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科普作者
「箜篌」的民国往事:湮灭在战火中的仿古和创新……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之所以必须先发《说箜篌,谁是箜篌?》,是因为有些是大家能分清楚以后才能说。好吧,第一个问题就是——

创制现代箜篌的人知道自己做“错”了吗?

前文提到霍萨分类法其实在20世纪初就诞生了,虽然推广的时间会晚很多,但这是一种基于发声原理的分类方式,当年做乐器改革的人即便不知道这个分类、不认识里拉琴也不至于弄错琴弦与音板的角度吧,还有加了这么多与竖琴相关的结构,是在假装看不到么?

事实上,当时创制的人是知道这些区别,与某些箜篌专业的网红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同,当年创制箜篌里那些类似里拉琴、类似竖琴的设计都是有意为之的,并且有明确的记录

比如,当年一度想尝试过像竖琴那样的结构,设计图也画了、弦张力也算了。

△ 《箜篌初步研究与试制》

△ 《关于雁柱箜篌的设计》

这稿是制作出实物并且可以弹奏,资料上说参与了1978年《云冈石窟》的纪录片拍摄,然而这部纪录片除了一些电影画册和中央新影集团的回顾里提到过,网上几乎连证明这部影片存在过的痕迹都找不到,更别提找到可以对照的箜篌影像资料了。

△ 1978年摄制的纪录片《云冈石窟》仅有的记录

当时的演奏者是崔君芝,她这些年也常常出来宣传,其中有有一张照片自述弹的是苏州乐器厂所制造的现代箜篌,但看起来明显是竖琴,有可能就是这个第四稿,可惜照片并无乐器的完整形象。

△ 崔君芝

△ 网络图片,出处未知,比对为同一架琴

△ 竖琴演奏(网络图片)

为什么还是改回去了呢?其实就是知乎答主@柳前 所说的,轭琴结构比竖琴结构在共鸣上更占优

顺便说句题外话,现代新开发的雁柱箜篌,虽然用了箜篌的名字并仿了竖琴的样字,但原理上是轭琴(弦是垂直穿入共鸣板)。这样现代箜篌在共鸣上就可以轻松击败真正的箜篌类乐器了……这算不算作弊呀……...——柳前:古代的立式箜篌是怎样失传的?

当年设计创制的人意识到了这个“作弊”的点,并且有意去这么做了。当然也包括,为什么很相似竖琴的地方,以及为什么音色更像古筝而不是竖琴(传统箜篌),不是巧合,当年都算是特意为之

△ 《雁柱箜篌的设计与制造》

犯“错”竟然可以追溯到民国?

尽管现代箜篌大约是在80、90年代才算成熟完善,实际上“复原”箜篌在民国时期就有人做过了,而可以进行类似交响乐队的民族乐器改革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1931年的《良友》上,大同乐会会长郑觐文与他所监制的仿古乐器合影,在他身旁极为高大显眼的便是他所创制的箜篌。

△ 1931年《良友》

△ 网络图片,出处未知,比对为同一架琴

从图片看,这款箜篌与后来80、90年代创制的现代箜篌极为相似,也是看起来很像有柱竖琴,实际上细看是一个琴弦与音板平行的轭琴结构。

△ 现代箜篌,苏州民族乐器博物馆

△ 崔君芝在弹奏现代箜篌(网络图片)

郑觐文与大同乐会所制仿古乐器、改良民族乐器在当时很有影响力,数量至少在160-180件。在上世纪20年代就做出了箜篌、小箜篌、卧箜篌等

△ 郑觐文所制总稿机(左)、小箜篌(中)和箜篌(右)(图|东方乐器博物馆)

当时尚不知晓正仓院收藏的箜篌存在,更没有什么文物资料,依仗的大多是史料、中国以及周边的民族乐器,以及他们对于丝弦乐器的理解。

比如上图中最左边的那件,为“总稿机”,其实就是缅甸桑柯以前的中文名。郑觐文去掉了它的“凤首”,增大了共鸣箱,形象更为简约,音量也更大。

△ 总稿机(图|《国民大乐 大同乐会郑觐文主制乐器评介》)

