成动作,则说明这不是一个多部位屈曲的问题,而是有负重站立的问题。如何去判断患者可以完成作为屈曲呢:通过坐位来评估骶骨角(在站姿时需要骶骨角大于70度,坐位时需要骶骨角大于80度);要看脊柱区的是否均匀平滑;手指要能碰到脚尖,这三个方向去判断。

在坐位时,患者不需要做的是事情就是重心后移,因为坐着,已经没发后移了

当患者在坐位时还是无法达到要求,并且骶骨角的角度也不足伴随着不舒服的话,那患者就不是一个负重位的稳定性问题。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解,刚才去除了髋关节的负重,但是还有脊柱的负重,现在让患者平躺于治疗床上,我们现在把所有的稳定性需求都去除,先检查髋关节屈曲的能力

在无负重位进行髋屈曲检查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直腿上抬。

首先让患者平躺治疗床,脚尖勾起不做跖屈回来中立位,手掌朝上,治疗师把一只手放于患者一条腿的膝盖下方,让患者压紧手,同时另一条腿抬起争取达到70度,并确保患者骨盆没有后倾。然后换另一侧腿。

当患者髋屈曲两条腿都无法达到70度时,就要想想患者的骨盆的位置,因为骨盆的位置会影响髋臼的位置,当骨盆过度前倾时,核心肌群无法收紧,就会影响他们髋关节的灵活度,接下来我们给患者进行一个:躯干稳定主动直腿上抬测试(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髋关节的问题,那就去治疗髋关节,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治疗髋关节灵活性问题,但其实患者的髋关节没问题,它只是一个骨盆髋臼朝向的问题,核心训练可能比髋关节的治疗更加合适)这个测试和髋关节没有关系。

首先让患者平躺,双腿腿膝盖屈曲,同时在把手臂举起,并手掌交叉,治疗师站在患者身体一侧,并把手放在患者的手掌上进行一个推的力,同时患者进行反推的力(核心收紧稳定躯干),这时患者再把屈曲的膝关节缓慢伸直,并确保骨盆没有后倾,治疗师再用另一只手放置于患者同侧膝盖的下方并让足踝保持中立位,让患者抬起另一侧腿。如果患者在这个治疗时髋屈曲的角度达到了70度,则表明患者髋关节灵活性没有问题,问题存在于核心稳定骨盆朝向。当患者在躯干稳定中也没有达到髋屈曲角度时治疗师就要对比主动与被动。当患者进行被动屈曲时,活动角度就变成了80度。如果患者在主动与被动测试中都无法达到标准角度时就要辨别无法标准屈髋的问题是髋关节还是后链的问题。

首先让患者双手保住大腿并贴近与腹部,并让臀部离开床面,在臀部离开之前髋关节要屈曲超过120度。如果患者的髋关节有问题,会发现患者在抱腿屈髋时他们的膝盖分开了以及它们很早就把臀部抬起来了,这就表明他们无法髋屈曲的原因可能一部分就在髋关节。如果患者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则表明髋关节没有问题,而是有一些后链的问题。

之前我们说了,患者的脊柱在身体屈曲时也是不均匀的,接下来我们在检查脊柱的问题

首先让患者俯卧位,足跖屈,并做类似于小猫伸懒腰的姿势,同时头部不触地,并把手臂伸直放于身后,并观察患者,如果感觉患者姿势略微有问题,则让患者低头支撑,并再一次检查脊柱在无负重情况下是否均匀


多部位屈曲分解动作要点:

长坐位骶骨角要达到80°,站立时是70°

脊柱曲线要均匀平滑

主动直腿上抬时,如果患者骨盆后倾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屈髋则看起来像是超过70°,需要保证在稳定直腿上抬时抬腿的一侧没有产生过度的骨盆后倾

