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兵器闲谈
剑形矛还是长柄剑?铍的千古难题

剑形矛还是长柄剑?铍的千古难题

在古代,有这么一类长柄武器,其形制近似长柄剑,比如中国的铍和槊,日本的大身枪,欧洲的阔头枪、斩矛等等。它们究竟是剑形矛?还是长柄剑?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毕竟这些也不是奇门兵器,而是正规兵器,总要归入一个大类。而这个归类,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很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立场,难以客观看待事物,刀剑粉可能倾向于把这些都归入长柄刀、长柄剑(刀剑类)。而枪矛粉可能会将其都归为剑形矛、刀形枪(枪矛类)。我先说几个结论,再细说这事。

首先,严格来说,槊就是一丈八尺(4.16米)以上的重型长刃骑矛,始于汉代,精英骑兵专用,外号“丈八蛇矛”。由于槊的逼格太高,后世不乏附会之物,步槊、禹王槊、枣阳槊、独脚铜人槊等等。事实上,也就步槊跟马槊关系最近,算是亲兄弟,其他都是不相干的货在蹭热度。有问题的看我往期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其次,日本大身枪的本质,是长刃枪。其标榜的劈砍性能,实际上比薙刀差远了,就一业余劈砍武器,它的专业始终是突刺。为什么?因为大身枪的枪杆是正圆形杆,而正圆形杆对掌握刃筋(刃的朝向)这件事来说,简直是噩梦。玩过刀剑试斩的都知道,刃筋偏了一点点,劈砍效果就大打折扣。最坏情况就是拍上去,而不是斩上去。因此,主流刀剑都是扁柄,柄部截面为长方形或椭圆形。使用主流刀剑试斩,尚且对刃筋有极高的要求。如果用大身枪试斩草席、木棍或猪肉等物体,那效果,不忍直视。因此,几乎见不到大身枪的试斩视频。


有人说可以靠眼睛观察刃的朝向,这是典型的纸上谈兵。使用正规刀剑劈砍,功力不够高的,刃筋都会偏移。拿个结构先天残疾的圆杆长柄利器劈砍,大概率是拍上去。激烈战斗中,能砍上去都算是中奖了,也不奢求刃筋正不正。看刃筋还是看敌人?自己选。

薙刀都是椭圆形杆,这才是专业劈砍武器。大身枪比普通素枪多的优势,与其说是劈砍,不如说是切割,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防止敌人抓枪杆和砍断枪杆。中国马槊的长刃,也是相同的作用,戚继光的《练兵实纪 线枪解》对此有详细记载。

注意刀柄上的金属箍



最后,欧洲阔头枪和斩矛这类武器,我研究不多(主要是资料太少)。其枪杆截面是正圆形还是椭圆形?不清楚。我估计多为正圆形杆,和马槊、大身枪情况相同,都被大众高估了劈砍性能。



神秘的中国上古长柄利器——铍


铍这个武器,是矛和剑的结合体。以往因为木柄或积竹木柲大多朽烂,只剩下了铍头,常常被误认为是短柄剑。后来秦兵马俑出土了带木柄的铍,人们才知道了铍的原貌。


铍的主流形象,就是“扁茎长柄剑”,与日本枪的安装方式相同,都是插茎式的铤装长柄利器。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铍头大多是正规的双刃短剑,而日本枪头不是。铍茎和剑茎差不多长,牢固性堪忧。而日本枪茎远远比剑茎长,普通枪的茎多为枪刃的二三倍长,大身枪的茎长一般是枪刃的一倍左右,与枪杆接合得较为牢固。



所以,中国上古铤装铍的结构,其实远远落后于日本枪和薙刀。铤装长柄武器的茎长,对武器的牢固性,有很大的影响。如同树木,根越深,树杆才越稳固。这点我想不用多做解释,一看就明白的事。