△ 缅甸桑柯

△ 总稿机图,《清会典》

而那件“小箜篌”,应该是仿造明清留存的箜篌实物和资料。

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有一件明代小箜篌,可能是目前最早的传世实物,原为郑颖荪的藏品(这人后面还会出现),从外观看与正仓院的很相似,只是20年代还不能接触到正仓院的资料,所以从成品看还是更多地是参考了《梦粱录》里“形如半边木梳”的说法。

△ 小箜篌(图|《国民大乐 大同乐会郑觐文主制乐器评介》)

△ 中国艺术研究院所藏明代小箜篌,原为郑颖荪藏品

△ 《清朝续文献通考》中对于小箜篌的记载(图|中国艺术研究院)

音量是困扰箜篌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所以不论是后来80、90年代的创制,还是郑觐文当时的制作的箜篌,都有改成了轭琴结构,可见是一种理念上的殊途同归了。上面那张合影里,最右边的那架箜篌也是轭琴结构,而这架琴跟后来的便携小箜篌也有几分相似。

△ 箜篌复制品(图|《国民大乐 大同乐会郑觐文主制乐器评介》)

△ 1984年苏州民族乐器厂研制的小箜篌(图|乐器杂志)

△ 现代箜篌(图|神州乐器)

被遗忘的一种箜篌样式

郑觐文其实对箜篌做过很多尝试,除了上面的三种,还有一种外形接近直角梯形的样式。

△ 1919年“怡园琴会”乐器展示,右下就是郑觐文所制的箜篌(图|东方乐器博物馆)

这个样式的箜篌其实就是80、90年代箜篌被创制出来之前,人们对箜篌最熟悉的样子,只是现在很多人反而遗忘了。

1983年的时候曾经发行过一套民族弦乐器的邮票,里面所采用的箜篌正是这种样式。1976年中国台湾地区也发行过乐器邮票,竖箜篌用的也是这种样式,可见其影响之广。

△ 1983年邮票

△ 1976年邮票(卧箜篌标注有误,看图片应该是总稿机,即郑觐文的改良桑柯)

相比另外的箜篌式样,这把直角梯形样式的箜篌在形象上更符合人们对于古意的理解,形象简约优雅。

郑觐文似乎也很满意,他还在当时的杂志上写了弹奏的指法说明,当时所附的图片和前面贴的那张仿古乐器合影里的在形状上略有差异,可见不是同一把。

△ 1929年妇女杂志

△ 1932年《音乐杂志》

这款箜篌的样式可能源自于清代小箜篌。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有把程砚秋捐赠的清代箜篌,与此十分相似,只不过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而郑觐文所制作的添加了琴柱变成了一个封闭的框架。目前所知的中国地区内的古箜篌里没有琴柱结构,且有没有琴柱在霍萨乐器分类里就可以支出去两条不同的道路了。

△ 中国艺术研究院所藏清代小箜篌,原为程砚秋藏品

这把清代箜篌不知道是不是实用乐器,但乍一看也是琴弦与音板平行。但是我的个人理解,更像是清朝人记错了小箜篌的样式,小箜篌的音箱应该在上面,也就是“L”型竖着的那边,而横着的那边是扎弦的复手。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在民国人心里这款箜篌的确也更接近他们想象中的古箜篌。中国艺术研究院存有两把相似的民国箜篌,却都不是郑觐文所制作的,可见当时也获得了其他人的认同。

一把是乐器店老板李瑞林制作,作为程砚秋表演《孔雀东南飞》时的道具。

△ 中国艺术研究院所藏近代仿古制作箜篌(图| 中国乐器图鉴、网络图片)

另一把没找到说明,但应该是郑颖荪制作,可与当年报道中的照片相对应。他也是民国时期很活跃的古乐专家,曾任北平国立艺术学院音乐教授,与张充和、沈从文等人交好。

△ 1934年大众画报(上)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所藏(图 | 中国乐器图鉴)对照,花纹都一模一样

郑觐文所制仿古乐器很多都因为战火原因没有保存下来,但是韩国国乐中心有自述是1937年从北京购买的箜篌,很像是郑觐文的那批。

△ 韩国收藏的民国箜篌(图|韩国民族文化百科全书)

可惜的是,似乎没有再看到有人沿着那款直角梯形式的箜篌路线往下走,因为严格意义上它不算是复原款,作为创制也不如后来出现的现代箜篌更有表现力,加上时代阻隔,人们渐渐也就以往了。各种盘点里也不曾看到这款箜篌的出现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错”箜篌?

