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堂|如何写好人物外貌让作文加分?

导语:在写作中,有时会用人物外貌的描写作为文章的开头,它是语文中非常重要的描写方法。

人物外貌描写的传神到位会令整篇文章灵动起来,那么什么叫外貌描写?分为几种类型?想要写好人物外貌需要做哪些功课……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分享吧!

外貌描写定义:也称肖像描写。

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不仅指对人的年龄、身材、容貌、衣着的描写,还包括对人的姿态、神情、习惯性特点等的描写。

先看一个例子,这是几则寻人启事:

仔细阅读后不难发现,这几则寻人启事都运用了:年龄、身材、长相、衣饰、姿态、神态这5种主要的外貌描写方式。

举个例子来印证一下:

通过运用年龄、身材、长相、神态四种描写方式的运用,弟弟的形象一下就饱满起来,仿佛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你面前一般。

因而,想要写好人物外貌,老师为大家总结了4大绝招。

1.一定的顺序

描写人物外貌时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举个例子: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样描写的好处是描述的十分有条理且让人印象深刻。避免描写了很大篇幅却让人记不住的尴尬。

2.抓住特征

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比如,说到关羽,你能想到他的哪些特征?会不会联想到这些词语:“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红枣、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手执青龙偃月刀……”

说到王熙凤,你又能想到她有什么特点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态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在作者阿累的《一面中》,记叙了他和鲁迅见面的全过程,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字。” 这样一番描写 抓住了鲁迅的特征,他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再举一个例子:她永远与别人不同。白皙的脸上一双锐利的眼睛,能够敏锐洞察一切,嘴永远是闭着的,不会发出兴奋的呐喊或痛苦的哭嚎,永远保持着那一份宁静,有着“不以球喜,不以球悲”的恬淡。一头竖发向我们昭示着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应有的精神和气质,再穿上中国队鲜艳的队服,又平添了几分庄重和睿智。

上面的三个例子,从人物特征入手,令人物形象生动饱满,看完文字,脑海中就能想象出他们的样子,十分具有画面感。

3.突出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突出标志,想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我们往往会通过他的内在和外在去观察考虑

例子1: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突出害羞但天真、活泼)

2、她叫小花,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突出文静)


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4.善用修辞

我上学时,老师曾教我们一个小窍门:当你词汇量不丰富或是无法准确表达时,多用修辞的手法,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话“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

朱自清使用了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当然,这个修辞手法使用的比较高级,小学生还是要求熟练运用比喻、比拟、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即可。

在人物描写上,如果能适当用一些形容词、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

看一组例子:

  • 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 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拣出来的似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后者用了修辞的手法,和前者干巴巴的叙述一比较,是不是高低立现?

提醒大家不要把记叙文和人物写作混为一谈。有的同学经常和我说,搞不清楚记叙文和写人的文章有什么区别,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个醒:

1.写人的作文,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2.写人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记事文章,记事文侧重于“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写人的文章则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人物是主要描写的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

发布于 2019-08-15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