6. 多部位伸展模式

观察脊柱和髋关节伸展,同时手臂要上举过头,肘关节贴住耳朵,在伸展时要确保眼睛始终是看着双手的,才能保证颈部的正确

肩关节需要完全屈曲170°并一直维持住,髋关节没有伸展髂前上棘没有超过脚尖,在观察肩后,肩胛冈没有超过脚跟,在向后伸展时我们要看她的髂前上棘有没有超过脚尖,观察脊柱曲线是否均匀 - 观察身体中的任何代偿行为

动作分解

去除身体某些部分改变稳定性需求,先把肩关节去除再把髋关节去除在改变一下脊柱的稳定性需求

首先让患者俯卧位,俯卧位时不需要髋关节伸展也不需要肩关节参与只是检查一下脊柱

我们用俯卧上推的动作来检查脊柱

患者大拇指与锁骨对齐并双手分开与肩同宽,患者的髂前上棘要一直贴在地面,然后做一个撑起,把肘关节伸直,在患者撑起来时,治疗师要观察患者的脊柱曲线是否平滑均匀,并观察髂前上棘的位置,髂前上棘与地面的距离是4cm左右。如果患者的脊柱曲线不均匀并髂前上棘的高度过高时就要再一次检查一下脊柱,首先检查胸椎在检查一下腰椎(因为胸椎具有灵活性腰椎具有稳定性,如果胸腰都出现灵活性问题,那么胸椎的问题会更大,所以先检查胸椎)

检查胸椎的测试还是和动作模式1中的腰椎锁定测试一样(因为这个测试把腰椎摘出去了,胸椎孤立起来了)主动测试后并做被动测试,如果患者胸椎灵活度不足,下面的腰椎测试也不需要做了。接着在检查腰椎。首先要解锁腰椎,手臂保持不动,把腿伸直即可。腰椎测试:俯卧肘支撑测试。

患者俯卧,一侧手臂肘撑,另一侧手臂放在背后,主要观察患者的骨盆有没有旋转,有很多患者因为腰椎受限而旋转骨盆,因为腰椎本身的活动度就不大,这个测试旋转的角度是30度,10度来自腰椎,每一节腰椎旋转2°,还有20度来源于胸椎。先让患者主动旋转,在被动旋转,在被动时为了防止患者产生代偿,如果要检查左侧,则治疗师站在右侧,右髋抵住患者的右侧肩膀,同时右侧手臂放在左侧的髂后上棘,左手穿过手臂,带着患者做被动旋转.如患者自己做不到但被动时可以做到,典型的腰椎SMCD。

接着我们就要进行肩关节屈曲的测试,如果肩关节屈曲有问题,那就比稳定性更重要,我们进行俯卧位肩关节屈曲测试。

首先患者俯卧,手臂垂直放松,大拇指朝上并做肩部屈曲,观察患者的角度有没有达到170度,并且身体没有离开床面,如果没有达到则需要进行被动测试。如果被动实验也没达标则证明肩关节灵活度有问题。

如果患者既有胸椎灵活度又有肩关节灵活性问题,那么先进性胸椎灵活性测试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进行下肢的分解测试

对于髋关节伸展的标准是患者的髂前上棘要超过脚尖,这表明髋关节伸展了10度,但是这个测试比较难,很难去证明患者的髋关节是伸展了8度还是12度,所以在下肢分解测试中,要检查患者的髋关节能不能伸展0度,如果连0度都无法达到,更不要说是10度了。

采用的是FABER测试和改良的托马斯测试

先用FABER测试(屈曲、外展、外旋)开始

首先让患者平躺,治疗师抓住患者的一侧腿部,进行屈曲,外展在外旋,并把患者的脚放在另一侧的膝盖上,同时稳定骨盆,不要让骨盆旋转,提醒患者放松,这时治疗师要观察患者的膝盖到床面的距离,正常情况下的距离是小于两个拳头的,如果患者的距离大于两个拳头则说明患者的外展外旋的髋有一些灵活行或稳定性的问题。