既然现代箜篌和传统箜篌在乐器分类学上都不是一个东西了,现在又不是缺乏箜篌的考古资料,那一门心思做复原不好么?为什么要做创制呢?

这个问题如果让郑觐文来回答就是“音乐大同”和“国乐复兴”。“音乐大同”就是注重东西方音乐的交流,通过音乐诉求世界文化。其实箜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下的产物,虽然郑觐文没在这个上面做文章,但从乐器传播的角度来看,箜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乐复兴”就是要改良乐器、重编乐谱、组建民族乐队。

△ 1937年大同乐会成员电台录音现场照片(图|东方乐器博物馆)

△ 1941年“中国乐会”的演奏留影(图|东方乐器博物馆)

这个乐队里其实有民族乐器,也有仿古乐器,不少都经过的改良。比如民族乐队大多模仿西方管弦乐队设立,就会缺少低音部,如今的做法一般是用大提琴,郑觐文则创制了中音拉弦乐器“弓胡”和低音拉弦乐器“幢琴”。

△ 弓胡(左)和幢琴(图|《国民大乐 大同乐会郑觐文主制乐器评介》)

要把箜篌放进去,但箜篌原本结构的声音就太轻了。知乎答主@柳前 就引用过一段复原箜篌与古琴合奏的视频,箜篌的声音竟然比古琴还要弱。于是,高大的轭琴式箜篌就成了他们的共同选择。

△ 大同乐会乐队,前排中间的是郑觐文,最右侧拍到一半的是他所创制的箜篌。

△ 乐队中的箜篌演奏者是民族音乐家柳尧章,宁波鄞县人,辅助郑觐文组建乐队并担任乐队训练工作,大同乐会的两个著名改编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和《霓裳羽衣曲》均出自他手。

郑觐文也的确去改了音量太小的古琴,设计了双层面板的“增幅琴”。郑觐文本身是琵琶、古琴的演奏家,大同乐会之前的名字也叫做琴瑟学社。

△ 增幅琴(图|东方乐器博物馆)

△ 郑觐文抚琴图

而我们在中日韩三国的箜篌复原中都会看到把共鸣箱增大的做法,与真人对照的比例往往会大于陶俑上的形象,可能就是为了让传统箜篌更适合用于表演,就像竖琴越做越大一样。

△ 中日韩可用于表演的复原箜篌

△ 隋代箜篌俑

△ 唐代骑马箜篌俑

哦,虽然很多人知道,但还是要提一下,正仓院箜篌其实是明治时期根据残件所做的复制。残件的缺失情况其实算是比较严重的,以至于连实际的高度估算也会因为复原思路不同而产生影响。黄祎琦在《中国古代箜篌实物与论证》里提到,尽管构成竖箜篌L形状的下面那个横边,也就是扎弦的复手部分是相对完好的,但依然会因为弦的排列是平行还是扇形而影响共鸣箱的高度。

△ 正仓院藏琵琶

△ 根据黄祎琦《中国古代箜篌实物与论证》文内示意图再绘

所以,总的而言,并不是去做了一个“错”的箜篌,而是去做了一个“新”的箜篌。绝大多数民族乐器都经过改良,只不过箜篌在传承上有一定程度空白期的乐器,它直接迎面撞上了民乐改良的时期。幸而,随着时代发展,箜篌出土资料的完善,以及人们对于世界民族乐器的认知加深,不论是箜篌的考证还是复原,都有人在做。

至于现代箜篌,或许它也会有它的道路要走

原创|2022-10-10 14:21:00
阅读29702 159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科普作者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科普作者 百科特约作者
755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