常规的刀剑为什么不需要很长的茎?因为柄直接包在茎上,手握着那截短柄,等于直接抓着茎。刀劈砍时所受到的力,通过刀柄直接作用在使用者的手上。

最直接的例子是汉环首刀,刀身和刀柄一体成型,柄部夹木片,再缠绳,搞定。另外还有讲究的做法,那是后话。


铤装长柄武器的安装方式,是把茎插入木杆,再用藤条、布条、革带之类捆扎固定。工艺高点的会先上钉,再捆绑。更高级的就加装金属箍,一个不够就加两个、三个、四个。。。这样加到最后,会无限接近于套筒式,一般两三个箍就很牢固了。

一些早期的铍,是用木板夹住木杆,再进行捆扎固定。

而木杆的开孔方式,就看技术了。粗暴点的直接劈开一道缝。讲究的会劈开柄头的一截,取下,在剩下的部分挖个槽,很多刀剑的柄也是用类似的工艺做的。至于其他的木杆开孔技术,我就不知道了。



套筒式的銎装枪矛,就不须要长度二三倍于枪刃的枪库(枪筒),因为枪库跟枪杆的接触面积,比枪茎大多了。接触面积大,受力面积就大。枪库比枪刃长的,主要是为了防砍,而不是加固。



中国的铍,其实是代替了商周的青铜长柄刀。东周时期,中国长柄刀消失。此时,铍恰好出现。铍的定位是长柄剑,兼顾刺杀和劈砍。不过实际上,铤装铍的劈砍性能其实不咋地,因为有结构上的硬伤,茎太短。商周的铤装长柄刀也好不到哪去,因为同样是短茎,劈砍力度太大,刀头容易脱落。

商周长柄刀的安装方式很多,有捆绑式、插茎式(铤装)、套筒式(銎装)。

这些青铜长柄刀,刃长其实大多只有30厘米左右,并不长。

其他不清楚,东晋长柄刀是圆杆,作为砍兵不够专业。属于“刀矛”一类,以刺杀为主



说些题外话,“铤装”和“銎装”这俩词,很生僻,不接地气,我也不太喜欢用。但是专业术语就是这样,还是得拿来用用。

“銎”本义是斧头上装柄的孔,然而斧头上的孔,基本是两头见光,跟枪矛的套筒不一样。

再深入一下,“铤”是指箭簇的茎,所以用“铤装”形容插茎式装柄法。但是带茎箭簇和带茎枪矛,哪个更早?其实也没定论。最早的矛和箭,都是削尖的木棍,只不过尺寸不同,而木矛早于木箭出现。

石器时代有铤装箭簇,也有铤装枪矛,铤装是刺兵最早的装柄方式,所以有不少人歧视日本枪。然而日本铤装枪,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级的阶段,比原始兵器先进太多了。

合理的猜想,原始人应该是先发明了铤装枪矛,提高矛的刺杀性能。然后创造了专业的投矛,提高矛的投掷性能。最后制作了铤装箭簇,提高箭矢的杀伤力。

各种各样的箭簇




矛、投矛、弓箭,基本就是这个发展路线。中国和日本,在冷热兵器过渡时代,还有投掷型飞箭这种武器,不知道是谁学谁?若说两者都是独立发展,也很蹊跷。日本的投掷型飞箭,出现的记录较早。



元朝两次入侵日本失败,其实主要原因在于日军的顽强抵抗。元军后期被日军打得很惨,第二次更是全军覆没。台风不过是锦上添花,不知为何被日本人吹的这么厉害?可能是神道教的人在宣传,也可能是日本军国主义为了给军人洗脑,后来不是有个神风敢死队吗?