接下来进行稳定性的FABER测试检查是髋关节的稳定性还是灵活性的问题

如果治疗师要检查患者的右侧的话就要站在患者的左侧,同时让患者把手臂举起并交叉,治疗师需要用手推动患者的手臂,同时让患者进行对抗以增加核心稳定,治疗师再用左膝抵住患者的左侧髂前上棘,在这么稳定的状态下,患者把屈膝外旋的腿部放松,并测量距离。如果患者在稳定性的FABER测试中膝盖与地面的距离小于2个拳头,则说明患者的髋关节或骶髂关节没有灵活性问题而是核心稳定性问题,如果患者在稳定性测试中还是没有改善距离则说明髋或者骶髂有灵活性问题。

接下来我们进行改良版的托马斯实验 - 骨盆中立位很重要

首先让患者坐在治疗床边,在双手抱膝躺下去,找到骨盆中立位,患者抱膝的脚抵在治疗师的髋上,另一条腿,自然放松下落。同时治疗师需要观察:患者的股骨是否平行于床面,髋关节应该要伸展到0度;观察患者膝关节是不是屈曲90度;观察患者的股骨是否与脊柱是一条直线,也就是说股骨有没有外展。在这个阶段治疗师需要观察患者的深层肌肉和浅层肌肉的变化,髂腰肌股四头肌外展肌等,当以上三个方向有一个没有在标准线上,则判定为阳性,患者的伸髋连0度都到不了,这种情况就没必要在检查能否伸髋10度了。如果患者伸髋能达到0度,就需要另一个测试去判定患者是否能达到10度。

首先让患者俯卧,腿部伸直,进行伸髋动作,治疗师需要观察患者的股骨在伸髋时能否达到10度,在这基础上,没有腰部代偿的动作。这种主动测试是很难被观察出来,最好是做被动测试

采用被动测试,当检查患者左腿时,治疗师站在右侧,一只手放在患者的髂前上棘另一只手放在股骨远端,进行被动伸展,在被动抬起时,感受髂前上棘的位置,当髂前上棘在向下压住手部的时候则证明腰椎活动了。



7. 多部位旋转测试

需要观察全身的旋转模式,测试人员会给患者的头或者眼睛一些提示,让患者尽可能的旋转

观察骨盆是否旋转了50°(髋关节旋转、胫骨旋转);观察肩部旋转来判断胸椎或者整体脊柱的运动,肩部旋转有没有达到50°(当髋关节旋转50度加肩关节旋转50度就100度,要是在患者后方患者向右转,就能看见患者左肩,从水平面上来说相当于肩部旋转100度),在观察一下是否产生了代偿动作骨盆有没有前倾或者膝盖弯曲以及脚部的旋转。 - 观察身体中的任何代偿行为

动作分解

分解测试分为三部分,第一个是检查脊柱,第二个检查下肢(髋、胫骨和足内旋)第三个是髋、胫骨和足外旋

我们先从脊柱开始(坐位躯干旋转测试)这个姿势中髋关节不会参与活动,只针对脊柱

选用无靠背的椅子,患者坐姿,双脚并拢放于地面,并把手臂举起形成90度姿势,治疗师给患者口令,让患者向其中一侧旋转,在旋转时观察患者脊柱而不是骨盆,如果患者的脊柱比较紧张,在测试中一定会先采用髋部旋转,为了确保患者标准,如患者向右侧旋转,右脚放于左脚的上面,这样就能去除患者骨盆活动的问题,然后让患者尽可能的向右转,治疗师需要观察患者左右肩锁关节的连线(旋转的角度是50度),如果患者两边旋转角度都达标,则表明患者的脊柱没有问题。如果患者没有达到标准角度,治疗师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患者的脊柱,问题可能出现在胸椎上或者腰椎上。首先患者采用之前的腰椎锁定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如果患者主动与被动都无法很好达到胸椎50度的在旋转则证明胸椎灵活度受限,如果患者是SMAD则需要进一步检查腰椎:俯卧肘支撑姿势,这个测试之前说过,腰椎有10度的活动度(每节椎体2度),胸椎有20度的活动度。

