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四叶学社
自然爱好者之家
真兽亚纲化石,在恐龙时期就存在了吗?
接下来就是偶蹄目与奇蹄目之间又有何区别呢?这主要就是根据外形,也就是“蹄”的数目来区分的,偶蹄目多为双数,而且它们的胃也多,可能有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胃,而且盲肠部位一般都是短而小的,典型的动物有猪、骆驼、河马等,这类动物在生活中也比较普遍。

真兽亚纲也被誉为是有胎盘亚纲,它们属于哺乳类动物的一种,这类动物无疑是动物界中最重要的一类。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有此类动物的新发现,例如在越南、老挝以及柬埔寨相邻的狭小区域就发现了很多偶蹄动物,分别是牛科、鹿科和猪科[1]。

现在像这种胎盘类哺乳动物的物种非常之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5100种。这些动物其实也就在我们身边,在动物园中就可以看见它们,比如说大象、熊猫、猴子、老虎、狗等。就连高级动物人类也是胎盘哺乳类动物之一。

哺乳类动物主要采用的是二亚纲的分类方式:分为原兽亚纲(鸭嘴兽和真鼹)和兽亚纲,其中兽亚纲中又划分为三个次亚纲,其中包括古兽次亚纲、后兽次亚纲(袋鼠、袋狼等)以及真兽次亚纲,这里所说的就是最后一种。

有胎盘类的幼崽能够在母体内生存相当长的时间,等到它们在体内发育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出生,同时母体对幼崽也有很长一段哺乳期和抚育时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真兽亚纲的出现时期以及它们的分类情况。

真兽亚纲与恐龙之间有何联系?

真兽亚纲是一种演化非常成功的胎盘哺乳类动物,它们繁荣兴旺、数量繁多,占据了新生代哺乳动物的95%。这类生物与在地球上早已灭绝的恐龙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迄今为止,关于恐龙的灭绝一直存在很多未解之谜,那么胎盘类哺乳动物到底是在恐龙灭绝之前出现还是灭绝之后出现呢?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

观点一:真兽亚纲类动物与恐龙并存于同一时代。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真兽亚纲类动物最早的类群在中生代已经出现,相较于庞大的恐龙来说,它们简直微不足道。在弱肉强食的时代里,真兽亚纲只能活在恐龙的阴影之下。

随着恐龙灭绝事件的发生,胎盘类哺乳动物却获得了新生,迎来了迅速分化,赢得生存的契机。但是这种说法目前尚未得到证据证实,因为还没有发现恐龙灭绝之前的哺乳动物的化石。从时效性来说,这一观点也较为陈旧。

观点二:真兽亚纲类动物出现在恐龙灭绝了20万年之后。最新研究表明:胎盘类不如动物的祖先其实是一类小型的、食虫的、擅于爬树的动物。这项研究的主导者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客座研究员莫琳-奥利里。

他认为:“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有胎盘的共同祖先起源于恐龙灭绝之后,它们并没有和恐龙同时生活在地球上”[2],当恐龙消失的时候,真兽亚纲类的出现及时填补了地球的生物圈,这有利于生态平衡。

其实观点二无论是从客观的数据上还是从主观上也都更加有说服力,因为人也是胎盘类哺乳动物,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就是人与恐龙是不能共存的,照这样的观点胎盘类哺乳动物也不能和恐龙共存。总之,虽然有很多猜测,但终归还是要以科学的研究为评判的依据。

真兽亚纲化石的保存及其分类

1.真兽亚纲化石何以保存亿万年之久?

真兽亚纲是一种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高级动物类群。那么,为何很多物体很容易腐烂,而相隔上亿年的动物化石还能够保存至今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真兽亚纲这种脊椎动物的化石是如何留存的。

首先,真兽亚纲本身的身体条件构造具备成为化石的可能。它们有坚硬的骨架,而那种无脊椎动物中的各种贝壳类就不具备这一特点,真兽亚纲的骨骼主要是由矿物质组成的,因此也具有抵御各种破坏的作用。

其次是时间因素:生物在死亡之后迅速埋葬才有可能保存为化石,同时还需要发生石化的作用才可以。那么,在几亿年前,常常发生火山喷发的情况,所以埋葬这些真兽亚纲也就是在顷刻间的事。在此条件之下,它们就拥有了能够得以保存下来的埋葬条件。此外,还有诸多其它因素,诸如成岩的方式等。

2.真兽亚纲的分类

在真兽亚纲之内还可以做9个方面的细分,分别是偶蹄目、奇蹄目、食肉目、翼手目、鳞甲目、兔形目等,在这9大目之下还可以继续做3级细分。这里主要介绍一下食肉目以及偶蹄目与奇蹄目的简要区别。

全球现存的食肉目动物大约有290种之多,其中猫型亚目和犬型亚目是其中两大类群,这类动物通常具有捕食功能的爪子和牙齿,且大多数的物种是肉食性的,不过也有极少数是杂食性甚至是纯植物食性的。

食肉目动物广泛分布于所有陆地环境中,大洋洲和南极洲除外。中国辽阔的疆域有丰富的食肉性动物资源,总共超过了总数的20%。

接下来就是偶蹄目与奇蹄目之间又有何区别呢?这主要就是根据外形,也就是“蹄”的数目来区分的,偶蹄目多为双数,而且它们的胃也多,可能有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胃,而且盲肠部位一般都是短而小的,典型的动物有猪、骆驼、河马等,这类动物在生活中也比较普遍。这类动物有高超的跳跃能力,而且它们也是人类的主要蛋白质来说。

奇蹄目动物只有一个胃,胃的结构也比较单一,它们的上门牙通常是自行消退或者直接就消失了,典型的动物有马科、犀牛科等草原类奔跑的兽类,犀牛就是奇蹄目中最大的动物,也是目前国家级保护动物。

总的来说90%的有蹄动物都是偶蹄目,在数量上远远胜过了奇蹄目,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偶蹄目的基因应该是优越于奇蹄目。追溯历史来说,偶蹄目动物是由古新世的踝节目动物进化而来的,它们已经度过了进化的重要极端,因此存留下来的物种也是相对成熟的。

参考文献:

[1] 赵铁桥.胎盘亚目间关系和分支分类问题[J].动物分类学报,2002

[2] 高红艳.科学家称恐龙灭绝之后才出现哺乳动物[J].前沿学科(季刊),2013

作者  马鑫|2021-03-16 09:29:39
阅读2908 1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四叶学社
自然爱好者之家
四叶学社
自然爱好者之家 百科特约作者
2364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