至于我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事,原因你们懂的。


十一年三月,命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以千料舟、拔都鲁轻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载士卒一万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冬十月,入其国,败之。而官军不整,又矢尽,惟虏掠四境而归。——《元史 日本传》

六月,阿剌罕以病不能行,命阿塔海代总军事。八月,诸将未见敌,丧全师以还,乃言:“至日本,欲攻太宰府,暴风破舟,犹欲议战,万户厉德彪、招讨王国佐、水手总管陆文政等不听节制,辄逃去。本省载余军至合浦,散遣还乡里。”未几,败卒于阊脱归,言:“官军六月入海,七月至平壶岛,移五龙山。八月一日,风破舟。五日,文虎等诸将各自择坚好船乘之,弃士卒十余万于山下。众议推张百户者为主帅,号之曰张总管,听其约束。方伐木作舟欲还,七日,日本人来战,尽死。余二三万为其虏去。九日,至八角岛,尽杀蒙古、高丽、汉人,谓新附军为唐人,不杀而奴之。阊辈是也。”盖行省官议事不相下,故皆弃军归。久之,莫青与吴万五者亦逃还,十万之众,得还者三人耳。——《元史 日本传》




最原始的铍——銎装铍


人们万万没想到,类似主流矛头的銎装铍,才是中国铍的最初形态。从一开始,铍就是以矛为原型,融合了匕首、短剑的形态和功能而发明的一种新式武器。


銎装铍的代表,就是那件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矛(铍)”。全长29.5厘米,刃宽5.5厘米。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鈼。”

越王勾践剑其实不长,只有55.7厘米。早期的青铜剑都是短剑,以刺杀为主。因为材质和工艺问题,做不长。青铜太脆,做长了容易断,也经不起多次大力劈砍。即使是晚期长度1米左右的秦朝铜剑,也有掉在地上断成数截的例子。



铍起源于南方的吴国,传到北方后,才被改成了铤装铍。从理论上看,铤装铍是落后于銎装铍的。但是,常见的铤装铍,却逐渐成为主流,其存世量巨大,令大众以为只有铤装铍。

战国楚铍



銎装铍的套筒,为了便于感知刃筋,大多是扁圆形的。也就是说,虽然看起来像普通长刃矛,但它是扁杆,劈砍性能较好。这种新式武器,砍刺皆可,就是它和铤装铍,将商周时期的长柄刀淘汰了。中国长柄刀的下一次出土,是东晋时期了。从东周到东晋,长柄刀断代了约一千一百年。东晋长柄刀,其实也不专业,因为是圆杆的,属于“刀矛”一类,主刺辅砍。

令人纠结的是,先秦的普通青铜矛,也有扁圆形套筒的,这就很尴尬了。原本扁杆是铍、铩、戈、戟、斧、钺等兵器的特色,可是矛也有扁杆的。这些扁杆矛,应该不是戟的部件,原始戟跟戈分不开的,矛+戈=戟。这种扁杆矛的出现,可能是为了加强矛的切割性能,算是铍的萌芽。



吴王夫差铍的套管,看上去很短,似乎装柄之后不太牢固。其实,銎装铍的套筒孔洞,可以延伸到铍刃的内部。这种设计,在西周晚期的青铜长刃矛上就有了。



“燕尾”是周朝至南北朝矛头的特点之一。最右边的长刃矛,也是扁杆,估计是銎装铍的灵感来源。这种扁杆长刃矛,强化了矛的切割功能。


铍,从东周走到了东汉,经过了七八百年。到东汉,铍逐渐被淘汰,其竞争对手就是东汉长刃矛,即广义上的槊。

銎装铍诞生于春秋初期,战国中期后断代,因为它被长刃矛同化了。东汉,銎装铍才再度出现。结构上有缺陷的铤装铍,之所以能走到东汉,我估计是因为它的柄能做得更扁,对掌控刃筋有优势。虽然劈砍性能不咋地,但是拖割性能应该还行。


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剑镡的铍——铩。铩的镡,起初是为了装柄的牢固性而设计。用镡抵住柄头,刺杀时铍刃和铍茎的交接处受力面积增大,更稳定。后期的镡还能起到类似铜箍的效果,让铍头和柄头结合得更紧密。