接着在检查患者下肢外旋(髋、胫骨)

首先让患者俯卧,腿伸直并把一条腿膝关节屈曲90度,同时治疗师把一只手放于患者髂后上棘以稳定骨盆,并让患者做髋外旋,观察患者的外旋能否达到40度,如果患者达不到标准角度,就采用更稳定的测试,还是俯身,只是让患者两只手抓住床的边缘,并使劲向上拉床,这时核心开始保持稳定了,在让患者做髋外旋的动作,如患者还是达不到要求就采用被动测试,检测第一阻力点的角度,当被动测试也无法达到的话就说明患者的髋关节外旋灵活度受限。

接着我们在检查胫骨外旋

让患者采取坐姿位,双膝与髋同宽,双脚平放,并让患者脚尖抬起,脚后跟始终与地面接触,做外旋的动作,观察患者是否能达到20°(根据调查最好能达到40度),如果主动受限就进行被动测试(被动测试采取仰卧,屈膝屈髋,治疗师抓住胫骨的近端和足跟的位置,并进行外旋的活动度,达到20-40度即可

接着在检查下肢内旋分解测试

还是采取外旋的姿势,患者俯卧,腿伸直并把一条腿膝关节屈曲90度,同时治疗师把一直手放于患者髂后上棘以稳定骨盆,并让患者做髋内旋,同时治疗师观察患者内旋角度正常的标准是30度,如果患者无法达到的话,很有可能是髋臼的问题也可能是核心稳定的问题,下一步让患者抓住床的边缘并向上拉起,以激活核心稳定骨盆的作用,还是做刚才的测试检查旋转角度能否达到要求,如还是不行就采用被动测试手法,当被动测试能达标就证明是SMCD的问题。

接着检查胫骨的旋转角度

采用与外旋同样的测试,患者坐姿,双膝与髋同宽,脚尖抬起,脚后跟旋转。提醒患者在旋转时膝盖不要内扣 ,患者在内旋是能否达到20度,如达不到就进行被动测试,仰卧,屈髋屈膝,治疗师抓住胫骨近端与足跟并进行内旋活动

注:

在临床上有很多患者的内旋过大外旋过小或者外旋过大内旋过小,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要确认患者的髋关节是否有先天的缺陷,如果患者的结构有问题,那就先不要进行内外旋的治疗

,如果治疗师怀疑患者有先天缺陷的问题,可以做个实验

Craig实验(前倾角实验)

患者俯卧,屈膝,治疗师在屈膝腿的另一侧抓住屈膝腿的胫骨远端,另一只手放在股骨大转子,进行外旋及内旋的实验,触碰大转子的手在外旋肌内旋时要找到突出最明显的点,并测量由小腿垂直直线到这个点的角度。前倾角度正常是12度,如果角度小于8°或者大于17°那就极有可能说明有股骨前扭转或者股骨后扭转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做影像学检查。如真有扭转的问题,那就不要做外旋角度测试或者训练,这会增大缓和弧度


8. 单腿站立

观察左腿和右腿单腿平衡能力还要对比睁眼和闭眼的情况

给患者的指令就是屈曲另一侧的膝盖,膝盖弯曲幅度只要让脚趾离地就可以,我们不能出现屈髋的动作

只要在测试中患者出现头部或者身体晃动,我们就可以认定为功能障碍

首先让患者睁眼单腿站立10秒,在闭眼站立10秒

在患者前方观察患者颈部肌肉有没有过度紧张,从后方观察患者有没有臀中肌无力或者身体侧倾,在这个测试中,患者采用闭眼的站立时,轻微晃动是正常的,但不要过度晃动或站不住则判定为功能障碍,也有种可能是单腿站立时身高变矮了,这种情况也判定为功能障碍

