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长“包”怎么办?

脖子长“包”怎么办?

春秋时期,齐国的齐庄公有位非常美丽的女儿,《诗经·卫风·硕人》中,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 qí)、齿如瓠(hù)犀”来盛赞她。其中,这“蝤蛴”,是一种洁白而修长的虫子,“领如蝤蛴”,就是说她的脖子又长又白、非常美丽。

当然,老邓今天既不是来掉书袋子(不敢)、也不是来聊虫子的,我要来和大家聊一聊与健康有关的话题——脖子上长“包”怎么办?

颈部,大多数时候是裸露的,而且颈部的皮肤、肌肉等软组织相对比较菲薄。因此,颈部一旦长了包块,也比较容易被摸到或者看见。那么,“颈部包块”,到底是怎样的一类疾病呢?我们现在来扒一扒。

一、颈部包块的类型

大致说来,颈部包块可以分为先天性畸形炎症性包块肿瘤性包块三类。有一位叫Scandalakis的学者总结过:颈部的包块,病程在7天左右的,一般为炎症;在7个月左右的,一般为肿瘤;在7年以上的,一般为先天性包块。简单记作“三个七”,至今仍是临床医生在初步判断颈部包块性质时的重要参考之一。当然,这里的“七”,只是笼统的说法,并不是绝对准确。比如有些特殊类型的淋巴瘤(恶性肿瘤),病程可以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而有些粗心大意的病友,常常忽略颈部的异常,致使已经生长了多年的包块,被误以为只有几个月、几周甚至几天。

二、 颈部包块的位置

不同类型的颈部包块,常常有不同的生长位置,具体如下图:


三、颈部包块的伴随症状

不同性质的颈部包块,常常有不同的伴随症状。

急性炎症包块,常常会伴有患处的“红、肿、热、痛”四大“发炎”症状,也常常导致全身发热、乏力、厌食等全身症状。

先天性畸形,一般包括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淋巴水瘤等。甲状舌管囊肿位于颈前正中部位,为柔软的包块,绝大多数没有症状。鳃裂囊肿(注意,是“鱼鳃”的“鳃”),位于侧颈部,常常会反复感染、破溃和流脓,单纯的抗炎、引流无法根除。淋巴水瘤则常常见于小儿,位于侧颈部,一般不会自行发生感染,但会越长越大。

肿瘤性包块,依据其来源不同,会有不同的伴随症状。比如,来自喉部的肿瘤常常伴有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来自咽部肿瘤,还可以有吞咽梗阻(吞咽时又阻挡感,但还是能顺利将食物咽下)、吞咽困难(对固体、半流质甚至流质食物不同程度地“咽不下去”)等症状;来自口腔的肿瘤,常常有口腔内包块、经久不愈的溃疡、舌体活动障碍、张口困难等症状;来自甲状腺的肿块,常常在吞咽的时候上下移动。此外,有些转移癌来自肺部、食管或者胃部,甚至女性的子宫颈,此处就不一一论述了。

四、简易“自诊断”

事实上,颈部包块以恶性多见。这听起来的确是个坏消息,但事无绝对嘛!那么,恶性包块都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老邓为大家介绍一个简易的“自摸”,哦不,“自诊断”方法:


颈部恶性包块一般具备一下三个特征:

  1. 硬:多硬呢?各位可以先摸摸自己的鼻尖,然后再摸摸自己的鼻梁。一般而言,恶性包块的硬度比鼻尖硬、比鼻梁软
  2. 糙:即边缘不整齐、不光滑,这个可以对照一下乒乓球和肉丸子(我不是故意的,实在是找不出更合适的比方)。
  3. 固定:这次咱们用手左右摇晃一下自己的鼻尖和鼻梁,感受一下哪个“能动”、哪个“固定”。

上面这个方法简单易懂、一学就会。不过,老邓还是希望各位永远不要用到,永远不要……

五、及早就诊、莫误良机

颈部肿块其实并不是“一个”病,而是多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疾病的一个类似的表现而已。因此,一旦发现颈部有包块,特别是具备上述“硬、糙、固定”三大特点的包块,应及早就诊,让医生来帮你判断病情。一般地,可以到头颈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就诊,因为颈部包块常常和从事这几个专业的医生关系最为密切。

纤维鼻咽喉镜、电子胃镜、彩超、CT或核磁等,都是常用的检查手段,借助这些内镜或影像检查,大多数患者都能很快得以确诊。当然,对于肿物性质的判断,最终依赖病理活检,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取块‘肉’去化验一下”。

完善检查后,医生会有针对性地予以治疗。炎症包块,比如急性、慢性淋巴结炎啥的,常常不需要手术,必要时用些抗炎抗感染的药物就可以了。先天性包块,虽然大多是良性的疾病,但也必须通过手术彻底切除方能治愈。对于确诊为恶性肿瘤的颈部包块,就需要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临床分期和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等制定周密、合理的治疗方案了,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还有近年兴起的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等。

六、 “民间治法”尤不可取!

尽管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今天的医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不少“传统”的“民间土方”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比如笔者这里最常见的,就是用各种草药(具体是什么真的不清楚)捣烂以后敷在患处,结果包块不仅不消退,反而长得更快、最终破溃,比如这样:

这些“治法”毫无科学依据,其从业人员多是一些江湖游医;据笔者自己亲手治疗过的一些病友讲,花费并不低,治坏了去找他们,往往是“杳无踪影”!所以老邓在此真诚地呼吁广大病友,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诊治,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偏方”、“秘方”!

文/绘图:老邓

编辑于 2019-07-06 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