汉代,出现了一种山字形铩镡,可以架格敌人的武器,这种新式铩,后来成了铩的代表。不过,其往往会被研究铍的人所忽视。可能因为是船新版本吧,一些人以为铩跟铍泾渭分明,实际上铩从属于铍。

后期一部分铩完全被矛同化,成了圆杆



叶文宪《说铍、鈼、槊》

铍戟



叶文宪有些矫枉过正,把长刃矛都归入銎装铍,实际上是长刃矛把銎装铍同化了。正圆形套筒的长刃矛,是专业的刺兵,劈砍性能极差,与铍的发明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叶文宪所谓的“戟铍,”实际应该叫“铍戟,”因为是戟吸收了铍。

说来也怪,春秋到东汉的铍,基本都是短茎,鲜有长茎的。战国铍已经有一截类似铜箍的铍镡了,汉铍发展出了锯齿形铜箍、长茎铍、山字形铩镡和銎装铩。但是长茎铍和铩不多,难道古人不知道长茎的优点?


铩逐渐被长刃燕尾矛同化




剑形矛还是长柄剑?


“铍”字有剑的含义,也有矛的含义,还有针的含义,本身就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字。

鱄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抽剑剌王,铍交于胸,遂弑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阳虎前驱,林楚御桓子,虞人以铍盾夹之,阳越殿,将如蒲圃。——《左传·定公八年》
铍,大鍼(针)也。一曰剑如刀装者。(实为“剑如矛装”)——《说文解字》


中医里有一种工具,叫“铍针”。



无论是銎装铍还是铤装铍,情况都比较尴尬。它们的刺杀功能,和枪矛重合了。短柄剑的刺杀职能,尚且可以说是剑的特色。西方还有迅捷剑这种怪胎,迅捷剑术,也是最纯正的剑术之一。

当短剑安上了长杆,它还从属于剑吗?从铍大多是扁杆的形制特点上看,确实可以算是“砍兵”。

然而,铍的刺杀技术,显然跟剑术没有多少关系,而必须引入大量枪矛技术。这时,铍成了“刺兵”。

铍和戟都是多功能兵器,戟已经明确被归入了勾兵,与戈的联系更紧密,这点基本没有异议。因为戟的本质是升级版的戈,而不是升级版的矛,戟和戈一样是扁杆,也能佐证这点。扁杆是为了感知刃的朝向而做的特化设计,刺杀手感不如圆杆好,所以主流枪矛都是圆杆。戟在南北朝时期被槊淘汰,就是由于其刺杀和透甲性能不够优秀的原因。

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长柄利器基本被枪矛类垄断,唐代陌刀只是一种小众兵器。最迟到宋代,长柄刀达到一个高峰,出现了很多款式,但是依然不如枪矛装备量大。

很多研究者将铍归为刺兵,大体上是没问题的,不过有争议。最关键的问题是,铍到底算剑形矛还是长柄剑?毕竟商周的青铜长柄刀,就是被它淘汰的。铍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长柄剑,填补了东周至东汉的长柄刀空缺。但是主流铤装铍极差的劈砍性能,似乎对不起“砍兵”这个类型。

早期銎装铍的劈砍性能,或许还行。但是銎装铍后来被长刃矛同化,套筒截面逐渐接近正圆形,东汉后期完全消失。西汉铤装铍也有这个趋势,锯齿形铜箍越来越圆。这些圆杆铍和圆杆矛,职能完全重合。

在铍和矛的同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扁杆长刃矛。扁杆长刃矛,又跟扁杆铍的职能完全重合,“民族融合”?