- 观察身体中的任何代偿行为

动作分解

先检查患者的前庭功能再检查动作

如果一个人的前庭觉出现问题,这个人几乎不可能完成任何一个首要层级测试,会破坏所有的动作模式,所以有的患者7个动作都无法完成,就要看考虑下患者是不是前庭有问题。

使用CTSIB测试(平衡感觉整合实验)

首先治疗会准备一个泡沫垫,让患者站在泡沫垫上,双脚与髋同宽,进行测试,根源CTSIB的标准是,睁眼站在泡沫垫上站立20秒,还要保持很好的平衡,但在SFMA测试中把这个测试稍微调整了下,在视觉站立20秒后要闭眼,这时前庭感觉需要很好的控制,同时观察患者动作幅度的变化,如动作幅度变大50%都是正常的,如果患者在闭眼时无法完成这个动作则证明前庭有问题

接下来让患者做弓步蹲的姿势(把踝关节拆除单独侧脊柱与膝关节),后侧膝盖放在泡沫垫上,后侧脚不可以做背屈要做跖屈,同时要求患者后腿膝盖与脚和前腿脚和膝盖保持一条直线,保证好姿势后,身体挺直,膝关节与髋关节形成90度,这时治疗是要观察患者是否能保持稳定,如果在2秒之后还保持不了充足的稳定的话,则证明髋关节与脊柱的稳定性不足。当患者稳定性不达标时就要检测患者是脊柱的问题还是髋关节的问题

接下来,把脊柱去除,采用四点支撑位,让患者双膝与髋同宽,同时抬起单边对侧手脚,这是治疗师要观察患者是否能保持稳定,当患者在这个姿势产生不稳定因素或者只有一边更难一些时,则表示髋关节的稳定性不足(SMCD)

接下来让患者进行踝关节测试

需要检查踝关节四个方向上的活动度(背屈、跖屈、内翻、外翻)

先检查背屈和跖屈

首先找到一面墙,让患者脚尖对着脚后跟站立,脚保持一条直线同时膝盖伸直,并让患者双拳抵住墙,让肘关节正好在胸廓旁边,屈肘90度,让患者后脚的脚尖抬起,膝盖伸直,左右来回摆动,如患者能完成则表明足背屈没有问题(这块的测试只是针对单腿站立)。

同时在这个动作的基础上进行足跖屈,让患者前脚屈膝伸髋,上肢保持不动,然后做足跖屈,标准的角度是40度,治疗师要观察患者在做足跖屈的时候没有产生足内翻和足外翻的情况,当足跖屈产生足的内外翻则表明足跖屈受限需要进行被动测试

继续检查内翻外翻

首先让患者坐姿状态,屈髋屈膝90度,膝关节和髋关节在一条直线上,手臂垂直放在身体两侧,在这个姿势下观察患者在膝关节和髋关节不动的情况下能否做内翻外翻,如果患者可以完成内外翻但膝盖不太稳的话就需要进行被动测试,让患者仰卧,腿伸直,采用手枪式抓握,检查患者内外翻,如果被动测试患者可以完成,则表明患者的踝关节有稳定性运动控制问题

9. 垂臂深蹲测试

主要测试屈髋屈膝和足背屈的能力

让患者双脚并拢,然后让他们慢慢下蹲,脚跟始终着地(脚尖始终朝向正前方)

观察下蹲时大腿是否能与地面平行(全范围的屈髋屈膝和足背屈),如果可以,让患者双手握拳,手把放下垂在身体两侧,用拳触地,然后站起来,当患者下蹲时大腿不能平行于地面就不需要在去握拳触地了,已经是功能障碍了 - 观察身体中的任何代偿行为

动作分解

首先先进行足背屈测试,采用主动前后脚测试,测试右脚。

患者左脚抵住墙,右脚脚尖放在左脚脚后跟,保证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双手握拳抵住墙面,并肘关节屈曲90度。这时要求患者后脚的脚后跟始终不能离地,让膝关节做屈曲的姿势。