最短的刃长38厘米,最长的刃长72厘米,最右为东汉长茎铍


最短的矛头29厘米,最长的72厘米,4号可能是鋋(铁柄小矛)
汉代大十字剑格长茎铁铩



东汉长茎铍和铩,可能是还没来得及推广,铤装铍铩就被淘汰了。


铍术已经失传,我们无法判断铍的技术占比。如果是刺杀技术多,那么把铍归入刺兵,当成“剑形矛”,就没问题。大众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关刀术就是刀法。”但有几人能理直气壮地说:“铍术就是剑术。”

出土的铍,全长短至1.62米,长至4米,远远超过长柄刀的尺寸区间。铍可配盾,铍盾和矛盾有什么本质区别?仅仅是那聊胜于无的劈砍、切割功能吗?西周之后的一些扁杆长刃矛,也能劈砍和切割。

持铩比武图



另外,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铍在东汉之前,还是很流行的。但是在一些先秦兵书中,却没有“铍”的字眼。甚至在一些西汉文献中,也不见“铍”字,估计是被当成矛类武器了。

尹湾汉墓《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


西汉武库准备这么多铍,可能是备用。因为铤装铍损坏率远超矛和戟,所以东汉后期把铍淘汰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里的铍,包含了一部分长刃矛。西汉铁矛虽然整体不如东汉铁矛长,但是也有很多三四十厘米的矛头。

而东汉铁矛,普遍长五六十厘米,也有七八十厘米的。


西汉 扬雄《方言》——锬,谓之铍。
东汉 许慎《说文》——锬,长矛也。


东汉末年,刘熙的《释名 释兵》里,已经没有铍和铩的字眼了,但却记载了周朝的殳和夷矛,还有一种不认识的矛。或许,在刘熙眼里,铍和铩就是矛。

已知仇矛就是三股叉,另一种陌生的矛究竟是什么矛?看描述,难道是短款“锐殳”(锤头三棱矛)?

锐殳



《考工记》里,也没有铍。酋矛和夷矛到底是什么形制?难道仅仅是长度上的区别?先秦时期,戈、矛、戟的种类有很多。


庐人为庐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寻。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攻国之人众,行地远,食饮饥,且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守国人之寡,食饮饱,行地不远,且不涉山谓林之阻,是故兵欲长。凡兵,句兵欲无弹,刺兵欲无蜎。是故句兵椑,刺兵抟。——《周礼 考工记》

“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盾一千,矛盾二千,修治攻具,砥砺兵器巧手三百人,此举兵军用之大数也。”武王曰:“允哉!”——《六韬 虎韬》


臣又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兵法曰:丈五之沟,渐车之水,山林积石,经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车骑二不当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两陈相近,平地浅草,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也,剑楯三不当一。萑苇竹萧,草木蒙茏,支叶茂接,此矛鋋之地也,长戟二不当一。曲道相伏,险阸相薄,此剑楯之地也,弓弩三不当一。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弗及,避难不毕,前击后解,与金鼓之指相失,此不习勤卒之过也,百不当十。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亡矢同。中不能入,与亡镞同:此将不省兵之祸也,五不当一。故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矛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四者,兵之至要也。——《汉书 晁错传》


总结一下,从形制和定位上看,扁杆铍是长柄剑。从技术占比来看,扁杆铍很可能是剑形矛。

扁杆铍的产品定位逐渐和长刃矛重合,于是出现了圆杆铍。

而圆杆铍,无论怎么看,只能算剑形矛,与槊和大身枪属同类。


长刃矛(剑形矛)的历史,也很久远了

常规矛杆,直径一般是3—4厘米,矛杆两端差不多粗(忽略插入枪库的尖头)

时代不确定,最迟至战国



矛和铍的发展路线

1.长刃矛引出了銎装铍,銎装铍后来被长刃矛同化。

2.銎装铍引出了铤装铍,铤装铍发展出了铩。

3.铩和普通铍都被东汉长刃矛同化/淘汰,因为东汉主流铁矛是圆杆长刃矛。



汉代长兵器,经常配鞘,很讲究,有戟鞘、矛鞘、铍鞘、铩鞘。从画像石和兵马俑上很难分辨矛和铍。

玩个找茬游戏,哪个是铍?




后排骑兵拿的是长刃矛?还是铍?

武威雷台汉墓仪仗骑兵俑(东汉晚期)

发布于 2019-12-04 15:47