治疗师要观察患者有没有达到40度。如果患者主动没有达到标准角度就需要进行被动测试

患者俯卧,一条腿屈膝45度,让患者的足踝处在90度。接着治疗师要被动的检查患者的足背屈功能。如果患者主动测试与被动测试都没有达标则表示患者的足背屈首先是灵活度问题。

接在再让患者进行足外翻与内翻的测试。

首先让患者坐姿状态,双膝与髋同宽,手臂垂直放松。并要求患者在内翻外翻时膝关节保持不动。治疗师要观察患者在内外翻时,患者的膝关节与髋关节的摆动,如患者在稳定膝和髋无法完成时则采用被动测试。患者仰卧,治疗师抓起患者的一只脚,手枪式手法,进行足踝内翻外。当患者被动可以进行内外翻时则表明患者的足踝有稳定性问题SMCD,如患者被动也无法做内翻外则表明患者有足踝灵活性问题.

接着在检查患者的屈膝屈髋

要求患者平躺,双手抱住腿贴近于胸部,膝盖并拢。治疗师需要观察患者在无负重的情况能否全范围地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

首先需要观察患者的小腿能否碰到腘绳肌并没有疼痛,在观察患者的髋关节能否屈曲120度。

如果患者髋关节有问题,在做屈曲时膝盖不会并拢在一起,髋关节无法离开床面达到120度。如果患者动作有问题,就要检查膝关节和髋关节。

进行髋关节排除实验

首先让患者手部松开膝盖,放在大腿后侧,如果这时患者的屈髋和屈膝都可以达到而抱膝的时候无法达到则说明是膝盖的问题。如果抱着膝盖和不抱着膝盖都无法达标,则表明髋关节出现了问题

最后在检查一下髋旋转的测试,因为在深蹲的时候股骨和髋关节处于屈曲,由于一些肌肉走向的问题,髋关节在屈曲和伸展状态下,它的旋转动作是不一样的。深蹲时任何与髋关节旋转的问题,都会影响动作模式,它们会引起矢状面的偏移,膝关节外翻,重心后移。

首先让患者坐姿,采用的方法是在屈髋的姿势下检查髋旋转,需要让患者做一个髋关节雨刷器的动作,治疗师需要观察患者能否左右旋转髋,并让患者了解只是髋旋转,上肢保持不动,双手叉腰保持骨盆稳定,大腿紧贴床面,标准的外旋角度是40度,内旋角度是30度。如果患者在主动测试中达不到标准角度,则需要进行被动测试,首先进行内旋测试,治疗师半蹲在患者前方,一只手抓住胫骨远端,另一侧手先帮助患者稳定骨盆在放在膝关节上进行稳定,在测试旋转角度。如被动测试完成主动测试无法完成则说明患者有SMCD如主动与被动都无法完成则说明患者有灵活性问题


分解测试三个要点

1. 动作控制障碍时,去除身体的某些部分,然后再进行测试

2. 改变测试的稳定性需求,然后重复测试

3. 对比主动与被动

注:

当有SMCD问题时可采用4*4矩阵方式(来源于神经发育的理论):

当患者具有稳定性运动控制障碍时,最好的治疗方式是让患者重新向婴儿一样学习动作模式,从最简单过度到复杂的动作模式

1. 无负重位姿势

2. 四点支撑位

3. 堆叠位(跪姿)

4. 站立位

在每一个分解测试的结果中要么是灵活性问题,要么是稳定性问题


往期精




关注体态健康、从生活中做起。

我们的线上课程正式开启啦,已有2000多位会员报名。

  • 课程流程:远程评估→定制计划→打卡监督→反馈调整
  • 课程介绍:改善上/下交叉综合征、圆肩驼背、骨盆侧倾、X型腿、O型腿、扁平足、足背屈功能受限等常见体态问题;

课程咨询请加小鑫教练

编辑于 2022-04-12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